即使你不炒股, 你也可能天天“亏损”,怎么破?

近日股市行情大好,散户们开始加速进场,而大股东们却跑步离场。这种情况下,到底该怎么做才是理性的选择?

有一个有意思的测试,你可以试着做一下:

假如你以10元/股的价格买了朋友推荐的一只股票共计10000股,也就是说你总共投入了10万元钱。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这支股票跌到了5元/股,就是亏了5万元,此时你无法看清楚接下来的股市走势,只能坐在电脑前,苦苦思索到底该抛还是不抛?

       □抛售       □不抛售

你的选择是不是不抛售?告诉你,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抛售

接下来我们看另外一种情况:

正当你犹豫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当你接完电话回来后,发现你的股票被贪玩的孩子给点击了“抛售”键抛售了,此时你原先的10万元已经变成了5万元躺在了你的活期账号中,此时你是会把这5万元重新买回这支股票还是买另外一只股票持有?

        □买       □不买

如果你的回答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你一定选择了不买

现在我们把两道题合起来看,其实这两道题是等价的,都是在股价是5元/股的情况下,决定继续持有还是抛售?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大多数的人决策是相反的,之前是不愿意抛售,抛售之后又不愿意买回来?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

人们根据自己心理上的感觉在相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账户”。

通俗点儿讲,就是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在上面的问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虽然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的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

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变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看到这里你理解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在上面的情境中会存在自相矛盾的决策。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不受心理账户的影响而更加理性的决策呢?

心理学家提供了一种方法:换位法。所谓的换位法就是换个角度思考,考虑我们处在相反或者其他的情形中会如何决策,看自己的决策是否和原来完全一致。

回到我们上面的例子,如果你辗转于是否要抛售却不忍心割肉的那支股票的话,运用换位法,想想如果你现在并不 拥有它,是否会将它买进来呢?如果在你不持有它的时候愿意把它买进来,那么你现在应该选择继续持有;如果你不愿意买进,那么你现在应该当机立断的把这个“烫手山芋”卖掉。这样想来, 你在两种等价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就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你的行为就是理性的。

上述其实是行为决策学的一种理论,大家如果对行为决策学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进一步了解。

说到这里,我问了我旁边的儿子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身上有100元钱,是你辛辛苦苦挣回来的,你愿意请同学和朋友吃饭吗?儿子干脆回答:不愿意。我又问:如果你买彩票中了100元钱,你愿意请同学和朋友吃饭吗? 儿子说愿意。哈哈哈,其实不管是你辛苦挣的还是你买彩票中的,这100元钱的数目不变,属性不变都是属于你的,所以你的决策不应该考虑钱的来源,而应该考虑你是否愿意请客。

你看,我们每个人包括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自己的心理账户,会引导我们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决策的时候,能够多运用文中的换位法去思考,变得越来越理性。

与你每日共同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使你不炒股, 你也可能天天“亏损”,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