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服从多数”是必须的吗?

我们常说“少数服从多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世界的真相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财富往往存在于少数人的手里,技术也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在处理事情上,“少数服从多数”这种思维,很多时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学会转变这种方式,将精力集中在关键的、重要的事情身上,只有掌握了关键的部分,才算掌握了最大的财富、真理和力量。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典型思维”。

比如,某家银行的顾客绝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一到该发放养老金的时候,银行的服务窗口就会排起长队。为此,他们曾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离退休人员身上。

但银行管理者很快就发现,由于忽视了对高端顾客的优质服务,让为数不多的顾客在服务窗口长久的等待,导致顾客的不满,使银行出现了顾客流失的现象。长此以往,银行的发展必然会受影响。

于是,该银行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巩固已有的顾客和发展新客户上。他们为顾客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大大缩短了顾客办理业务的时间,顾客流失的问题因此也得到了解决。不久后,该银行就有了近百位的顾客,银行的业务也有了增长。

正是这种“将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典型思维”的改变,把精力集中在少数、重要的客户身上,该银行才能化险为夷,取得出色的业绩。

其实“典型思维”在商业当中,也是通用的。

研究过很多商家,我们不难发现:市场上80%的销售额,可能来自20%的商品;80%的产品,可能是由20%的企业生产;企业80%的利润,往往是由20%的客户所创造;网红80%的收入,来自于前20%的粉丝……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也是我们常常念叨的“2-8法则”。
这说明,不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状态。

这种法则用于人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读书的时候,各种教育告诉我们要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学专业的时候则告诉我们,技多不压身等等。

但工作之后,我们会发现,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财富的,仅仅是我们所有能力当中的一部分能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平均分配给每一项技能,最终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典型思维”和“2-8法则”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抓关键的少数环节,对于那些不能给我们带来收益的事情要坚决放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最短的时间里收获最大的效果,谋求更大的收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数服从多数”是必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