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我,怎样熬过了产后抑郁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让题目这么直白。

不管是否有去医院诊断,在生完孩子后的3年多时间里,我发现自己突然需要适应多个角色,适应这些角色过程的我和平静两个字扯不上关系。

从我只是我,我爸妈的女儿,到我是一个人的妻子,小孩的妈妈。到突然发现自己还是两家人之间的关键枢纽。比较贪心的我,还希望自己能够在能够陪伴孩子的同时,让自己的生活有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找到更多共鸣者。

还好,现在的我,已经从最初的不适应新角色走到了现在有力量和信心,每天过有准备的生活。

6点到时候点半起床,泡一杯咖啡,阅读,写。3年前,我想不敢想自己的生活居然会重新有能量。

刚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我365天没有睡过一个整觉。那一年的生活,我印象中的自己是暴躁的。因为长胖变得很不自信,穿衣服都是大码。

孩子似乎整天都黏在我身上,后来肩胛骨变形,今年按摩师不断的帮我纠正才恢复过来。

我情商不高,没有做到一开始就和公婆关系融洽,能够调动老公参与育儿。甚至那个时候家里的阿姨,我也基本只会交代她帮我做饭菜。

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家里人那么多的日子里,还每天觉得自己好累,还每天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顺心。

那个时候,每天在妈妈群里聊的话题,不是吐槽家人不懂科学育儿,就是婚姻似乎坚持不下去了。

老公曾经尝试着带我多出门,但我每次走一点点路都会超级暴躁,每次出门都觉得自己要累垮了,还没到家暴躁的我就迎来了孩子的哇哇大哭。

为什么呢,他仿佛总在我即将爆发的时候就开始大哭起来?

很多次,我吼完就后悔了。在公众号里,我知道了情绪复盘,开始寻找方式可以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变现得很淡定。但我所有的暴躁情绪,都给了我身边的人,还好,他们都选择了沉默。没有激化我的进一步发作。

我喜欢和父母聊天,然后把婚后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全部一股脑的告诉他们。

原本我以为这样的方式多亲密,最近我发现,真实的展现不一定就是最恰当的。都说婆媳关系的处理者在于老公,而我在处理类似关系时候的情商,真的是弱到不行。

回想自己的弱智行为,真的是比正常人更无脑吧。写下这些后,感觉自己当初就是一个大傻子。

懵懵懂懂的走入婚姻,当了妈妈。如果一切不那么着急,如果我多一些时间沉淀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不选择接受被保护,多在社会上见识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也许这段适应期就不会这么艰难吧。在学校我是好学生,但走出象牙塔之后的生活,其实才是生活的开始。

但生活不接受如果,也不接受假设。还好我一直都要求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那个时候的我做了一些让现在的自己很欣慰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岁的我,怎样熬过了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