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摘要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前言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

上述建议出自多米尼加(Dominican)修士、伦理哲学教授安东尼-达尔梅斯·塞汀朗吉思(Antonin-Dalmace Sertillanges),他在20世纪初期写作了一本很薄却非常有影响力的小册子,名为《知性生活》(The Intellectual Life)。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经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数十年研究,我们认识到伴随深度工作而来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于提升我们的能力也是必需的。

网络工具的兴起,将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网络工具促使我们从深度工作转向浮浅工作的观点并非新有。

网络工具使我们从必须专注完成的工作上分心,同时也降低了我们保持专注的能力。

深度工作并非某种矫揉造作的怀旧情绪,也不是作家和20世纪早期哲学家独有的,而是在当今社会也很有价值的一种技能。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知识工作者,深度工作就成为核心货币,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现实。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

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高级技术工人),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超级明星),还有那些拥有资本的(所有者)。

成为赢家的关键核心能力:

  1.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2.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学习艰涩的知识或达到精英水平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核心要素通常如下:

  1. 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2. 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你必须高度专注,不能有任何干扰。换言之,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就能轻松掌握愈发复杂的体系和技能,这些体系和技能是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格兰特在多层面展开这种批量工作模式。

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的效应:转换任务之后处于注意力残留状态的人,在下一项任务中的表现通常很差而且残留量越大,表现越糟糕。

杰克-多西是怎么回事?

多西在不同的会议中穿梭,还允许其他人在会间短暂的间隙随意打断他,其注意力残留极高。这种类型的工作并非深度工作。然而,我们并不能说多西的工作是浮浅的。浮浅工作价值低,容易复制,而杰克·多西所做的工作有无限的价值

从根本上讲,一名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就是一部难以自动化的决策引擎。

在社会经济的某些角落,深度工作并没有价值。除了高管之外,还有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和说客,对他们而言持续联系是其最大价值所在。

深度工作并非是我们的经济中唯一有价值的技能,不培养这种能力也有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会越来越少。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度量的黑洞

大致说来,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复杂性比体力劳动者高,所以也更难衡量个体努力所带来的价值。

最小阻力原则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在缺乏度量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简单的。

最小阻力原则受到度量黑洞的保护,少有人对其加以审视,在这种原则支配下的工作文化,免去了我们短期内对保持专注和做计划的忧虑,却牺牲了长期的满足感和真实价值的产出。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

我们不再权衡新科技的利弊,不再平衡新增效益和新引入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自以为是地认定,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而不用再做探讨。这种文化称作技术垄断(Technopoly)

对生意来讲是坏事,对个人来讲是好事

同伴和雇主的短视,使你获得了巨大的个人优势。肤浅工作的潮流继续下去,深度工作将变的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

第3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从神经学角度论证深度

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我们的世界观的。

换言之,由电邮收件箱代表的世界并不适于栖居其中。

从心理学角度论证深度

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从哲学角度论证深度

深度智人

第二部分 准则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所做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无人干扰的高度专注。

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

双峰哲学特别适用于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实施节奏哲学的一种常见方式是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

现实中某些工作的确不允许你在需要深入的时候一连消失几天。(对于很多老板而言,底线在于,随便你多么专注都好……只要老板的电子邮件能及时回复就可以。)这或许也是在常规办公室工作的深度工作者最常选择节奏哲学的原因吧。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

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

习惯化

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所有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1.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2.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要使你的成功最大化,就需要为自己进入深度的努力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种支持也需要系统化,这样你才不会浪费心理能量去理清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

要有大手笔

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不要独自工作

对于很多类型的工作而言——特别是追寻创新的——协作深度工作可以产出更好的效果。

两条指导方针:

  1. 纷扰心神之事仍然是深度工作的大敌。将对意外发现的追求与深度思考和夯实灵感的努力分开。应该尝试分别优化每一项努力,而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
  2. 即使退回到辐射区域做深度思考,在适合使用白板效应的时候,也要充分使用。

像经商一样执行

原则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你想要赢得注意力的战争,不要对那些从信息大杂烩中找到的琐碎分心之事说‘不’;而是要对那些激发出你无尽渴望的事情说‘是’,让这些能激发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所有其他的事情。

原则2:抓住引领性指标

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当驱使你的团队专注于所在组织的极度重要目标时,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记录、跟踪他们的引领性指标非常重要。

原则4:定期问责

图安逸

工作日结束的时候,在第二天早晨到来之前,屏蔽掉对工作问题的担忧——晚饭后不要查电子邮件,不要回顾白天的对话,也不要筹划如何处理即将到来的挑战;彻底屏蔽与工作相关的思考。如果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工作,就加一下班,但是一旦屏蔽工作之后,大脑就必须放松,如克莱德尔享受金凤花、椿象和星星一样。

原因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头脑,从而理清最复杂的职业挑战。

原因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自主性引导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得到复原,只要你能停下相应的活动一段时间。

原因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你每天处于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的日程安排足够合理(比如,利用准则4中介绍的一些策略),工作时间应该就已经达到了每日深度工作的极限。因此,进一步说来,到夜里你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到有效的深度工作了。任何可以在夜里做的工作都不会是高价值产出的活动,不会对你的事业精进带来真正的益处;你此时的努力应该局限到低价值的浮浅任务上(以一种缓慢、低能耗的节奏进行)。换言之,推后了夜间的工作,你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损失。

定期休息大脑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

如何实施的细节:

  1. 必须接受这种承诺,一旦工作日终了,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侵扰你的注意力,再小的也不可以。
  2. 要有一套严格的停工流程,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使用,以使你成功结束一天工作的概率最大化。

准则2 拥抱无聊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1. 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这个策略也适用。
  2. 不论你怎么计划网络时段,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
  3. 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

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 建议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 建议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 记住一副牌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戒掉社交媒体

在30天内不使用流行的网络服务。不要删掉,并且(注意这一点很重要)也不要在网上说你将注销账户:就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在你的娱乐时间做更多的思考。

准则4 摒弃浮浅

越来越多的占用知识工作者时间和注意力的浮浅工作往往不似原本看来那么重要。

目标是减少浮浅工作在我们日程中的分量,而不是将其消除。

一天的第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

目标并不是竭尽全力维持既定的计划,而是在时间的推进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即使是在一天中,我们的决定也会一变再变。

日程计划的核心目的不是限制,而是强调谋划周到。

一个让你思考如何产出最大化的习惯,而不是让你对自己的答案保持不折不挠的忠贞。

提前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思维实验: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久(几个月)?

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

一份不需要深度工作的工作不可能使你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感谢老板的反馈,然后迅速谋划如何转型到一个重视深度的新岗位。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固定日程生产力是一种简单却影响广泛的超习惯。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1. 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
  2. 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
  3. 不要回复

结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工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