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祭祀

皇家的祭祀,向来是隆重非凡的。唐代是信奉道教佛教的,祭祀的场面在诗中描绘也有很多。《全唐诗》第十卷全部为“郊庙歌辞”,是皇家祭祀的场面记录。读完第九卷徐氏所写的参与皇家的各类活动记录,特别最后几首都是写参加皇家祭祀所看到的场景。

读第九卷的几首诗,作为皇妃的徐氏,跟着去的几次祭祀都是小型的,不是国祭,地点也基本上都是在道观或寺庙,如丈人观、玄都观、金华宫、丹景山等等,这些地方往往是在山顶,“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住在其中,晚上听寒泉夜落声如玉般丁当清脆,看月转松梢影如琴声栖息,闻着风吹柏树的麝食香气;早起接日霞晓升金光闪耀,远观天高晴岚照流云飞瀑,近看前山千寻绿嶂夹青石细流。人与自然合而为一,想想“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看第九卷的最后一句:“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便可知。

设想以卷十作为依据,穿越回唐代去看真正皇帝的祭祀场面。很明显,第十卷诗中不再是某个道观或寺庙了,诗中并未有明确的地点,看过一些资料,说得玄宗对泰山极为尊敬,他认为泰山是喜静的,而诗中均是壮阔恢宏的大场面。猜想祭祀可能会选择山脚下的开阔场地,而且历时往往是一整天。

祭祀开始了,先是请神,称为“豫和”,第十卷的第一首就是。

请上天眷顾,用皇家的德行来确定这一良辰吉日,所有的人一起祈福上神降临,将圣德远播,使天地人和源远流长。这应该是祭祀是序曲,就如农村过年祭祀时,摆上筷子,倒上酒,让地下祖宗的英灵来赴此宴。而这里也是发出个邀请函,让上苍的神灵来赴此宴。

然后是祭祀的主角皇帝出来了,称为“太和”。以庄严肃穆之态,道出神灵之名,登上祭祀台,来歌颂圣德,并辅以奏乐,使得百神仰止,天下文明。四个字,表达了皇权神授,天人合一的古代统治思想。

接着第一轮献上祭祀用品,称为“雍和”。“有赫圜宰”,奉上这些牺牲,点上烟烛,让尊神来享用,才能降下福祉,以佑天下。这是祭祀的第一个高潮,鼓乐齐鸣。“云门骇听,雷鼓鸣空”。在鼓乐声中,不断地变换增加祭祀用品,如真神赴宴一般,称为“寿和”,直将祭祀推送到最高潮,“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祭祀物品已经齐全,接着是祭祀之人。先是道者登歌,称为“肃和”,第二轮文武将相之舞,称为“舒和”。黄钟大吕之齐奏,叠璧凝影之排列,编珠流彩之舞蹈,气势恢宏。让人联想起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的千人击缶的盛大场面。

伴随着舞蹈,继续轮番地送上祭祀用品,称为“凯安”,希望天神们享用之后,能让中华无乱象,能让天民殷实,天下禁暴。人物交融之中,祭祀再次推到最盛大的场面。当赤乌见,夕阳西下时,祭祀才开始走下结束。

在“肃和”的道家乐声之中,开始“撤豆”(豆在古代为器皿),“歌奏毕兮礼献终,六龙驭兮神将升”,诸神要回去了,送神仍为“豫和”,“洪歆式就,介福攸归;送乐有阕,灵驭遄飞”。而百姓们也祈求能“明德感兮非黍稷”,希望君主是明君,农业兴旺,粮食充裕,国泰民安。

这样的郊庙歌辞是从汉代时就开始的,一直流传,虽然艺术性不强,相关的词均是些歌功颂德之类的。然而作为一种仪式,在封建皇权统治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全民认同感增强的一种手段。除了祭天外,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精神模式的外显。一个集体,需要一种仪式,在这个上下同心的仪式中,才能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追求,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诗中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