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侦探小说之谜

相信爱上读书、喜欢写作的朋友无不对推理性及逻辑性极强的侦探类小说感兴趣吧?作为古典式经典侦探小说,不得不提到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这部小说曾经风靡整个欧洲西方文学市场。

据说古典式或推理式侦探小说是由埃德加·爱伦·坡于19世纪40年代为首创的,而阿瑟·柯南·道尔自1886年在《血字的研究》成功塑造了歇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侦探小说,而首次征服了全世界,古典式侦探小说才正式进入巅峰时代。随后不久他的《四签名》《波希米亚丑闻》《红发会》《五粒橘核》《最后一案》《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空屋》《雄鬃毛》一篇篇短篇小说全部收录入《福尔摩斯探案集》中。

人们不禁对歇洛克·福尔摩斯的睿智、博学、孤傲、正义生出祟敬之情,对每一个案件的观察和推理而拍手叫好。这本书由十篇侦探故事构成,故事情节的描述框架也由当时这个历史时代所归纳的,关于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解谜“六步曲”。这六步曲是什么呢?拿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其中一篇《血字的研究》来陈述下:

⒈先介绍主角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出现及观察与推理的基础,这里就已经形成谜团,让读者看到这里就不想离开,这也是作者的高超之处,尤其是第13页作长篇幅的演绎法阐述,作为读者的我选择直接阅读出来,生怕漏掉一个字,也做了相关的笔记记录。

2.犯罪及找寻线索。

3.调查案情。

4.公布调查结果,写到这里就是高潮部分了,让读者惊讶于福尔摩斯高超的推理能力。

5.解释案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6.罪犯的服输和认罪。福尔摩斯基本也是按照这“六步曲”来描述。除却在第二部处以倒叙的写作技巧作了前因后果的描写,第一部分埋下伏笔,为最后一章慢慢揭开帷幕。凶手是一个意志坚定,坚持一生辛苦奔波,只为心中的复仇信念而活,最终命丧监狱。让读者对凶手多了几分同情和理解。反而把凶手当成受害者看待,而受害者才是真正的凶手。这完全颠覆了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认知,把推理写到最高境界,逆向推理,整个故事如同一条逻辑上前后衔接的链条,环环相扣。

小说详细解释了观察与推理的区别,指出推理必须以细致的观察为前提,以华生手上的一块旧表为例,推理出这块旧表为华生的哥哥临终前赠予。这种观察与推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既有趣,又富有知识性。当然这部小说有很多部分让读者产生共鸣性之处。下面简略三处:

共鸣一:253页中一段;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本身比任何想象都来得更有冒险性。摘自《红发会》。

共鸣二:286页中一段:对于一个理想的推理家而言,只要有人向他指明一个事实的一个方面,还能推断出由此将会产生的一切后果。一个观察家既然已经完全了解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环节,就应该能准确地说明前前后后的所有的其他环节。摘自《五粒橘核》。

共鸣三:286页结尾一段,一个人应当给自己小小的头脑阁楼里储满他可能需要使用的一切东西,其他东西可以放到藏书室中,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摘自《五粒橘核》。

小说中的精华部分已经成了我的个人摘录,收录入笔记中,我把这些精华摘录下来,作为今后进入写作这个行业的敲门砖。没有观察,形同废人;没有推理,就无法形成逻辑;而没有逻辑的文章,那就不是文章,可能连笔记都不如。而关于观察与推理的逻辑分析也正是小说主要贯穿点,我想这些不仅仅是适用作家这个行业,也适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每一个行业。而阿瑟·柯南·道尔这本《福尔摩斯探案集》小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可他的文章经典地方直到今天依然适用。

至于这本书的缺点,恕我抱歉,阅读完三遍每次给我的都是震憾,我想恰恰因为震憾才会成就经典。

直到今天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已经被一代代导演、编剧、明星竞相将他搬上荧幕和舞台的同时。据说还有不甘寂寞的作家,在柯南·道尔去世之后,依然书写一本又一本的福尔摩斯探案后集。更有意思的是就连小说福尔摩斯的居住地——伦敦贝克街221号B座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供全球世界各地的粉丝参观凭吊。福尔摩斯已经不再是一名侦探人物,而成了一种文学思想,一种新的文化应运而生,成为文学经典供后人欣赏膜拜。

结尾引用福楼拜的话:“人是渺小的——著作才是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典侦探小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