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机

       其实,吹牛逼和进入老龄化的一个通用标志就是,“二十年前,我…….”

       第一次坐飞机是在20出头,领导当兵出身,言行简练,不拖泥带水,“你明天出差,山海关,让秘书给你定个票。”“嗯,好。”我应承着,故作镇定地装出一副世故练达,行走江湖的牛逼样,心里却是萎靡的很。虽然飞机和出租车作为交通工具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坐进去的流程却是天壤之别。还有,山海关是个什么地方,在神鬼志和聊斋里面见过,这地方不是个关隘吗,怎么还有机场?出了机场怎么能顺利的到达住的地方呢?

        简单听秘书给讲了两句怎么办登机手续,扭头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到了机场,亦步亦趋地跟着人流也有惊无险地上了飞机。是个能坐17个人的小运七,两只裸露的螺旋桨轰鸣着飞上天空,像只鹞子灵活极了。机舱里面除了两名机组人员,居然还有一名空姐,长啥样年纪多大忘了,全部的印象都集中在这十几个人的小飞机上。发动机噪音巨大,频率平稳,10几分钟后居然也能催人入睡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飞机落地。机场安静极了。候机楼小的像个公交车站,几步到了站外,除了一辆桑塔纳,印象中的出租车,大巴车都踪迹皆无。司机殷勤地过来搭讪,像条张开嘴的鲨鱼,等着我的新鲜血肉。明知挨宰,却无他法,人生地不熟的初次造访,最关键的就是安全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七八公里地路程,要了六十块,比正常贵了三倍还多。这是后来来的次数多了当地人告诉我的。

         第一次坐飞机去的大城市是魔都,机型麦道82。飞机历史较长,没几年就退役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姐开始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客舱服务,添茶倒水的发个饼干啥的。初夏的夜晚一出机场就像进了桑拿间 -热和闷,就是这感觉。这可能也是以后我对这城市没有任何好感的最原始的深层次原因,象枝刚出土的小树苗,没长好,歪了。 那时,这里只有两条地铁线,距离也不是很长。延安路高架还在修,城市核心区就是一个巨型建筑工地。

        后来,就是当地人给我介绍对象,家有两女,房有两套,被我以不喜欢这城市婉拒。再后来,觉得有点可惜,至少应该见见面再说。年少轻狂,面对机会的出现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当时还有一个拒绝的原因就是这个老头长的不好,心想那闺女也不见得出落到哪里去,索性作罢。这有点象犯了典型的经验主义桎梏思想的错误,没有实践就先下结论,也许人生可以少奋斗20年呢。

         90年代末坐飞机的时候,短程1个小时之内的机票价格全价要650-700左右,20多年间价格也就涨了200左右,买打折票的话反而和20年前的价格差不多甚至还便宜。那时坐飞机感觉很牛逼,是个层次很高的活动。平常工作日的乘客基本以商务为主,探亲访友旅游的占其次。从进候机楼换登机牌开始,就要表现出一副很高端的样子。基本要不苟言笑,表情冷漠,目光直视,行走要有节奏。不能走太快,一看就是时间安排有问题,惶惶乱乱的不稳重;也不能东张西望地到处闲逛,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被人鄙视。彰显气质的地方是书店,抬头看看电视里播放的《水煮三国》,手里面再擎着一本德鲁克的管理学丛书不时地翻翻,基本可以让自己和那些唧哩哇啦的乘客划清界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乘客的着装也不断的演化,从单色调的黑白灰到满眼的五颜六色,从正装到背心超短,还有穿着浴袍加拖鞋的,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机舱里面也是演绎着各种无聊和有聊的事情。

一、机舱的空气是很差的,飞机起飞之前发动机没有完全启动,机舱内空气是从发动机APU 里面来的,带着稍许的煤油味道,曾经有的乘客给机组报告,说飞机漏油了。

二、起飞后,新鲜空气进来后会感觉好很多。宽体机的紧急出口处的空气温度是最低的。有时候要忍受乘客放屁,打嗝,喷嚏,咳嗽等发出的气味。我见过小孩呕吐到地毯上的情形,那时候觉得客舱乘务收拾残局的样子真的很伟大。

三、长途飞行的经济舱餐食非常之烂,千万不要听广播中的什么意大利芝士海鲜意面,中国的杭椒牛肉米饭,或是海南鸡饭之类的餐单。端到眼前的永远是小小的锡纸盒装着的一堆黏黏糊糊的东西,味道和口感都不会给你留下什么好的印象。高空中干燥的空气和较低的气压同时也会让味蕾食不甘味。吃了这些东西会让你下飞机后的24小时之内没有什么食欲。胃功能差的会产生呕吐和腹泻的状况。所以我就很佩服那些能吃两顿飞机餐而且还能再额外要一盒的乘客,除了五体投地之外无话可说。

       飞机餐主食通常有两种选择,如果你两种都想吃,空乘会让你等等,告诉你等全舱餐食发完了再看看有没有剩下的你要的那种。听到这种回答,你就可以要杯喝的,洗洗睡吧。宽体机全舱乘客分餐完毕至少需要20-30分钟,然后在分发一边酒水。这些活动结束后,也差不多该收拾餐盒了。所以,绝大多数的空乘不会去想着你还需要多一份的不同花样的餐食,如果此时客舱里面出现多名类似乘客,他们就更不可能记得了。原因无非就是餐食期间空乘异常繁忙,还有就是脑子里面根本就没这个为乘客服务的意识。如果此时你还自讨没趣的去找空姐要那一份你心旷神怡的咖喱鸡饭的话,得到的回答通常是,“对不起,先生,鸡饭没有了。很抱歉。你看这有饼干或小面包,你需要吗?”碰个软钉子,还是干笑两声,回去座位看电视吧。

四、远程航班经济舱乘客还是要注意适当活动一下的,防止造成痔疮或是静脉曲张之类的症候。曾经见过一个女的,身材不高,戴着眼罩蜷缩在椅子上近十个小时没动过,飞机落地后起身伸个懒腰收拾行李下飞机;还有一个讲上海话的挺高大的一个商务男,戴眼镜穿西装,飞机起飞后打开小桌板,放了一本8公分厚的书,眼前的屏幕调到飞行路线图,然后眼睁睁地盯着屏幕不吃不喝地直到落地。我的想象力被又一次的拓展了。下飞机的时候,偶然地瞥见那本书的名字 - 《邓小平传》。

五、有一次在机场安检口被一老外地勤给拉住,去问一个哇哇大哭的14-15岁的中国男孩为啥哭,原来是找不到父母了。说填完信息表,父母自己进去安检了。然后自己就突然找不到他们了,然后他就开始嚎啕大哭了。地勤很负责,抓紧进去找。不一会那父母在安检里面招手大叫个不停。这孩子进去安检和父母抱头痛哭,然后母亲说去买好吃的,想吃啥吃啥。自始至终,对我这个旁边的给予稍许帮助的人连句“谢谢”都没有。飞机起飞后,这孩子开着IPAD 声音外放打游戏,全然没有什么基本的礼貌和社会公德。这怪不得老外瞧不起我们,都是有原因的。身为家长就不知道怎么去遵守公德和五讲四美,更不要谈什么以身作则地教育下一代了。顺便说一下,就是这小孩途中吐了一地,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打游戏。

五、有一对年轻的情侣,女的蹬着UGG,拎着LV,昂首挺胸地冲到机舱后部找座位,男的中等身材,两只手里各拎着4-5个大号纸袋子,上面都印着各大名牌英文字,胖胖的脸上虚汗淋淋,跟在后面不敢怠慢。飞行路程过半,这女的突然大声嚷嚷起来,“这飞机门能开吗?能开我就跳下去。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发现这俩人像是吵架的样子,男的在旁边不停地小声陪着不是,脸上堆着笑。后半程我全无睡意,一直在想着如果这女的失去控制去开应急舱门的话,我该如何去第一时间制止她。在这狭窄的空间里面,是施展一下少林锁喉功,还是佛山无影脚会更加的有效。这是个问题。

六、买联程机票如果第一程就晚点或是取消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去找机场柜台申请改签,即使不是一个航空公司的也可以快速改签掉。这要求两程之间的时间间隔要足够。如果碰到行李不直挂,或是下一程航班在另一个航站楼的情况,转机的时间间隔4-6小时就显得很重要了。曾经有过间隔1.5小时的航程,真是赶得很。还要庆幸航班全部准点,入关人数不多,安检速度快等等节点都要全部衔接的好才行。国外的转机大部分不需要再次安检,国内的重要机场枢纽都是要重新安检,此为一不同。

七、航班因为机械故障或是其他原因取消,这种情况下各大航司的服务大都挺一般的。能保证乘客有吃有住,顺利签转下一航班就不错了。有时候,下一航班的状态不能及时的通知到每一个乘客,造成签转航班误机,要不就是提前好长时间去机场等待;国际航班对国外乘客有不同程度的赔偿,对国内客户则没有任何表示。

        有一次冬天晚上在法兰,发动机故障航班取消,等了很长时间拿到住宿卷,机场外面在凛冽的寒风中等酒店的班车又是40多分钟,就是不见踪影,最后还是和误机的乘客一起打车自行解决。第二天08:00多的飞机又延误到13:30,这种情况还没有通知到我本人。如果不是昨晚同车的好心人在早上吃早餐的时候给我知会一声,恐怕我还要在机场白白地浪费掉半天的时间。赔偿就更不用说了,同机老外和拿外国护照的中国人都能拿到大约600多欧的补偿,我们这些从国内订票的就连个钞票影子都看不到了。

      这件事情给我个启示,就是出门在外,能帮助别人的就帮一下,好人有好报,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也能帮助你。 飞机客舱里还有很多的事情,比如热水壶的热水问题,薄毯的卫生,座椅的舒适度,空乘广播水平等等,就不一一考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