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

        近日,看了万维钢老师《佛畏系统》一书中有关逻辑学的内容,其中一小节说的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颇有启发。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其中有很多灰色地带,所以我们必须有灰度认知。但如果要做事情的,却不能是灰色的,比如说公司对个项目的可性研究的结果是有60%的机会成功,最后,投不投这个项目,就必须有一个决定,要么投,要么不投,不能只投60%,这就是黑白决策。

“思圆行方”,思维是圆的,行动是方的,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达到这样境界的人,才可以托付大事。但怎样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这里面是有逻辑的。

1,要讲原则

讲原则,你才能讲逻辑,你才是讲理的,你的话才值得听,你的行为才是可预期的,别人才会跟你合作。如果一个人没的原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是绝对不可信任、不合作的。讲原则,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效法数学。数学讲“公理”,就是无须证明的事实,是逻辑推导的起点。比如欧几里德,就是从五条最基本的公里出发,推出整个平面几何学。人生原则也应该构成一个合理的逻辑体系,最好能从几条基本原则出发推导出自己的整个行动指南。怎样找到自己的原则呢?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认为?一直追问到没有为什么、我就相信这个为止——这个就是你的原则。这个就是我们的底层逻辑,或第一性原理。

从最底层的几个原则出发,去随时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决策,你的行事就会非常笃定。

2,灰度认知

但话说回来,我们能不能用原则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让每个决策都那么有逻辑呢?答案是不可能,我们要有灰度认知。所谓灰度认知,就是说真实世界上的有些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逻辑。比如说你决心戒酒,碰上对你有知遇之恩的老朋友见面,对方邀你喝一杯,那你喝不喝呢?喝了有违自己的意愿,不喝情理上说不过去,酒喝多了有害,但是不喝与喝多之间有个灰度。哪怕从纯逻辑来讲,这里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3,黑白决策

所谓黑白决策,就是那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高考录取要划分数线,比如,清华的录取分数线是680分,679分就不行。这一分之差完全可以用偶然来解释,可能考679分的同学平时学习的成绩比考680分的同学更好。这不完全符合选择高水平学生的逻辑,但是没有办法,大学只能录取这么多的人,就只能有这么一条线。

天气预告今天有40%的概率下雨,你要么就带伞、要么就不带伞。而像喝酒、吃零食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外界要求,都是对自己的约束,怎样办呢,关键的思想叫作“缓冲区”,你划线要白与黑之间留一个缓冲区,由白转灰而再转黑。在缓冲区,你还是安全的。你的坚持、你的原则、你的纪律,应该在缓冲区之外。比如你很喜欢吃饼干,但又怕吃饼干影响你减肥,你该怎样办?如果每天吃三块太多,吃两块在行与不行两可之间,那你就规定自己每天吃一块。一块饼干绝对是安全的,偶尔越线其实也问题不大,但这条线存在会让你越线时感到内疚。

4,原则性与灵活性

黑白决策保证了原则性,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灵活性,划了线就寸土不让,那也不能叫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因为这跟黑白认知黑白决策没区别。

很多书有介绍过华为的灰度认知黑白决策,讲究的是中庸。中庸就是有灰度认知,就是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讨价还价。比如说,一方认为应该增加社会福利,另一方则认为应避免滥发福利。表面上双方针锋相对,但坐下来一谈,其中一方虽然反对滥发福利,但其它也是赞同提供一部分福利——最起码来说,对战场上受伤致残的士兵,国家还是要发福利的,事实上,双方的分歧就不是本质的问题,而是怎样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双方就是找灰色地带中的一条线,认识到这点,我们就有了讨价还价的可能性,不至于势成水火。有原则,但可以为了更高的原则可以谈,这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但这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自己斟酌,相当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