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坚持写文章515篇,为以后开一家有温度的育儿主题书店做准备,影响1万妈妈加入快乐育儿!
我是文慧,专注于早期教育5年,希望可以陪伴0-6岁孩子和妈妈一起快乐育儿,助力孩子拥有可以幸福一生的心童年,并在育儿的路上疗愈自己童年的心。
人总是这样,大道理都懂,小情绪却难以自控,小情绪却很大比例的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幼稚到成熟,从单纯到复杂其实很简单,但是再从复杂到单纯却特别的难。
只有我们不断的经历,直到一天让你觉醒才能会有收获,不然我们只会在自己的认知中迷路,我们需要不断去觉察自己,才有可能回归自然之道,这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大道至简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却很少。
随着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焦虑,导致很多成人无法控制情绪,也不知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小时候我们学过很多知识,唯独没有一门课,让我们去学会控制了解人类的情绪。
因为我是两个男孩,他们有时候会打架有矛盾,情绪变化特别变化莫测,让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引导他们,有时候我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就特别想研究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控制情绪,在不断学习教育才懂得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如何情绪帮助。
记得小时候最怕爸爸妈妈吵架了,听到他们吵架就特别害怕,怕妈妈哭的样子,会不知所措,现在就特别怕和别人发生矛盾,不会解决问题,会用情绪来发泄不满。
结婚后和老公约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是偶尔还是会出现情绪影响到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学习了解以后就特别后悔,当有这样的觉察,就是对自己和孩子成长最大的进步,会让我不断的调整自己,次数越来越少,慢慢改变自己并引导孩子。
【大部分理论来自李跃儿老师的书《关键期关键帮助》,还有一部分来自雪慧老师心理学课程和网上收集资料。
一、0~2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从0岁开始,孩子对成人的情绪反应就非常敏感,如果成人心情愉快,面部快乐,孩子就会明显的非常安详舒服,两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根据成人的面部表情用相应的情绪与成人呼应,孩子更多的是喜欢成人快乐和欢笑。
孩子对人的敏感度远远高于成人,这就是很多育儿家为什么说妈妈的心情决定这孩子的幸福,妈妈如果有个好的心情,孩子解码的生命色彩就是黄色,温暖而平静的,以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很平和,如果妈妈焦虑痛苦,孩子对生命色彩的解码也会焦虑,以后遇到同样类似事情会情绪控制不好,孩子也会经常处于焦虑之中,对周围环境和陌生人都会感到恐惧不安。
但是我们成人很难保持一种始终平和的心态和平和的面容,需要是家长修炼的,如果没有觉察到就会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因为孩子会敏感的感受到人和环境微妙的变化,但他们的经验还不足以使他们理解这种变化。
一岁多以后之后就会有意识的给成人带来快乐,到了两岁孩子已经能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有一定的掌控,对成人的情绪认知也达到了根深很深的程度。
0~2岁给予的帮助:
孩子到0~2岁的时候,开始探索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我们发现孩子应更多的关注物质,比更多的注意人,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一些,因为物质不带有情绪的变化,不带有丰富的内心活动,不带有由身体所散发出来的不可见的多变的人的信息。
在孩子对这个世界还不甚了解时,他们无法对身边人的丰富变化产生理解,如果让他们过多的注意人,他们就会对人身上的那些变化感到迷惑,成人多变的情绪有时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的不安,导致他们会用尽力量去应付成人,用他们的方法与成人进行斗争和周旋,而这些消耗对孩子任何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意义。
父母要学会找到一些能够帮助自己修复的工具,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关于获得爱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自己去修补弥补这些缺陷,慢慢就会放松起来,自己感觉到舒服了自然也就会很好的平和平静的去爱孩子。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儿童的早期不成熟时尽量引领孩子去探索物质,比引领孩子探索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一些。
二、2~3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到了两岁孩子已经能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有一定的掌控,对成人的情绪应知也达到了很深的程度,所以两岁开始,孩子会出现一些非条件反射的情绪状态,就是说孩子并不是因为身心不愉快而产生情绪,有时候是由于分成人互动中某些发现和探索而产生情绪。
1、两岁之后孩子会模仿成人的情绪去探索世界。
孩子到了两岁,尤其是女孩儿,对哭这样的表达形式比较敏感,原因是哭可以由模仿而来,哭在人的正常生活中不是常见的,当孩子从看电视或是生活中,看到某人用某种姿态哭泣的时候,哭就会以表象的形式留存在大脑中。
以后在某种情景刺激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想起那个人哭的样子,于是也摆出那样的姿势去酝酿哭的感觉,最后弄假成真。
2、对离别焦虑的情绪分辨
孩子到了两岁,大部分的妈妈可能想着离开孩子重回职业领域,这样就可能造成你孩子分离两岁的孩子,由于在妈妈离开前,大脑已经留存了妈妈时的影像妈妈离开后孩子会比较出妈妈不在了。
但他只知道妈妈是应该在自己的面前的,当妈妈的形象出现在大脑中,而妈妈又不在眼前时,就会引起孩子的忧伤和焦虑,他需要妈妈立刻来到自己面前,否则就会非常焦虑。
2~3岁的孩子是离别焦虑最强烈的时期,这时孩子已经有了永久客体的认知,当不能判断妈妈一定会回来时的就会焦虑,到了三岁孩子就能够根据经验判断判断,妈妈早上走了晚上一定会回来,所以焦虑也会减轻。
如果离别焦虑解决的不好,就可能给孩子带来长期的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恶性循环,使得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种不好美好的情绪中,这样的环境一定不会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对于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自己不是乐观豁达的人,已经感觉到与孩子分别是一件让自己内心感到痛苦的事情,那就说明妈妈不了解与孩子分离的关系,也不了解使孩子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状态的条件。
3、对成长烦恼的情绪分辨
人们都在说希望自己的孩子童年快乐成长,实际上成长不会一直快乐的,因为只有有困惑才会有突破,突破之后才会有提升,成长往往伴随着烦恼和痛苦。
所以儿童也是这样的,无论在智力方面,还是在社会性能力方面,一个幼小的孩子在征服他的生存环境中一定会遇到冲突,这种冲突并不是人和人之间的打架吵架的冲突,而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每当这时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和烦恼,甚至伤心,孩子必须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这个世界,才能够脱离苦恼和伤心。
两大三岁的孩子常常出现了成长烦恼,大概有4个方面:
一是秩序敏感期,儿童在内在的继续不能被成人所理解,使儿童感到痛苦
二是儿童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自己无法达到的,使儿童感到伤心和生气
三是儿童在与成人互动时发现不能够被成人理解,但自己又不认可自己不被人理解,这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产生的痛苦
四是发展环境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造成儿童无聊,迷茫和压抑这种情况,儿童不会通过大哭大闹去表现,会出现吃手指头,触摸身体某一个部分,或者出现一种近似于强迫症的退化现象。
2~3岁给予的帮助:
首先家长要学会能识别出孩子的情绪是哪一类,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是表演情绪、离别焦虑情绪和成长烦恼的情绪。
1、对于孩子在表演情绪,家长要不动声色,不要让自己眼睛流露出太多的忧伤和同情,家长可以先平静的观察一会儿。
如果孩子是在表演,只证实孩子这是在哭即可,不必帮孩子找出哭的原因,可以说宝宝在哭,宝宝需要在这里哭一会儿,然后问孩子有什么需要,在孩子感受一会儿这种情绪之后就可以帮他扭转过来。
一般来说让他哭一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哭的时间长了,就可能酝酿成真的哭泣,孩子会自己寻找不愉快的原因,总是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于寻找忧伤因素,发展成为一种忧伤的习惯。
发脾气和其他表演情绪也一样,如果成人表现出来害怕和担忧,孩子就会练习用这种情绪来控制成人,并且愈演愈烈。
2、对于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主要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家庭氛围是快乐的。
妈妈不在的一整天里,孩子都能有良好的生活节律,有可供孩子探索和玩耍的环境,而且带孩子的人也不会在妈妈走后使环境变成冷漠无聊甚至不愉快的气氛,孩子是不会有太严重的离别焦虑的充,其是在离别时控制着妈妈,走了就会立刻进入工作。
妈妈一定要按照统一的节力来生活,每天早上都是同一时间离开,晚上都是同一时间回来,离别时孩子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焦虑的情况。
为了孩子,我们成人要去解决成人之间的问题,不能让看孩子的人情绪不佳,这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妈妈在与孩子分离时一定要面对面,不能偷偷的走掉,但是一定要果断、快速、快乐的离开,不能心软犹豫表现的情绪不好,这种情况,孩子的不良情绪留存的越久。
3、对于孩子成长的烦恼,成人要努力去学习,读懂孩子。
成人需要为两岁的孩子准备一个可供这个年龄段探索的环境氛围以及物品装备,成人要懂得两岁儿童的发展规律使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这样就有智慧和能力在自孩子遇到不可解决的冲突时,平静的面对孩子,使孩子也变得平静和有力量起来。
同时也使孩子发现,即使他的需求被破坏了,环境还是安全的,亲人随时等待着帮助他,这样即使孩子还在大哭大闹,他的内心也是安定的。
每个孩子先天的气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综合起来2~3岁容易出现的对其心理和发展造成情绪问题,大致就有以上4种,只要家长为了解孩子,其实孩子偶尔有伤心和苦恼,也不会给孩子造成人格的伤害,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低情商的人。
三、3~4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一个情绪出现状况的孩子,智力也不会发展的很好。如果孩子确实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情绪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天才有可能会用到不恰当的地方,或者加重情商方面的缺陷。
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这里的三岁是看,孩子0~3岁有没有获得过发展的自由,有没有获得过探索的机会,有没有跟其他人有来往的机会,三岁看大的决定因素,是三岁之前孩子是不是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
三岁的孩子情绪变化无常,孩子的情绪变化的频率略高,会因为这个世界与自己的想法不同而感到生气。
3~4岁给予的帮助:
一个孩子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动物,只要环境状态好了,不出几个月孩子的状态也会跟着好转,所以在情绪方面,三岁时的情绪状态不好,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要有成人及时的帮助扭转局面,孩子的改变可能性很大,甚至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情绪状态,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可以没有压力的成长。
孩子成长过程中,哪方面的能力被使用了哪方面的能力就开始成长,成人的责任,就是要弄清楚哪些机会能使孩子发展哪些能力,哪些机会能利用来帮助孩子发现拦截能力,所以我们要看准教机去发展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的情绪很好的生活。
三、4~5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4~5岁的孩子,开始探索他人的心智,到了4岁,孩子已经在玩自己的心智了,在经历了4年的星际见过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带有丰富经验和对周围人和事的基础常识,他们在跟别人互动中也发现了别人的想法、意图、目的等这些东西。
于是4岁的孩子对他人的探索已经离开了物质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物质探索也进入了深入的关系探索。
这些深层次的物质探索,已经把孩子的个人理解和孩子的精神内涵连在了一起,这是物质在孩子身体中已经沉淀为一种带有个人特质的内涵,例如每个孩子对一朵花的理解都不同。
孩子到了4岁的时候,不良情绪会越来越少,对群体情感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不会再为了今天丢了朋友,明天有了新朋友而大喜大悲,也不会因为这个世界与自己的想法不同而感到生气,4岁后孩子情绪变化不会像三岁半时那样无常,情绪变化的频率低一些,家长也会感到这个年龄会比以前轻松。
如果孩子一直被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这时已经形成了一些个人的习惯和爱好,而这些爱好基本有了一定的巩固,性情绪的波动就不会太大,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影响:
第一:当孩子有了确定的个人爱好和行为要求,他们的个人想法经常会与家长的想法产生严重的冲突,就会使他们非常经常感到非常的生气和伤心产生情绪。
第二:这个阶段的不良情绪来自孩子在群体中试验自己的力量,或者在群体中的阶段争斗。冲突会使孩子认为到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进而去练习沟通和争取,去找的适合自己的处世之道,也会学会如何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第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只需要一个朋友,大多数孩子会三五成群的集中在一起玩耍和互动,这时出现情绪主要是沟通方面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沟通技巧又不是很成熟,当他发出宣告时发现别人做的和他想要的达到的差距很远,就会很着急产生情绪。
这时再去跟别人沟通就会带有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其他孩子,其他孩子就会产生抗拒这样的结果,会使有精神力量的孩子非常生气,大发脾气,而温和的孩子会感到失望和无助。
但是为了荣誉集体,在当下群体中,他们有可能会为了群体而改变,或放弃自己的想法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等回到家里一见到亲人留存在内心的不愉快,就会浮上心头,他们会向亲人哭诉这些不愉快,回到家会情绪不好,会哭泣或发脾气。
4~5岁给予的帮助: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到,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我们看到小动物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摸他摸爬滚打都是为了练习将来的生存能力和建立他们的友谊,我们要放平心态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去了解孩去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尽力去缓解孩子的情绪。
我们家长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倾听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情绪而责怪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慢慢的习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以自己的性格确立自己在己群体中的角色,使自己获得良好的心态。家长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代替孩子,不能说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去懂得了解孩子已经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他要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只能是引导和陪伴,不能替他做决定,或者是把它规划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5~7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是一步一步逐渐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从物质走向精神,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我们不拼命的破坏孩子,就会按照自然的轨迹去发展自己。
孩子的情绪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不过分的压抑孩子,不要以恶劣的环境去影响孩子,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喜好阻碍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当孩子的心智结构成熟和对世界越来越了解,孩子的情绪频率就会慢慢的减少,成为一个平和快乐的人。
孩子到了5岁就慢慢的脱离了物质,本身更加深入的使用物质来达到自己的精神目的,他们开始探索人内在的想法,感情感受等是怎样被表达出来的,这些不属于物质的精神产品是怎样呈现的,孩子们逐渐注意到了人用的文字、音乐、绘画等艺术类的文化。
这个时期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稳定,也越来越能与他人沟通,孩子会发现这些艺术行为是如何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孩子们也会试图创造出这些形式来表达自己,并且用绘画、文字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但是现在传统教育很多都本末倒置,忘记了人的精神最重要是需要愉悦,如果我们总是抽取文化知识的起源,把前人身心需求和满足自己的意义抛弃了,让孩子不去愉悦自己的精神,只是去背前人表达后留下的印迹,使我们的孩子没有所要表达的内容,只是去背诵前人表达的结果,这样的事情不是人类身身体需要的,不能逾越人类的精神,所以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使很多人都非常痛苦。
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身心自由开放受尊重的环境,到了5岁之后,孩子会有一个非常温馨和谐的平等团队,孩子们会非常温和质量的凑在一起,由一个孩子发起一项工作,其他孩子会在这项工作意图之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添加自己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去说服别人实现这个想法。
5~7岁给予的帮助:
在这个阶段群体生活比较多,成人所要做的是通过行为过程将人群的法则输入给他们喂它们建构起遵守法则的良好人格状态,而不是去干预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自然冲突,去代替他们经历和消除冲突,使他们不能获得成长。
孩子会在这些经历和冲突中成长,我们不成人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只有把法则交给孩子,让他们在这个基础法则中寻找自己适合这个社会生存的方法。让孩子更有人性,更美好的存在于他自己的群体之中。
从情绪到情商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都知道情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条件。
高情商与后天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作为父母,我们要不断的修缮自己,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带去平和喜乐的家庭氛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多元化的社会用超高的情商游刃有余,那么,童年时期我们为孩子的情商种下怎样的“因”,决定了将来孩子成年后会收到怎样的“果”。
期待与你一起成长: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