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工具、方式与重点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新的话题——阅读。
身体和灵魂,我们都要在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多人的追求。
阅读,是透过书籍,透过别人的显性知识,让自己获得进步的很好的方法。
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
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持续学习的:
通过读书、实践,以及参加培训课程,不断地分享,总结别人遇到的问题,然后归纳,演绎,总结,教给别人,我把它称为自我的自转和跟别人在一起的公转,最终形成了自我的“裂变”。
读书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许许多多人读书没有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先来谈一谈读书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读书分成这样几个层次:
有的人没有时间读书,有时会找本书漫无目的地读,有点像蛮荒时代。
有的人会说,我要给自己设立目标,比如每周读一本或是每天读一本,一年要读多少本等等。
刚开始,大家会注重数量。
其实我认为,追求数量是不可取的。
不过作为初期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来说,烂开始总是好的。
易效能也倡导烂开始,好结果。
你可以先培养读书的习惯。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让我开始了读书的生涯;《从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进入了高效的阅读时代。
我大概在20年前遇到的一些人际上的问题。
当时刚刚工作,由于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不太关心交朋友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后来偶然之间,我看到有本书叫《人性的弱点》,书上一句话就让我顿悟了:一个人的成功,15%靠能力,85%靠人际关系。
我对这本书如获至宝,读了很多遍,到目前为止还印象非常非常深刻。
后来,为了读更多的书,我就在寻找怎么来读书。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提供了几种阅读方法:
精读书籍,粗读速度,书中提到的主题阅读法以及按需阅读法,非常有用。
主题阅读法,就是你在自己想进步的那个领域,开展大量的粗读和少部分的精读。
当前书籍实在太多了,也不显现于出版物,还有互联网上的信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博客,以及百度百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广泛学习的类型。
我参加培训课,一般会去检索老师的资料。
通过搜索百度百科,买老师的书籍进行阅读。
同时我会触类旁通,去找这个领域内其他人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这样我就找到这一领域的立体阅读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培训、阅读及检索,就可以快速的对这个主题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这就是我学习到的主题阅读法。
人生时间非常宝贵,我们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我们也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
各种类别的书籍,进行广泛涉猎的同时,也要有所聚焦,有所侧重。
不过,对于一些常规的主题,要去夯实人生的基础。
比如:我学习的时间管理这一领域,就把这一领域的书籍全部都找到,广泛阅读,发现其中的经典,深入进行学习。
在深入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阅读方法,做笔记,做PPT,分享给别人,不断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
发现问题后不断解决,这样我们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推崇主题阅读方法,他甚至还要求大家把主题阅读每七年重复一次。
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许多书籍随着时代的变更已经没有用了,能留下的都是经典。
经典性书籍我们要学习,同时也要把当前时代该主题下最新变化的书籍拿出来读。
接续咱们上一讲“阅读”的话题。
今天我们来谈阅读的三个问题:
第一,用什么工具进行阅读?
第二,如何具体进行阅读?
第三,关于阅读,我有什么更重要的提示告诉大家。
第一部分,用哪些工具来进行阅读呢?
相对于纸质的书籍,我们提出尽量用硬件和软件来学习。
大家可能非常习惯阅读纸质的书籍。
纸质书籍很好,我也很喜欢,如果在家我一定会阅读纸质书籍。
可是,纸质书籍也有一些不便:不便于携带,不易于存放。
如果你经常在外面,处在移动性当中,纸质书不方便携带;
或者书很沉,带了没时间阅读,你有时间读的时候呢,又没有带。
有的人有藏书的习惯,不过很多人是把纸质的书籍堆在家里,大量的书,找起来有点费事。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建议大家用电子书来进行学习。
手机和iPad上的都用很多电子书的应用,比如:雷军小米开发的多看阅读,微信读书,亚马逊开发的Kindle APP,还可以用喜马拉雅来听书。
现在很多书籍已经被很多人朗读放在喜马拉雅的音频,比如我的书《善用时间》,可以在喜马拉雅上听。
所以我首先建议大家能用这些APP阅读。
但是你每天拿着手机阅读,大家误认为你就在玩手机玩微信,好像不务正业的样子。
你可能会怕看电子书伤眼睛,因为看手机的屏幕。
亚马逊就很聪明,它推出的硬件kindle,上亚马逊网站可以买到,淘宝可以买到很多二手的。
kindle特别有意思,不伤眼睛,因为它是电子墨水屏,背光设计,也可以没有光,看起来完全像纸质书。
在kindle上面不装其他的应用APP,我们不会受到干扰,可以更安静的进行阅读。
我大量的时间都是用kindle来阅读,这样就可以利用好碎片时间。
积累下来,阅读的时间非常多。
飞机晚点,等人,堵车,间歇时间都可以打开kindle阅读,真的是太方便了。
建议你也可以买一个,大概几百到1000多块钱,不算太贵。
第二部分,具体怎么读书?
其实读书不是漫无目的看,你可能是按需阅读,或是按主题来阅读。
按照主题的阅读,更多是为了去积累你在某一个领域的能力。
按需阅读,更多是从你近期遇到的问题,你想解决问题,你需要在哪里有特别明确的目的和目标进行阅读。
如果仅仅是阅读,它的作用不会太大,起到一定了解的作用。
如果是想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帮助的话,我都会建议你阅读一定是要做笔记。
你可以做思维导图,文字,还可以把它转化成PPT,因为便于分享。
整理出阅读书籍的逻辑思维,这点是非常关键。
如果你用软件或是kindle阅读,可以做电子的标注。
比如我读了一本书,在文字上划一下,就可以生成一个笔记,还可以做文字的批注。
在多看阅读的设置里面,可以关联印象笔记账号,自动保存到印象笔记,可以共享给他人。
我在多看上面读书,偶尔划一下,标注“做PPT”,它就自动生成一个笔记,这个笔记会同步到印象笔记。
通过印象笔记共享给我的同事。
我的同事想做PPT的时候,他就在印象笔记输入PPT3个字,可以看到我近期的积累,作为素材的使用。
做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回顾。
我们可以阶段性地来回顾学过的书籍的内容。
如果你能够结合我们在100讲里面讲的科学的重复,用艾宾浩斯的八个周期来重复的话,就会非常棒。
重复的时候你不需要去再看原书,而是去看你整理过后的笔记,思维导图或是PPT,那就真的是实在太妙了。
第三部分,我要特别跟大家强调,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外在的大量的显性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隐性的知识,也就是内化我们的能力,其实重点还在于实践。
读很多很多的书,第一步是能够整理,第二步把这些整理下来的输出成为你所表达的内容,比如PPT、文章、甚至是录成音频,把它分享给非常非常多的人。
分享一次,你就复习了一遍。
分享给很多人,不断的分享,你就会学习很多遍。
我在过去10年里面,前7年,阅读过大量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我的进步蛮大的,但是相对现在来讲,那是非常有限的。
直到后来的几年,我经常分享,遇到问题,要回到书里去找。
一遍一遍的重复阅读,最多可能读了几十遍,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收获,然后我再把这些新的收获放在PPT当中,不断去更新,不断的去分享,不断去指导更多的人,这样我就学的越来越多。
最好的学习,是教会他人,如果你能够结合阅读、搜索,结合自己的实践,把它总结、分享,那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