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教育是什么:读“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的‘掏心窝话’触心弦”随思

        教育是什么:读“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的‘掏心窝话’触心弦”随思

读了上面毛厅长的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实在、走心,结合自己的教育和受教育经历,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重在唤醒、激励、启发、点燃。

教育者要以人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以生命为始终,遵从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回归并做到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师生之间彼此的共鸣、尊重、成长、相容、平等、交融的常识。这,才是教师的天职 ,真正的教书育人。

2.教育是慢的过程,人人皆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唐代古文运动家韩愈也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都告诉我们学生就像一粒种子,真正成长为有用之才需要翻土、发芽、浇水、打药、保护、修正等一系列辛劳、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保证所有的种子都能在我们的精心努力下、耐心呵护下真地成长成才。何况作为有生命的学生更是复杂的个体,加之每个人的家庭、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心理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作为老师,作为育人的良师,更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孩子看。

这样,无论他们做错多少次事情,你都不会轻易的否认甚至直接吼叫地指责孩子们品德有问题、能力有问题,你都可以有耐心给他们机会,你用静待花开的心境给自己和孩子时间让他们成长为自己应该和成为、想成为、可能成为以及超出预想的样子。

所以,请不要一味打压、贴标签,最终让孩子疏离你、讨厌你、辱骂你甚至多年后半路报复你以致锒铛入狱,各自委屈地进入更深的深渊里面。

即便我们做不了一个好的育人的良师,起码不要做学生变得更坏的推手。

3.教育是热爱不同,鼓励多种声音。

自万人师表的孔子以来,就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认为,老师要先打破思维,相信、信任学生,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尤其是不同想法的机会,同时做到敢于、善于、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学生才能真正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才会有诸子百家的辉煌和光照千古的思想代代传承。

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新上任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了改变学校死气沉沉的局面,秉承“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办各种社团,针对社会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不但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自己努力和感兴趣的方向,启发心智,树立理想信念,同时改变了北大以前腐朽的、封建的坏习气。

也是因为这个思想吸引了当时各个方向内有才华的人聚集到北大敢于抛开顾忌表达自己的思想,干想干的事情,发出北大声音,开启了中国人新的思想,出现了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为首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国脊梁和先驱,为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两个思想,为后来以大学生为首的“五四运动”彻底爆发做了很好的思想和动员准备。

后来,为了给当时的政府施加压力,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中国人民事隔几十年后,“五四运动”这把思想大火第一次把中国几乎各个阶层的人联合了起来,更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一切源于有那么一批人敢于做先驱、敢于承担时代大责,为了国家的大变局和扬眉吐气,不顾一切地鼓励学生、鼓励人们说出不同思想、表达不同看法的最大成果。

21世纪的世界更是个多元的世界,是个创新的世界,尤其是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很多人明显感到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但是唯一的确定性就是我们要成为多元的人、头脑活跃的人,才能应对很多不确定的事情。

继续努力修行成为这样的良师,起码不要做“刽子手”。

附上部分摘录(源于网络,侵删):

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的“掏心窝话”触心弦

4月7日,2020—2022 年度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开班,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在开班讲话即将结束的时候,动情地说的一席话引得现场名师的共鸣。

剔除功利,要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

“每家都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学,教育是众口难调,但是我们教育一定要剔除功利,要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毛杰说,一定要以教育内在的规律去办学,要以人人成长的规律去育人,教育应当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润泽,要以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为目标。

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

毛杰谈到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得到的启发,“当时福布斯杂志访谈了这个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有一段话我觉得产生了共鸣,他说出了我们过去应该意识到也体会到丝毫的、但是没有说出的一段话”。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的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是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一旦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要给学生贴标签,发生一件事不足以说明这个孩子品德有问题,发生一件事没做好不足以说明这个孩子能力有问题。”毛杰说,要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人才,不要轻易给学生贴标签。

教师要对差异满怀激情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会开不同的花,会长成不同的树。

“如果人们接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毛杰说,当一个孩子说出了不同的观点,教师就说这个孩子偏激,这是不对的,应该鼓励孩子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从小我们就是求同教育,孩子的答案跟老师越一致分数越高,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同观点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意他们想法的,这才是教育带给我们的新世界,才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无限可能。

20210410周六下午18:51约30分钟。

你可能感兴趣的:(98.教育是什么:读“河南省教育厅毛杰副厅长的‘掏心窝话’触心弦”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