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节叫“过月半”,你还记得吗?

月半节,也称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鬼节”。月半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节日,佛教中称为“盂兰节”。节日期间,民间家家迎请祖先亡魂,顿顿摆酒食供品奉献,如宴活人,还用白纸封钱成包,封面上定亡人和奉祀者的称谓、名字于十四夜烧化,以表供死者“冥中使用”之情。十五日晚,到屋外烧化纸钱,泼水饭,叫做“施孤”。俗传此日“冥府开禁,鬼魂过年”,鬼魂均回各家与家人相聚,故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

“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这俗谚说的就是鄂西土家月半节。在鄂西土家地区,月半节是最大的节日,比过年还要隆重。而且月半节的时间很长,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均叫月半节。月半节又叫鬼节。据先人们传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新老亡人的灵魂都要回家探望亲人。七月初一,庙里开始撞钟,以召唤那些新老亡人和孤魂野鬼。初五备酒醴,烧香纸,迎接亡人。初七为放河灯,各家各户事前用纸糊篾扎做成彩灯,灯底涂上桐油,放于清江河中。同时抛“鬼粑”于江中。初十则为迎接老亡人。

土家人十分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月半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以纸钱封包,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在屋外烧掉,并大声呼喊亲人,表示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当然这是迷信活动。月半原为农历七月十二,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所以在时间上造成“婆家过月半走不开,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把七月初一到十二均定为过月半。但大部分人家还是在七月十二这天过月半。

土家民谚云:“端午水多,七月鬼多。”土家人称七月初十过“月半”。“月半”祭祖是一年中的大事,民谚称“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意即土家人过年只能悄悄地关门团年祭祖,到了“月半节”,才大张旗鼓地祭祖,不管农活有多忙,都要休息几天来组织祭祀活动。

在土家族集聚区,“月半”节的时间是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七月十三结束。与汉族的“中元”节在时间上有点差别,但意义是相同的,都是祭拜先祖。土家民谚云:“年是拜,月是接”意思就是说,过年的习俗兴上门拜年,而月半则是将亲人接回来团聚。临近月半的时候,嫁出去的姑娘和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要回来团聚。因此俗谚里才说:“姑娘回娘家,腿子像杨叉。”月半节里,出嫁的姑娘们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携带夫君和子女高高兴兴地回到娘家,与亲人们团聚,吃几天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同亲人们叙说分别后的情况,讲讲收成,一起烧香纸,祭祖宗,迎亡人。

月半期间也有许多禁忌。飞进屋中的青虫,不能动它,比如青蚂蚱等等,据说这是亲人的魂魄归来。另外未满12岁的小孩子不能剃光头,说是怕被亡人认错带走。初七称接“新亡人”回家,初十为接“老亡人”回家。“新亡人”指三年之内逝去的亲人,“老亡人”指三年前逝去的亲人。如果初七、初十当日下雨,那就是他们带来的“月半水”。初七下雨称“新亡人”带水,初十下雨称“老亡人”带水,“带水”则预示着秋雨绵绵,不“带水”则预兆秋旱。

七月半鬼节必烧“月半纸”,以寄托对已经逝世亲人的思念。因为“月半节”是亡灵回家的日子,所以,纸钱无需在坟头烧,夜晚在屋旁的路边烧就行了。如果晚辈在外工作,要在“月半节”祭奠亡人,可在初七或初十晚上,拿着月半纸,来到河边或者空旷的地带,用白色的粉笔在地上画上几个圆圈,再把“月半纸”放在圆圈内,一边点火焚烧,一边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快来领钱。”

土家乡俗“年是拜,月是接”意思就是说,过年的习俗兴上门拜年,而月半则是将亲人接回来团聚。土家告祖词中就有“以褚作串,始于两晋”的记载,可见,这种风俗沿袭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到现在土家族生活的地区仍然保留有月半接女儿女婿回家祭祖的习俗。

临近月半的时候,嫁出去的姑娘和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要回来团聚。因此俗谚里才说:“姑娘回娘家,腿子像扬叉。”月半节里,出嫁的姑娘们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携带夫君和子女高高兴兴地回到娘家,与亲人们团聚,吃几天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同亲人们叙说分别后的情况,讲讲收成,一起烧香纸,祭祖宗,迎亡人,沉浸在融融的温馨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节叫“过月半”,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