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社交焦虑,一次聚会无法挽救枯竭的社交

我是很少社交的人,今年刚好35岁。

所以一谈起各类聚会,就会感到特别焦虑。

马上又到年底了,单位聚餐、朋友聚餐、家人聚餐……各种各样的饭局着实不少。

在我看来这类聚会并不是一件好事,除了人多势众,对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唯一得到的可能就是“我还有社交”的一种自我安慰感。

1、“顾家男”面对社交无力感

我的故事很普通,两句话便可说完。

从一个县城考到远方的大城市,毕业后留在这结婚生子。住在离公司较远的郊县,每天上下班3小时通勤120公里。朋友和同事大多在城市和远方。

我有一个老乡,跟我走的是一样的路径,不同的是他住在市区,我住在郊县。我们几乎每年才能见上一次。

每次跟朋友和同学聊天都说有空出来聚聚,但很难成行。分析下来基本有以下原因:

• 周末要陪小孩学习和运动,难成行。

• 平时下班要赶回家辅导孩子作业。

• 各自离的远,时间难统一。

• 聚会要喝酒,家太远无法开车。

• 男同胞聚会,一般要争得媳妇同意,这个你懂的...

就在上周,我们一起共事10几年的几个老同事相约出来聚聚,东拼西凑的一起吃了午饭,下午茶闲聊几个小时,便匆匆各自忙去。

聚会前询问是否带家属,大家都说“不带家属出不来~”。总之一句话,有家后就没有了那种肆无忌惮的社交聚会~

对比大学时的疯玩,刚毕业时隔三差五的小聚,能饮一杯无只能是心向往之~

除了聚会少,平时的沟通和联络也在逐渐变少,见面少、聊得少,形成了一个负面循环。除非工作需要,我们的社交圈正在不断萎缩。

2、圈子多并不代表人脉广

为了弥补这种社交缺乏感,我们很多人会选择让自己变得忙碌。报一门课、加入一个社群、参加一些线下活动。

通过参与各类圈子,我们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个陷阱,一个我们自我搭建,以为自己有很多人脉关系的虚幻世界。

参与的圈子多并不一定有用。我们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一个人参与的圈子多当成是人脉广。

混圈子线上靠社群,线下靠饭局。圈子只是流量工具,而人脉是更深层次的链接和更高层次的信任。

有一篇文章《深度好文:混在县城》生动的描写了县城的人际关系生态圈,一个个圈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人际网络。在县城办事靠人际关系,这是文章表达的一个观点。

但在这个人际网络中,并不是一个人参与的圈子越多,代表了他的人脉越广。在这个圈子中,大家聚在一起只能喝酒吹牛,无法聊深入的话题。这圈子只是一个触达工具,真正的人脉还是要靠自己去链接。

3、社交的灯塔与黑洞

如今的网络如此发达,与人沟通联络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线下聚会不再是唯一联络感情的手段。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朋友圈内容就是努力的去维护一个人设。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个人觉得这是商人思维,久而久之会让一些东西变了味道,简单说就是不够真实。

我们为了让自己更符合那个人设,发圈前就会思考很多,会患得患失。时间久了,觉得累了,不想去包装了,为了表达更真实的自己,便把朋友圈设置成3天可见,或者干脆不发。

当有人来主动关注朋友圈时,那种什么也没有的感觉就像黑洞一样,连被关注的目光都被吸了进去,什么反馈都没有。

如果不主动发光,其他人很难感受到你。朋友离得远,联系也少,怎么维持友情呢?我的选择是在线上开放自己真实的一面,利用网络增加友谊,做新时代的社交。

微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发发真实的朋友圈,让大家知道你的近况。这就像一个灯塔效应,总发表意见的人,可以为他人照亮一段路程,或者温暖他人的心灵。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没有啥神仙水能让种子瞬间长出果实。只有耐心耕种,关心呵护,才能结出果实。

积极主动的开放自己真实的一面,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开放是一种关注,它能让我们更关注自己影响圈的范畴。

告别社交焦虑,从真实开放自己的朋友圈开始。

---

by 晓韬

2019年12月10日 于成都

你可能感兴趣的:(35岁的社交焦虑,一次聚会无法挽救枯竭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