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情》摘录

《好的爱情》摘录

作者:陈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4

无情客”在任何“爱情”关系中,没有自身情感的真正投入,只是比较擅长于利用他人的信任或诚意,玩弄一些情感的技巧。所谓情感的技巧,说得直白点,也就是欺骗。他们发展一段恋爱关系的动机,有时是打发寂寞,有时是证明自我的魅力。前一种人需要找一个对象,来填补自我情感世界的“空窗”,让自己业余有点事情可以做,百无聊赖时有一个人可以陪,情绪低落时有一双耳朵可以倾听。后种人则需要通过外人的甜言蜜语、极力讨好、拼命追求来验证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的个人魅力值,他们的内心需要的不是温情,而是自信,这“自信”不是来自于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准确的自我评估,而是来自于他人用“痴情”和“迷恋”所营造出的“高高在上”的自我优越感。P5

爱情世界中真正美好的“吸引力”不是一块磁铁,泛滥无度地收纳一切闲钉铁屑;而是一首诗,不知不觉吸引着那些与我心心相印的人,那些解我读我、知我懂我的心仪之人。P6

“多情”或者我们常说的“脚踏两条船”,其中确有自我真实情感的植入,但是往往扎根不深,所以缺乏确定性,也不可能具有稳定性,始终有种“飘据”和“游移”的气:我们常常误以为,这种“确定性”的缺乏是因为“我既爱甲,又爱乙”,两者皆爱,所以难以割舍。事实正好相反,这样的人不是两者皆爱,而是一个也不爱;他不是在恋爱,只是在自恋;他不是博爱,仅是自私;他之所以难以割舍,不是为钟情,而是为占有欲;他的纠结不是源于“情谊深厚”,而是源于“薄情寡义”;他确是一颗“多情种”,也注定是一个“负心汉”。

所以俗话说:“情最难久,故多人必至情。”p7

只有当一种情感高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时,它才是爱。爱需要一个人心甘情愿地用生命来垫付那极高的成本。爱就是这样一种义无反顾、心无旁骛、自我奉献,所以爱的对象怎么可能多得起来呢?哪怕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爱,通常就足以燃尽我们的所有,包括我们自己。P8

爱是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也是生命最奢侈的享受。我们因爱而活,为爱去死。P10

“爱慕”与“爱”相比,多了一层倾倒,多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怦然心动,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P11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缺点斑斑的你,在我心里却是如此完美无瑕,甚至连那些他人公认为缺点的东西,也只是成了装点你的标志、你个性中的一些特点,与你的那些显而易见的优点一样令我莫名其妙爱不释手。……我爱你,因为我仰慕你,为你倾倒。P12

如果我们因为受一个人的感动而决定爱他,当我们把这样的感情回报称为“爱情”时,那恐怕是自欺欺人。那不是真挚的爱情,却更接近于“同情”或“怜悯”,可能源于我们不想辜负对方的爱,希望对得住他对我们的好,为了善待对方。P13

感动之爱,在于对方值得我们去爱;心动之爱,从不问对方值得不值得。感动之爱,是在履行心中的道德、实践自我的良知心动之爱,是在追求一生的梦想、实现自己的圆满。感动之爱,是一种自我牺性,是我对你的付出作出回报;心动之爱,是一种自我成熟,不论你是否为我付出,不论你是否爱我,我的心都因为你而着火,这火燃烧着我前所未有的喜怒哀

乐,即使我为你心痛,我仍然爱你,正是你带我找到了我的心,正是你让我摸到了我也有一个深沉的灵魂,正是你让我的生活不再“无所谓”,因为你成了我最大的“所谓”。若那是感动之爱,当我们辜负了它,我们的精神就此背上了歉意与愧疚;若那是心动之爱,我们不可能违背它,因为它将扯断我们自己的命脉、撕裂我们自己的灵魂。P14

“感动”不能生出爱,它生出义务或责任,“心动”是爱的起源,那是开在心里的花,只要心还在,就会花开不败。P15

“我爱你”这三个字不轻松,因为那是一个凡人对神的求告,是一个渺小者对完美者的倾心,是一个黑暗中的行人对太阳的渴慕,那是一种五体投地的顺服,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交托——我把自己的心,托付给了你;这意味着我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也教给了你让我心碎的秘诀——那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说的话。P15

“我爱你”并不比“你爱我”吃亏,我们从“我爱你”中得到的也并不会比从“你爱我”中得到的少。P21

在“我爱你”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因为对你的爱而得到空前的扩展,它逐渐突破了自己这个身体、这个小小的皮囊,“你”不再是一个外在于我的旁人,你已经是另一个“我”,甚至是一个比“我”自己更重要的“我”。P22

激情是爱情中最感性的一个元素,理解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元素,而践行,是把感性和理性落到实处,化为生活的事实。P23

当他出现的时候,空间会发生凹凸,其他人都只是背景,只有他一个人凸显在背景之外。P24

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搜肠刮肚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喜欢他。P25

丘比特为什么是个小孩?他必须是个小孩,因为小孩更接近“非理智”,所以他射箭的时候,不遵守任何的逻辑与法则,他是贪玩的、率性的,有时他的箭可能仅仅是一场恶作剧。P25

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度,就决定了你爱他的深度。……唯有深知,才有深爱。P26

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在发生——你会越来越懂你自己。当你越来越看清什么使你心动,什么是你的心之所爱,你也就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P27

身体的亲密终究不能消除两个精神世界之间的墙,而理解是灵魂之间唯一的桥梁,它能沟通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存在。P27

当一个人被人懂,当一个人自己懂自己,他就不是孤独的。P28

什么叫作深情?你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爱的就是这样一个他;你了解他最真实的样子,你爱这个真实的他。你见过他最美丽的时候,也见过他最糟糕、最丑陋的时候;你见过他最能干、最得意的时候,也见过他最失落、最狼狈的时候。在他最失落、最狼狈的时候,你还是想拥抱他,还是想吻他,这个才叫作深情。你见过他最光明的样子,也见过他最黑暗的样子,当你见到他最黑暗的样子,你还是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他,并且去爱他,这个才叫作深情。你真的懂他,懂他是个怎样的人,懂他的好与不好,懂他那些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懂

他很不完美,但你还是爱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他,爱他这个真实的不完美的人,这个才是真正的深情。P29

当两个人的精神成长开始不同步,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所思所想都不一样,自然就没话可讲了。P31

如果一个人空有爱心,空有爱意,却从来都没有践行,没有爱的实际行动,那也不是

真正的爱。比如,我经常对你说“我爱你”,我也觉得我真的很爱你,但是我从来不愿意跟你同甘共苦,也从来不愿意为我们的爱情而战斗。当爱情出现挫折的时候,我脑子里经常想的是放弃——放弃这段感情、放弃你。这就是我所说的,空有爱意,却从不践行。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挺多的。

又比如,我经常对你说“我爱你”,我也觉得我真的很爱你,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很多的时间留给你,我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我要学习,要复习考试,要参加聚会,要去实习,要跟领导见个面……是的,我很爱你,但是我从来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你,这也是空有爱意,却从不践行。

还有一种情况,我觉得我很爱你,我是如此地爱你,深刻地爱你,所以我常常情不自禁地说“我爱你”,但是我对你保留了最多的秘密,我对你最不坦诚。这也是空有爱意,却从不践行。

还有一种情况,我说“我爱你”,但是我从不认真听你的倾诉,从不想要深刻地了解你的心事。在我作任何重要决定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有我自己,我很少真正为你着想,很少把你放在我人生计划的重要位置…这也是空有爱意却从不践行。

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可多了,这样的爱也可多了。所以,对于真正的爱情,践行非常重要。你爱我是吧?你要对我好是吧?你要给我幸福是吧?那就说到做到! Just do it!重要的不是说,而是真正有所行动。不是当你说出我爱你这句话的时候,爱情就终结了,我爱你只不过是爱情的开始重要的是接下来你要有爱的行动。爱的行动,是爱的证明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洞。所以真正的爱情,就是你要真正为对方着想,真正给对方时间与关怀,很多时候,他的利益就是比我的利益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P33-34

之前,你是一条河,我是一条河,当我们认识之后,两条河交汇到了一起,从此以后,分不清哪条河是你,哪条河是我,因为我们汇成了一条河,叫做我们。P36

爱情不是你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了,而是他爱了你之后,他才更趋完美了。

爱情就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体系。P39

不管你起点有多高,不管平时大家是不是都觉得你是特别好看的男神女神,你在恋爱中都会自卑的,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为什么呢?因为当他是个神,而你是个人的时候,人面对神,只能是自卑的,你只能跪求,只能崇拜,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了。P47

如果你爱的是钢,发自内心地爱钢,而你了解到他是一块铁,那么请你放过这块铁,不要用你所谓的“爱”强行把这块铁锻造成你理想中的钢,他没有这个义务,也许也根本没有这个天性和意愿去成为你想要的钢。如果你爱的是钢,而他是块铁,请你放过他,请你继续去寻找、等待、追求你的那块钢,而让这块铁安安静静地等待那个真正爱他的人,那个发自内心珍惜和善待这块铁的人。P50

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P51

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一个椭圆,它有两个圆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们会为对方着想,而且不知从自己的角度为对方着想,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P51

汹涌澎湃的激情说明不了两个人感情深,倒有可能反衬出感情浅。因为只有感情浅的时候,才需要用外在形式的剧烈夸张来弥补两个人灵魂交错的深度。P53

默契就是心意相通,精神共振,融为一体,就是两个人永远在一个频道上,在精神上无缝对接。这才是默契,而默契才是最深的激情。……每个人都渴望激情燃烧,那是一种生命能量的绽放。如果你们在对方身上找不到激情,那就只能到别处去寻找激情。所以会有很多“小三”冒出来了,因为他填补了人对于激情的需要。当然,“小三”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赌博,可能是酗酒,可能是狂热的工作,可能是各种各样近乎痴迷的爱好。人不能没有激情,只能转变激情的对象。P54-55

男女间纯洁的友情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你们在精神上是相互信赖、彼此欣赏的,但是你们在肉体上、欲望上互相绝缘,互不感兴趣,这种事情在你们看来想想就可怕,完全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男女之情的干扰,你们自然会变成纯洁的友情。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们在精神上是相互理解的,达到了非常亲密的程度,同时其中一方对另外一方是有想法的,只是另方对此无感。换言之,A对B有想法,B对A无感。当A知道B对自己没有想法之后,他真正理解和尊重B的心意,于是他决定放下自己内心的情愫,从此以友情之道与其相处。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做好朋友的。所以我说,纯洁的友情对双方的人格要求很高。就是我喜欢你,向你表白了,可你不喜欢我,而我也理解你是真心不喜欢我,好,那我尊重你的意愿,我放下这个念头,从此就把你当好朋友,一切都以朋友的方式与你相处,无论说话做事,还是内心想法,都绝不过界。这个时候也可以达到真正纯洁的友情。P57

要保持爱情长久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尽可能保持你们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如果你的发展跟他的发展不一样,你们要多沟通,多交流。两个人的距离不是突然间变大,请你拉他一把,帮助他成长,并跟他一起成长,这才叫做身体力行去爱他。不要让你自己离他太远,不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爱情就是心灵的结合,心要是走远了,爱情就散了,就淡了。P59

你要不断地发现他身上美好的东西,新的美好的东西,然后你就会一次次地爱上不同的他,一次次地爱上同一个人。P59

真正的爱情,是不会太在意面子的。P61

还有一种苦,叫灵魂之苦,或许你衣食无忧、无病无灾,但是你莫名感到孤独和虚无,这种茫然与压抑说不清道不明,空洞抽象却如影随形。物质之苦与精神之苦往往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因,而灵魂之苦最大的苦正在于其原因不明,因为原因不明,所以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改变。P69

很多年前,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跟我说,他高中时常常翘掉晚自习,然后翻墙出去打游戏。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晚自习让我感觉很压抑很不自由。”我又问:“那打游戏自由吗?”他说:“其实也不怎么自由。”我就说:“那什么让你感觉自由呢?”他说:“其实晚自习也觉得不自由,打游戏还是觉得不自由,自由就在于从晚自习逃去游戏机房的那段路上。”这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他的“自由”只是“在路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那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由”,其实只是从一种不自由过渡到另一种不自由之间的那个短暂的间歇、那个可怜的喘息。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更像是两次监禁之间的一次短时间的放风,只是对某种“不自由”的逃避和对抗。但是逃避和对抗任何一样东西都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逃避”和“对抗”这两件事就意味着强烈的不安、焦虑与慌乱。当你像一个逃犯一样逃避或对抗任何一样东西,你的内心都不会有安宁、放松与平和。可恰恰是内心的安宁、放松与平和,才真正通向自由。P71

真正活得自由,不代表你要活得多特别,你可能看起来跟大家活得一样,但是你这样活,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活,也不是因为大家都不这么活。你这样活,是因为你喜欢这样活,因为这就是你发自内心想要的生活。……心安处即故乡。P73

“我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无法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P75

选择并担当,这才是自由的全部内涵。P77

自由不是自我放纵的力量,恰恰相反,自由体现的是一种自我节制的力量。P78

我觉得“老”是一个生理的阶段,但成熟与否是一个心理的状态。“老”属于现象界,“成熟”属于精神界,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维度,位列两个不同的界面。P81

衰指的是人由内而外的一种腐坏,一种堕落,一种精神气象的浑浊。P81

唯有成长,才能够抵御住变老的那种向下的力量。你会慢慢地活成一束光,谁若接近你,就是接近光。P82

精神的成熟者,他对外表现出来的不是老,而是一种内部世界的和谐,对任何事都很从容,心灵总是很清明,胸襟总是很坦荡,这才是真正的精神成熟的人。P82

人格上的大师可以被称为“人类灵魂之光”。因为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人类的灵魂寻找出路,他们对世界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贡献,他们唯一的贡献就是带着人类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界面,看见更高的层次。P85

一般的人才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介入感,涉足这个时代;天才是自由的,可介入,可不介入,随心所欲;而超一流的天才,不介入时代,因为他们千秋万代。P86

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互相欣赏;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是知己。P87

技艺类的大师是在“术”的意义上造诣精深,而人格的大师是在“道”的意义上影响深远。P87

大多数技艺上特别厉害的“一代宗师”,会由术入道,本来是在磨练某一种才华,练着练着,竟然修出了一片诚意。一开始可能是对自己真诚,之后开始对他人真诚,随着不断地修养、修行,最后对天地真诚,对宇宙万物真诚,这就是如入化境。P90

“心诚则灵”,请你在这个词中间划上一个等号,意思就是,“心存一片诚意”等于“唤醒了自身的灵气”。当你心怀诚意的时候,你的灵性、灵气会瞬间爆发。所以你会发现,心诚之人的直觉力会特别好,感觉会特别敏锐。因为当你很真诚的时候,心里面就特别干净,而“静极光通达”,静到极点,光明便会通达。P91

一个一流的大学关注的可能是学生才能的卓越,但是,超一流的大学关注的是学生灵魂的卓越。P93一所超一流的大学是不是超一流的,往往要通过一些无法排名的东西来衡量。这取决于这所大学是不是在尽心尽力培养一些美丽心灵,是不是在尽心尽力塑造一些堂堂真正的人,是不是在尽心尽力培养一些社会的良知,是不是在尽心尽力培养一些至真至诚且身体力行的人。P93

真正与名利保持距离,是指你身处名利场中,你的内心却还能保持清醒,你站得比名利更高,不轻易受其干扰,这才是真正的跟名利保持距离。P94

尽心尽力,不是说你要对这件事情本身作出多大的牺牲,而是意味着既然你要花时间做这件事,就不要辜负了这些时间,也不要辜负了度过这段时间的那个你。P95

知识分子当是社会的良知。P95为什么知识分子要成为社会的良知?是因为有些人没有那么幸运,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社会的良心,把我们的幸运与他们分享,让我们的幸运也能成为他们的幸运,让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成功也能给他们带去幸运。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你要活成一束光。P96

不要害怕牺牲,因为能够付出才足以证明你很强大,能够奉献才足以证明你是那么富有,只有强大的人才有力量去“付出”。P97

你会做,但你不必做,算你有本事。如果你根本不会做,那就是无能,有什么好骄傲的呢?P98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红楼梦》第八回

大学之为大学,首先就要对人心内在光明的良知与德性有所自觉,有所弘扬。然后还应该致力于去启蒙和更新民众的精神气象。“在亲民”,就是你的存在应当给你身边的人带去光明,带去力量,而不是使人因为你而感到崩遗。凡是接近你的人,因为认识了你,他觉得生活更可爱了。最后,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致力于将“至善”作为自已一生的追求。因为至善永不可达,所以重要的不是达到“至善”这个结果,而是在追求至善的路上,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化、自我超越的过程。P99-100

我们在大学里,学的不光是知识与技能,还有如何修养自己的人格,如何拓宽自己的心

量,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胸襟气度的“大人”。什么叫“心量”?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容量,

你要拓宽心灵的容量,让它容得下更多人,容得下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这意味着,要容得下那些你看不上的人,也容得下那些比你更优秀的人。后者其实挺难做到的,我们有时候不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因为他很好,比我好,这让人很生气。所以要拓宽自己的心量,让自己更大度豁达;要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尽可能越活越接近于天下之至真至诚,这样才能养出传说中的“人格魅力”。所以进大学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学习知识技能,有朝一日,你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土,某个才能卓越的专家;第二个任务,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活得更大、更宽广、更赤诚,这样的话,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健全、更强大的人,你能够活出一个最圆满的你。P100-101

“大学”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P101

“人生就是一种修行”。什么叫修行呢?所谓“修行”就是在行动当中修正你自己——你觉得不对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你把他修正,就这叫修行,这就是“修己之心”。P102

这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是你深感惊喜;第二件是你使人惊喜。P103

你要改变全人类,先改变你自己呀。然后把你的爱由近及远地传出去,不知不觉你就会改变很多人,或许会改变全人类也未可知。其实我们活着就要做一个点灯的人,你点亮了这个人的一盏灯,而这个人可能就是下一个圣雄甘地,他可能就会点亮一片星空,点亮全人类。所以不要小看你身边每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对他好一点。P104

有用的东西能帮助你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能使你们终身快乐。P105

我们所说的“有用和无用”的“用”通常是指一种实用性,一种功利之用——它要么能带来衣食住行的生活便利,要么能带给你物质的利益。所以,很多被我们称为“无用”的东,并不是真的没有价值,而只是说它没有功利之用,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名利上的好处。但这些不实用的东西,自有它超功利之用的价值与可贵。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是我们活这一场人生的目的。P106

正是这些在经济学上“无用”的东西,这些不具有实用性的东西,让你看到了自己的真挚与温柔。有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物质的美好,无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一个美好的自己。P107

心明眼亮”——你的眼睛其实是你心灵的窗口,所以当你的眼睛通过照明的光“I see”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你的心被点亮了,你的思想也被点亮了。P116

为什么丘比特射箭的时候要蒙上眼睛?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是个盲人?为什么阿炳是个瞎子?《小王子》告诉了我们原因:只有心灵才能够洞察一切,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他们必须蒙上眼睛,他们必须看不见,因为,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你能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P118

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不只是一颗可以烧饭的火种,而是光明,这种光明不只是视觉上的光明,更是精神上的光明。P120

西方文化将目光与思想指向人心以外的这个大千世界,向外求索,追问世界的根源,追问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则怎样的属性。而东方文化将它的目光与思想转向了人心以内的那一片精神世界,它向内求索。西方文化看世界,看天空,看土地,看高山和大海;东方文化看自己,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本色与天性,看悲欢离合中人心如何受困与解脱。我曾经读到过一句有趣的话,说人为什么会睁眼与闭眼?人睁眼是为了看这个世界,而人闭眼是为了看自己。东方文化追问世界的方式、追问存在的途径,不是问天问地,而是扪心自问,所以我们长久生活于其中的东方文化,格外注重反躬自省,格外注重明心见性。P124

以何眼观世界,就观到何种世界。一个人的心眼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双眼;一个人的境界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眼界。P127

如果你知道你是个苹果,那么让自己变甜,就是对自己好,而让自己变酸就是对自己不好,变酸是柠檬对自己好的方式。所以对你好的,不一定是对我好,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适用于所有人的“自爱”标准。P132所以,你只有找到你是谁,才能够知道你要干什么,你将往何处去,才能知道你人生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P129

其实人的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学的任何一门学问、遇见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敌人,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P130

唯真知才有真爱”,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你怎么知道你爱的是谁?你怎么知道如何去爱他?其实他是一只鸟,但你爱的是鱼,你对他的爱就是把他放到水里叫他去游泳,这样的“爱”怎么可能美好?所以,没有真知的“爱”最终会变成伤害。P131

我们之所以走这条路,并不是因为那是我想要的路,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所以就走了一条很多人走过的路。P133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努力地不活在社会的边缘,却渐渐地活在了自我的边缘,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P134

那么当你真正明白自己会犯错和自己的脆弱,你自然而然就会对他人犯错误和他人的脆弱有了一份理解与体谅,这就是以平常心待人,这就叫做博爱。如果你能原谅你自己,那就用这种态度去原谅另一个我,另一个平常人,另一个平常人犯得一个平常的错,这就叫包容,这就叫博爱。P137

心安理得。“心安”指的是合你自己的这颗心,而“理得”指的是符合大众的常理。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幸运儿。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趣味和他个人的爱好是相统一的,他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他的志趣是相统一的。很多时候,有意思的事没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却没意思,当时当good遇上了right,就意味着你做了一件对你自己来说很有意思,同时对大众来说有很有意义的事情,里外都好。这种人往往活得相当舒畅,就像太阳神一样,他在追求他的理想,同时又得到了普罗大众的认同,太幸运了。P143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多数人的一团印象,是少数几个人的一个烙印。P148

看世界是重要的,但是探索自己也是重要的,所以向内向外都要有了解,然后尽力保持平衡,行走中道。P152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就体现在看似非此即彼、必须走极端的情况下,你能否挖掘出第三条路,在两个强势的极端之间寻到一条若隐若现的中道。真正的智商高下就应该体现在这种时候,不是吗?其实极端都是片面的,不片面就不成其为极端。而走极端其实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走中道才叫真的难!P154

真正最难的,是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入世地做事,出世的处世。P155

我希望我们在经历教育的重要雕琢、文明的不断驯化,最终成为一块美石之后,也不要丧失自己与生俱来的野性血性,不要丧失那与生俱来的纯真率性,不要丧失我们的本色与真性情。就像美石和顽石,雕琢与天真,要保持平衡。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读了几年书之后,知道了“文化人”是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了。P156

我说的“顽石”是指,多年的文化熏陶并没有改变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性,没有遮住他的一身侠骨。P157

聪明指的是智商,糊涂指的是胸怀。糊涂在这里不是指智商不高,而是指不计较。P157

真正对一个人好就要对她好的看不出来;要对他好的让他没有心理负担,不必心心念念总惦记着要回报你;要对他好到他还能和你平等相处,不会感到自惭形秽。对你有所亏欠。所以一个有胸怀的聪明人,他会使他的聪明才智化作各种奇思妙想,来使他宽厚的胸怀变得更宽厚,使他善意的传达变得更得法。p158

小的浅的是第一种——觉察,大的深的是第二种——觉悟。所谓觉察就是:我感觉到了,意识到了,注意到了。p159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很厉害:第一种人,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热情;第二种人,对于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冷酷。p162

光明和黑暗,沉和浮,虽然此消彼长,但大致成都却相当,总体上往往是对称的。p166

我觉得“自我”的结构就像肥瘦分层的五花肉,也像从远到近几个相互平行的同心圆。首先,最外层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当中的“我”,决定了在众人的眼中,我是个怎样的我--可能是落落大方,风度翩翩的;往里走一点,进入了家庭生活,那么家庭关系中的我,只能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眼睛里,我是个怎样的我--可能是沉默寡言、不爱理人的;再往里走一点,慢慢的,我们有了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妻子、丈夫、孩子,有了亲密关系,那么在亲密关系当中的我,决定了在最亲密的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我,可能是有点霸道、脾气急躁的。在不同的关系层面上,我们可能展露的是全然相反的面目,是完全不同的我。p168

"富有"指的是拥有很多的物质资源,而“高贵”指的是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灵魂。p169

"器"指的是一个人有什么才能本事,有什么用处。“识”,指的是知识与眼界。p173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当你真正找到你自己,活成你自己,如你所是,你根本就不需要去跟别人争。只有当大家都是猴子,都要爬树的时候,才会出现竞争,而你发现自己是条鱼,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游泳,根本不需要去加入爬树的竞争行列。只有当大家都要做苹果,都要比甜的时候,才有了竞争。如果你发现你是一颗盐,那你好好咸着就是了,不必去变甜,所以“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搞清楚你自己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然后做你自己,走你的路,不需要去争去抢。因为别人只能“成为他自己”,只有你能成为你,所以在“成为你自己”这件事上,你没有竞争者,没人比得上你。p174

“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坚信的某一套价值观,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献身的生命意义,换言之,就是他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的回答。一旦精神找到了这样的目标,自然而然就会化为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一套行为规范。p178

"宗教"与“信仰”不同,宗教是很多人抱有同一个价值观,同时这个价值观衍生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外部建制,比如组织形式、仪式、行为准则、符号系统、理论体系、话语系统、活动场所等,人们尊重并且自愿遵守这些戒律与要求。换言之,信仰是宗教的精神内核,所有的宗教必然根植于某一种信仰,但宗教不只是信仰,它在信仰之外还有一套外部建制。p179

真正的“拜金者”,那些以“金钱”为信仰的人,一定很节俭、很刻苦,一定是“守财奴”。他们的乐趣不在消费,只在敛财;他们不舍得用钱换购物质享受,因为钱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金碧的光芒就是他们认为最美的辉煌。我们现在所谓的“拜金主义者”实际上并不真正尊敬金钱,只是把金钱当成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手段,利用它来得到其他东西。p183

中国人相信“心可转万物”,“修心”便可使人化此岸为彼岸,在此岸实现彼岸,因此我们致力于人内在的自我修养。……所以,中国人的信仰力量,不借助神的力量、鬼的力量,或者圣人的力量,唯一借助的是自我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个人修为的不断提高,由此滋养并激发自我内在的“心灵力量”。p187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就懂得怡心以补运,宽心你安生,“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p188

我们中国人欣赏和敬仰的,素来不是无可挑剔的完美者--某些不惧人性的“非凡人”,而是能以彼岸的洒脱心态经营此岸生活的“平凡人”,是能“入世的做事,出世的处世”的“厚德之人”,是能“尽人事而听天命”的“逍遥之人”。p190

威胁到中国文化的从来不是外来文化,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并不是对立的,相反,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尽管异国文化与我们中国本土的哲学信仰、传统精神不尽相同。但是这样的差异不存在针锋相对的矛盾,而是取长补短的多元,就像西医的精准与中医的达观,就像科学的理智与信仰的神秘,正是他们的差异造就了文化的精彩和无限的灵感。p191

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底蕴,美不胜收。若不倍加珍爱,若不相沿成习,那就真的是暴殄天物,真是一种辜负了。对一种文化的不理解,必然会导致对这种文化的歪曲,中国文化所遭受的最致命的伤害,从来不是来自他国之人,而往往是来自国人自己无知的歪曲。p192

我并不是说,我的这些成长心得,它本身是多么正确,你应该引用过去,从此成为你生活当中的一个指导。我从来都没有那么自大,觉得自己可以做大家的导师,绝对不是这样。我说的成长的心得,指的是在生活中曾经有那么一些话,感动过我,点亮过我,改变过我,而且现在还在影响着我。可能对你来说,它不一定适用,但因为那是我切身感受到的,所以我很愿意跟你们分享,说不定一不小心,会对你有所启发,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p195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p196

“过去”就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现在。那什么叫做未来?“未来”其实就是当下的延续、现在的延伸。所以在时间概念上,我们上了一个当,其实根本就没有“过去”,过去是已经完成了的现在;其实也没有“未来”,未来就是现在的继续。所以为什么现在佛比过去佛更大,那是因为你的过去是由你曾经的那个“现在”决定的,为什么未来佛也没有现在佛大,因为你的未来也是由你当下的这个“现在”决定的。p197

所以当你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其实就是在过好你的人生。p197

所以当你好好地、真诚地、用心地活出你的现在,当这个现在完成了,当它变成了你下一刻的过去,那么,你就已经等于善待了你的过去,而且你也善待了将由这个现在延展出去的那个未来。

所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从读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要把我的生命活成一个礼物,活成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

我跟大家分享这些,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未来。就好像你的今天都要为未来作出牺牲,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作打算,作准备,作计划。今天那么重要,却似乎一直是最被你忽略的,你的关注点永远都放在你的未来。但是,在座的诸位有没有考虑过,什么叫作未来?永远不来的,才叫未来

最实实在在的,最真真切切的,是当下。然后你选择牺牲这个真实的现在,牺牲“现在”这个最真实的一分一秒,去为那个虚无缥缈、永远不来的未来作打算,这真的非常划不来。而且事实上,你的那个虚无缈、永远不来的未来,恰恰是由你这个最真实的当下所决定的。P198

很多时候,命运让我很忙。很多朋友在忙的时候会比较焦虑,我不大焦虑的。我就觉得所谓的忙,就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其实,当你真的很忙的时候,你哪有时间去抱怨,你应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所以不要留时间去抱怨。当命运让我很忙的时候,我就好好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做。当命运让我变得很闲的时候,我就做点不那么讲效率的事情,比如花几个小时抄一本书。P200

实际上,不管你活成什么样,不管你多优秀,多完美,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对吧?哪怕你很糟糕,也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哪怕你完美到像耶稣、苏格拉底那样,不照样被人害死了吗?

所以请你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像不像你自己,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

那么结论是什么?当你活成你自己,当你活成真实的你也还是有人喜欢你,也还是有人不喜欢你,但是,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一个人喜欢他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美好的事情。当你喜欢你自己的时候,你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散发出一种自由。P202

真正的正能量是什么呢?那就是你活成了一个光源,你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你不需要刻意跟别人说什么,当你活成一束光的时候,他要是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温暖到他;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照亮了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相互欣赏;也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成为知已好友。我希望大家明白我这句话的潜台词——你想要什么样的好朋友,你就得先活成什么样的人。因为当你变成了怎样的人,你才会吸引来怎样的人。P205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也许不那么喜欢,但是你必须要花时间做。好,既然你不得不花时间做,那你为什么不把它尽可能做到精彩,尽可能做到好玩,尽可能做到不辜负这件事本身,不辜负你必须要花费的时间,还让它给你带来很多的营养呢?P207

对大家来说都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你能把它做得那么愉快,你能把它做成一个精品,你能把它做得那么完整,你能把它做到那么享受,这才叫真正的个性。

你长了一颗非常别致的心,你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看世界的眼光,所有让人觉得很乏味的事情,到你这里就变得趣味横生,这才叫真正的酷,这才值得尝试,这才是智慧啊!P208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爱情》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