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也可以走进课堂

       现在的中小学的校园中,都会有“请讲普通话”这样的标语,学生使用标准的语言便于沟通和学习,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连自己的乡音都不会说,那就是太遗憾了,太可惜了。乡音和方言土,但是却有泥土的芳香,也有文化的味道。中国之根的陕西省的陕西话,更是如此。

       陕西话,也叫关中话,主要是陕西东府渭南、西安、西府宝鸡和铜川以及延安南部的人群使用的语言。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虽然我们有的人天天在说,但是却不知道陕西话蕴含其中的文化和文雅。

       学校低段晨诵学生常背诵的一首诗,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写的《六月二十日望湖楼醉后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写的就是夏季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其实,这种景象学生就见过,就是西安夏天酷暑难耐时下的大白雨,雨势大,有时还伴有雷电大风,骤时又晴。当我把这个告诉学生,学生一下就明白了,他们经历过,看见过,此时他们也有了和诗人一样的情感体验,更能明白诗情和诗境。

        六下第一课《两小儿辩日》中有一句“及其中午如探汤”,“汤”字课文下有注释,热水。现代汉语中,汤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喝的菜汤或者肉汤一类的。如何将古今字义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呢?还得靠陕西话。渭南合阳一带农村,仍然把喝热水叫做喝汤。学生知道了这个语言习惯后,就能记住“汤”字的意思,更能感受到陕西话的文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西府宝鸡人把猪叫“彘”,彘在《鸿门宴》中曾出现“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一文《傣家竹楼》,讲的就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建筑形式,看见此“楼”我也想起了彼“楼”,学生中有一人家在汉城街办楼阁台村,这个村名,乍一看很普通,再一思考,原来是古代四种建筑形式“亭台楼阁”中的三种组构成了村名,这个村目前还有夯土遗迹。学生听了,面露惊奇,原来我们陕西话说的地名也是古代的建筑遗迹啊。

        小时候,只听大人叫北郊一个村名为“改崽儿(音)”,一直不能明白期中的道理,后来知道了村名“李家街”,和陕西话和四川话把街都读作“该(音)”后,才明白了改崽儿(音)叫法的原因。

       现在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很多成年人都遗忘了很多小时候听到纯正方言,有时候虽然也说,但是已是“半普半陕”,陕西话中原有文雅词汇也在慢慢遗失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遇到“聒”、“倩”等这些古文中字词,想想陕西话,必定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儿童与语言的距离,拉近中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陕西话如此,其他方言也是如此,如闽南语把读书叫“读册”,这不就是我们祖先在纸还没有发明时的叫法么!多么亲切,多么有历史感,多么有岁月的味道。

       所以,别只顾着说普通话,忙着给孩子教普通话,也要孩子会说方言,说乡音,不仅是因为方言有文化,更因为普通话其实也就是官方的方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言也可以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