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给阅历做加法,给心灵做减法

推荐编辑:水亦宽

英国诗人奥登说这是一个焦虑的年代,一切都令人困惑。他在诗歌《焦虑的年代》写到:

我们喋喋不休,说东道西,

却仍旧孤独,活着却孤独,

归宿——在哪里?

《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是由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著写,完成该书时已年过花甲。这是一位耳顺之年对社会有着深厚阅历的长者给予咱们这些后辈人的一些引导。从他的感悟里,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少问题,引发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生命是复杂的,而生命的复杂并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在于矛盾:生与死的矛盾,自由与服从的矛盾,依赖与独立的矛盾,快乐与痛苦的矛盾……几乎生命中的所有问题都充满矛盾,没有完全一致的答案。我们对问题思考得越深入,越会感觉到它们的矛盾。在矛盾中我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常常会有强烈的不确定感,并为此深感焦虑。

我们从出生开始便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工作,社交,结婚,育儿……每进入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新问题新矛盾就如雨后春笋,令人无所适从。学生时代会因为成绩而焦虑,考差了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考好了会害怕下一回的滑落;工作阶段会因项目的预期目标与资源优先级的博弈而陷入焦躁;社交中对于忠言逆耳和善意谎言的分寸感的拿捏平衡使得压力伴随而至;幼儿教育时关于培养自主习惯与鸡娃式学习安排的冲突而陷入深思。矛盾多了,有时会产生畏难情绪或难以抉择的困顿。

有时我们解决不了,就会尝试去把矛盾如物件那样压箱底般埋藏心底。刚开始时会不断怀念儿时的单纯与快乐,感喟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渐渐地,发现逃避或者短暂性的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并不会让矛盾的压迫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于是乎,恐惧便悄然而至。

压抑多了久了,我们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紧张,易怒,甚至变得焦躁,不断质疑自己,最终变成否定自己。

要淡化矛盾,首先要接纳矛盾,承认自己内心的矛盾,焦虑、无助、自卑和痛苦的情绪,这些都是成长中伴随的。

曾经在微博遇到一段文字,给混沌的脑袋犹如抹进了一点风油精,瞬感心旷神怡。大概的意思是人生繁杂,要学会和自己和解,首先要学会喜欢自己,只有自己先喜欢自己,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要活得化繁为简

人生不必雷同,千篇一律的解决方式或是教育方式容易扼杀个性的发展。一是发现潜在的天赋和兴趣点,给予发掘,支持发挥和持续发展。如朋友对舞蹈有着深深的着迷,认为女孩子学习舞蹈对形体的优雅挺拔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于是乎在适龄阶段把女儿送去舞蹈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可是女儿心不在此,她喜欢学习相声和小品,对于练基本功极其厌恶并因舒展筋骨带来的疼痛感到深深的恐惧,让朋友的内心陷入天人交战,是坚持自己的意愿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最终她以女儿为先,改去学习相声和小品。

学习容易学好难,但女孩因为兴趣所在,不断征服一个又一个荆棘点,痛并快乐着。待女孩学成登台演出,她在台下看到女儿身姿提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舌如簧,心中甚是感慨。女儿最终还是达成她心中所期盼的优美形态,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并且展现出更丰富的层次,带来了除形态的收获以外更难得的东西——自信。她在做着热爱的事情时,自信满满,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二是有欲望,但不贪婪,不盲目追求面面俱到,不必成为全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何让有效时间和精力达到边际效用最大化才是我们最亟需关注的,抓住一个或少量领域进行深耕学习,把纵向知识面学深学透,比流于表面泛泛而谈而来得有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参悟到做成几件事比尽可能多接触各种“好”事来得更有意义。

心态调整好了,继而就需要迎难而上,开始攻克一个又一个矛盾点,过五关斩六将,给自己的心灵做减法的同时,在行动上给予人生经历做加法,在适当的取舍中获得深度,获得豁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给阅历做加法,给心灵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