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记忆10:果山往事

        对于从小在果山长大的我来说, 苹果,带给我数不清的回忆。

        家乡苹果最早种植,是1921年李工生先生从山东引进的; 而最早大面积种植,则是1956年在寺河山上建起的园艺场开始的。

        当时的寺河山是一座荒山,偏僻荒凉,道路不通,人烟稀少,还有野兽出没。那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寺河山,人如燕,春来秋去冬不见。”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园艺场招来一批批工人,开始了荒山建场。

        1956年第一批进场的是从林场抽调的十多名工人,带领他们的是场里第一任领导和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技术员林伯。他们肩挑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来到这座荒山,安下家来。我的父亲是场里第二批工人,母亲是场里招收的第一批女工(仅招了5人)。

        起初园艺场工人只分布在东村、西村、红房村、土坡、柏村等几个村,后来周围几个自然村并入园艺场,规模扩大。

        建场之初,条件十分艰苦。场里的职工住的都是窑洞或简陋的草棚,遇到下雨天,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开始一块一块开垦荒地,挖坑种树。

        当时,没有通向山外的大路,树苗是工人们踩着杂草丛生的山中小径,一捆梱从山下背上去的。那时,山里野草丛生,不时有野兽出没,母亲常常回忆起有一次她和几位阿姨上山,天黑才走到山脚下,只好在一户农家借宿一晚,第二天上山赶往场里,路上还曾听到狼叫,吓得瑟瑟发抖。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父辈们克服种种困难,一点点改变着这座荒山!父母和场里的叔叔阿姨们劳动强度很大,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大雨天,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挖坑、种树、除草、打药、施肥……

        这些活干起来,哪一项都不轻松。比如浇树,是从沟底的潭水中,用扁担一担担挑上来送到地里; 打药时,需要背着沉重的打药机穿行在一棵棵树、一块块地之间; 卸苹果时,一篓篓苹果得用肩膀扛回来。

        果树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科学知识和技术指导。场里的技术员林伯负责此项工作,对果树种植做了科学合理的指导。

      林伯叫林秉厚,是我父亲最崇拜、敬重的人。他是福建宁德人,从浙江农大(今浙大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园艺场工作,从此,情系果树,汗洒果山,为我们家乡的苹果发展事业倾尽一生心血。

        林伯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对果树事业敬业、执着。他克服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的种种困难,细心观察,详细记录,潜心研究,对果树的种植、病虫的防治、果苗的培育、果品的贮藏与加工一直在探索。

        他对苹果的品种不断改良。从最初的国光、青香蕉、红香蕉,到后来的新红星、金冠、秦冠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寺河山的苹果品种逐渐增多,色泽艳,口感好,深受好评。

        并且,经林伯的言传身教,父亲和场里的叔叔伯伯们个个都成了种植果树的行家里手。比如每年冬季的剪树工作,这些有经验的工人知道哪些枝条要剪去,哪些枝条该留下,来年的苹果才能又大又甜,产量高。

        当然,剪树的活一点都不轻松,大冬天寒风凛冽,整天在地里干活,父亲的手粗糙干裂,常常有伤口。

        我最深刻的记忆还有,晚上常和母亲一起,从坏掉的苹果中剥苹果籽,干到深夜才休息。

        父辈们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不起的成就!果园的面积一天天扩大,苹果的品种和产量一年年增加。荒山坡上栽满了一排排的苹果树,郁郁葱葱,错落有致。春天,花开烂漫,蜂蝶飞舞;到了秋天,果香扑鼻,满山飘香。上世纪七十年代,园艺场的苹果因味道好、产量高,已经远近闻名,并开始销往国外,寺河山声名远扬。

        场里的苹果也为家乡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收益,外贸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苹果外销。那时,苹果全部是装篓运的。每到收苹果的季节,外贸公司就驻扎在场里,从山下招收的很多临时女工负责装苹果。按照苹果大小不同,用黄褐色的纸把一只只苹果包装起来,装进不同的篓里,然后一车车运走。

        我五六岁时,父母住在土坡村一个窑洞里。村里有孩子的职工七八家,家家都住在窑洞里,门口搭个柴棚做饭。坡上有一排瓦房,那是队部,里面住着单身工人和一些知青,还有一个职工食堂。

        队部门前总有堆积如山的苹果篓,我们那些小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捉迷藏,钻进某个篓里让伙伴们找不着。胆大的男孩子们还有一个乐趣,每次马车给地里送农药或农具时,在村外上下坡车行速度缓慢的地段,他们悄悄跳上车子,坐在尾部,直到赶车师傅发现并大声斥责时,才跳下车来。

        久而久之,能迅速跳上马车似乎成为男孩子们“伶俐勇敢”的象征,赶车的大叔很生气,又怕危险,空车回来时索性把车停下来,让孩子们坐一小段路程。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家终于不再住窑洞,搬到场部附近西村的瓦房里。那时,西村有三排瓦房,一排住着五家有孩子的职工,两排住着知青。

        当时,各队都有知青。来自繁华城市的这些年轻人,热情洋溢,精力充沛,虽然以前没吃过苦,但进场后,迅速与工人们融为一体,一同生活,一起劳动,干起活来毫不逊色。并且,他们活泼快乐的天性,给沉寂的大山带来欢声笑语。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知青们后来离场回城后,陆续有带家属的职工搬到西村,后来又盖起一排住房,西村住着十几家人。

        每家都有三四个孩子,村里热闹起来。我们兄妹几人平时在山下爷爷奶奶跟前上学,寒暑假回父母身边。村里其他孩子都在红房村子弟小学上学,大点的哥哥姐姐在淹里村的子弟中学上学。

        小学里人数不多,实行复式教育,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年级单独一个教室,每个年级学生人数从三四个到七八个不等。

        两位老师挺负责任,也深受家长的信赖和孩子的爱戴。有一年春节,我随几位同龄好友去学校看望老师。进了校门,扑入眼帘的是道旁一簇簇鲜艳的花朵,校舍小而精致。老师和学生们聊着天,亲切得如同家人一般。

        场里的孩子们聪慧懂事,不仅学习好,在家里常常是父母的好帮手。那时,场里常常给每个家庭都分有劳动任务,比如锄草,就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因为树枝很低,要弯腰钻到树下,把草清理干净。干活时,树枝不断挂着头发,打在脸上身上。很多孩子帮父母锄过草。杂草太多,有时一晌才能给几棵树除完草。

        那时的生活,平淡中充满乐趣,艰辛中蕴含着希望……

        家乡的苹果发展,以园艺场为起点,八十年代在全县普及开来,场里培育的树苗和懂技术的园艺场工人也起了很大作用。苹果给家乡人带来丰厚的收益,农村家家户户因苹果致富,靠着苹果的收入供孩子上学,改善家庭生活。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家乡的苹果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苹果的知名度,网上订购拓宽了销售渠道,各种苹果相关的产品研发拓展了思路,家乡的苹果品牌越来越引人瞩目。

        2018年4月,首届“苹果花节”活动在寺河山举行,吸引了八方来客,盛况空前,会场就在我小时候帮母亲给苹果树除草的地方,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愿我的家乡更富裕、更美丽!

2021.5.7

( 作者  梅子 )

注:这篇文章2020年发在家乡的公众号,参加"同心杯"征文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岁月记忆10:果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