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礼书”

《史记》有八书。礼书排第一。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史书体裁,后代据此发展成一类专门的“书志体”。因有散失,据史家考证,《史记》有十篇“有录无书”,本篇就是其中之一。看过的人能感觉到其中文笔的差别,也就是说,有些地方不是司马迁写的,是后人添加上去的。所以,我只捡精要记录下来。

礼书开篇太史公说:美德啊,你宰制万物,役使群众,难道是人强力所为的吗?我去过大行衙门(古代主管礼仪的地方),考察了夏商周三代损益的情形,才知道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由来已久啊 。我认为加重的这句话是礼书的基调。这里的“情”,不是简单的指人的感情,应是广义的,指人所处的情境、情景、情绪等等。礼,一般指人的思想要求;仪,指礼的表现形式。所以,一般都把礼仪两字连起来做一个词。太史公把礼仪看的很重,认为是统一海内、万众一心的方法。即:“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 ”

第二段提到了“五色”“八音”。特记录下此常识。“五色”指赤、黄、青、白、黑;“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竹、瓠,即钟镈、磬、埙、鼓、琴瑟、祝敔(yu)、萧和笙。经常说目迷五色,八音齐奏,所以,不可不知也。

太史公说:周朝衰败,礼废乐坏,等级混乱,管仲还娶了三个老婆。循法守正者被人欺负,奢侈显贵的称之荣耀。连子夏也说“出见纷华盛丽而说(悦),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在内心交战,不能自决,何况普通人,渐被环境所浸染,而屈服于世俗啊。孔子曰“必也正名”。

太史公对秦代礼制持赞成态度。他说:“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 ”(太史公的文字,虽是古文,但让人一看就基本明白大意)

到了汉高祖,礼制基本沿用秦代的。而到了孝文帝时,他喜欢道家的清静无为,认为用繁琐的礼仪装饰外表,对治国无意,“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到了孝景帝,晁错认为诸侯专权,建议削藩,致使诸侯反叛,结果,“天子诛错以解难”。事后,“官者养交安禄而已,莫敢复议。”

到了太史公所处的时代,皇帝召集饱学之士定制礼仪,十多年也未成。有人说,因为古代是太平盛世,人民和乐,瑞彩纷呈,他们只好采集当时各地的风俗来制定礼仪。武帝听说后,下诏曰:“盖受命而王,各有所由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根据民众的实际),追俗为制(制度)也。议者咸称太古,百姓何望(盼望)?汉亦一家之事,典法不传,谓子孙何?化(教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

后面的部分不太象史公写的。说礼是一种调养,也能说的通。“故礼者,养也。”说礼确实可以调养人的性情。

“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

后面的观点与现今比较有些出入。总而言之,说礼是根本,是重中之重。摘录一段:“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以上两段不解释,有喜欢的可以去查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