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本书《看见》(六)

大家好,我是小深

这几天和大家分享了《看见》,我曾在这篇文章里写过:这是一本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本书写到了新疆大地震、非典、中国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底层人士、同性恋、家暴、环境保护、个人心理、动物保护、公民参与国家事物的意识、汶川地震、征地问题、探寻真相等时代发展的关注热点,也描写了作者这十年不断明晰,不断推翻,不断重建,不断成长的心理过程和人生经历。很多可能在当下看来很多思想已经不具有前瞻性,但在当时已经超前大部分人的思想啦。

今天分享在书中看到的好句子: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啦。很快,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们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向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性应该是有美感的,过于放纵和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或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阿甘是看见了什么,就走过去,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定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向左闪,向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的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别人的。

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们自由而不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说我不要说我们,你的情感不代表别人的判断。

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他。

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其实谁也没有教给他,但是在意识当中我们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颂一个人,对这个人物有力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信,感情冲动不事祥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人类只是个概念,一代一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

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生活在别处。

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

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不光是简单,不光是家长,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问你的时候你说随便,你已经养成了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的知道你的靶子在哪,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他要低落,乱石穿空,他要拍案。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本书《看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