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充满抱怨,不如表达背后的需要。

与其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停抱怨,不如去看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最近在DP的个案中,我get到了这个点。 看见、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给自己编故事。然后我看见很多我隐藏自己的需要,编织出来的矛盾冲突,一下子都清楚了。 

我大声指责着:你就是自私,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你没看见我睡觉了吗?视频还放那么大的声音?! 我教育你:我要睡觉,对身体好,否则化妆美容都是徒劳,最重要的是作息规律。每天这样的“教导”和“抗争”,都是因为我并不能真实、清晰的表达出“我需要早睡觉”这个事实。 

一起出门的时候,你要迟到了赶时间,拉扯着我一起跟你跑去地铁站。我责怪你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怎么就不能早一点出门,做人做成这样我觉得也无药可救了。其实,我不能看见自己的需要,我没办法表达出来,我想慢慢走,我想慢慢感受我身边的花草树木,想感受一下幼儿园放出来的儿歌,我想慢下来。

当我对各种事情充满了抱怨的时候,有各种理由,各种原因来解释的时候,很多时候还让自己特别有道理,最深处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看见了我的需要。

当你飞速向前奔跑的时候,我觉得这不对,有问题。我说做事情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匆忙的赶时间让我觉得急功近利,疲于奔命。 今天早上我看到了这全都是头脑的故事。我只是避免表达我的需要,我需要休息,我需要安静的时间和自己在一起。 

当我表达自己需要的那一刻, 哪怕只是简答的“我困了,需要睡觉”,这个简单的诉求的时候,都席卷着巨大的情绪上涌,情绪里有委屈、愤怒、内疚…… 当学习了9号模式就是懒,猪栏理想,最爱床,这次刺耳又刻骨的话,我不敢再去表达我想睡觉了。我应该奋进,看见自己的累,却直接把它归结为“懒”。需要还没有表达出来就已经被扼杀了,因为它羞于见人,所以要去绕圈子,你做的不对呀,你这样做没有必要呀,没有意义呀,来寻求间接可能性满足自己。 

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一份对自己的看见,是一份对自己的接纳与慈悲。 在表达自己需要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自己对自己的慈悲,我体验到了世界对我的慈悲。我能允许我自己,拒绝奔跑,回家睡觉。不带抵抗,不带排斥,不带内疚的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问:这不是自私吗?这不是不负责任吗? 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回答说:这是一个阶段。爱满自溢。请允许我先装满自己的爱箱,请允许我先照顾好自己。 我知道这不是借口,这是过程。

当我试着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的时候,我发现简单多了。不需要讲道理了。不需要纠缠抗争,玩儿我对你错的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其充满抱怨,不如表达背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