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故事(二)第一次波粒之争的大幕拉开

光的故事(

物理学发展到17世纪,才算是真正的拨开了迷雾。在那个开宗立派的名字闪闪发光之前,已经有很多拓荒者了。在这个科学的洪荒时代,数学和物理是不分的,他们都是研究上帝为人间制定的规律的人。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将开始学习解析几何的知识。相对于学习平面几何时,我们可以用现实中的场景去理解。解析几何更为抽象,也更为数学化。如果以后进入初中,一定要记住解析几何的感觉,这是进入数学的真正大门的第一步,把现实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然后不用考虑现实中的问题,用纯数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门学科,是一个叫笛卡尔的法国人开创的,所以解析几何用的坐标系,也被称为笛卡尔坐标系。

前面我们知道斯涅尔总结出了折射定律,斯涅尔用了大量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定律,笛卡尔用解析几何的办法,在纯数学的角度推出了折射定律。

笛卡尔对于光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在笛卡尔的假说里,埋下了伏笔,也从此开始了几百年的大争论。

1655年,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在观测放在光束中的小棍子的影子时,首先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据此他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一种流体。

166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物体的颜色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他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中的彩色条纹。

谁也没想到,这是第一次光的波粒战争的导火索。

波义耳的实验助手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实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

胡克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他涉猎广发,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但是他在研究方向太杂,没有专注于某一两个擅长的领域,导致他很少有突破性的研究。而且很多研究方向,已经摸到了突破的边缘,但是没有进一步深入。

在当时,胡克最擅长的是光学和仪器设计。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

他在1665年出版了《显微术》一书,《显微术》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这本书详细描述了他利用显微镜观测所得,细胞一词就是他命名的,这本书为胡克赢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在这本书中,胡克明确的支持了光的波动学说。

然后,胡克命运中天生的克星,一个划破天空的名字开始登上了科学的历史舞台。也让第一次光的波粒之争,开启了大幕。这个名字叫——牛顿。

你可能感兴趣的:(光的故事(二)第一次波粒之争的大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