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来讨论业务,因此想起来十多年前的往事。
想起早晨很早起来赶公交车,辗转半个城市,跟着太阳升起的轨迹第一个来到单位,积极准备一天的工作。想起每一天满脸堆笑面对客户的吵闹,质疑和无理取闹。
有的人真的很难沟通,有的人又总是把自己的情绪迁怒于别人。
但我是温柔如水的男子啊。我才不生气呢!
其实我生过很多次气。我来的时候也对未来的工作展开了想象,我也是抱着国富论和社会心理学走进银行网点的,我也曾仰望星空思索着尼采的箴言。所以,我绝不是来处理客户怨气的。
比如,你违章停车被罚款了,不用非得来银行抓住一个小朋友大发雷霆吧。你和女朋友谈了七年分手了,不用趴在大厅的柜台上骚扰女学生吧。
是啊,我们是服务行业呢。
我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啊。我也一天一天走过来了。不但过来了,还是笑着过来的。
当时领导说我笑得不够开,要咧开嘴,我说我长得太严肃,我的内心已经灿烂如花,无奈脸上看着波澜不惊。领导说这可不行。你对人家好,就要人家知道,你心里如何不重要,对方得知道,不然,白瞎。
于是我努力练习微笑。嗯,让每一个看到我的人,都能感觉到我发自内心的善意。
你看,我那时候多么努力啊。
我还想起来每天晚上都回去很晚。回去了不看电视,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功能机也没多少娱乐,那就看书吧。嗯,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每天蚂蚁搬家一样看完的。
还有很多其他的书,买了一本又一本,床边放的到处都是。走路吃饭躺床上坐公交都在看书。跟你现在看书的样子一样,可能比你现在还努力。
如果遇到一个下雨的周末,不用加班,那就全是读书和写作的世界了。早上起来没有洗脸刷牙吃早餐就去看书了,看到肚子咕咕叫才想起来该出去吃饭。吃完饭回来继续看书,一直看到下一顿饭来临。后面还要继续到午夜时分。如果一天能看完一本书那就高呼万岁!
嗯。所以我的书桌放在了大厅阳台的旁边,等待的就是阳光明媚,也可以阴雨绵绵。光线透过阳台的玻璃一丝一丝飘洒进来,雨声也可以透过玻璃滴答滴答传递进来。它们进来的时候,我就很开心了。
嗯。我还考了很多证呢。虽然这些证现在作用都不大了,但也都是那时候班后熬着夜考出来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走过岁月的脚步那样凝重。当然,如果知道这些证最后也不一定有什么用,是不是干脆换成爱读的书会更好?
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你不可能有上帝视角啊。
原来觉得没什么的事情,后来也会很在意啊,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可能独一无二了,谁知道却又不是呢,是不是?
不过,你看,那时候的我确实很努力吧。
我还想起偶有不想读书的时候,我一个人拿着相机坐着公交车到会展中心转悠,也有很多的路是走过去的。
那时候我用新发的工资买了一个佳能相机,很小很轻便,一边走一边拍。拍下路边走丢的流浪猫,拍下天空中孤独飘过的云,拍下奔跑中满头大汗的人,还有湿地公园大片大片的绿草地。
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摄影师,只是想寄托一下情绪。低头读书和抬头看天,凝神思考和天马行空。一方面对知识如饥似渴,一方面又极度渴望着自由,不管是思想还是身体。
嗯。我的寄托是为了自由。那时候已经开始参加工作,只知道需要按部就班,虽然很反感里面的好多东西。当然又做不到大隐隐于市,所以只好着于痕迹,找一种解脱的方式。
我常想我其实也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也难怪我那么喜欢Beyond的海阔天空了。
我把拍下来的照片去打印店打出来,做成模具收起来,像心动里面的金城武。然后投入到下一周的工作日里。那时候在这个城市没几个朋友,姜教授还在读研究生,我自己坐着公交车,逛遍了这个城市的主要干道。
嗯。当我坐着公交车看窗外的风景时,手里通常有一本书,或一个相机。
你看,我其实有时间的时候,不但努力,而且很有范的。
不过那时候我毕竟还太年轻,好些事还不懂得。读书只为了心里愉悦,拍照只为了寄托灵魂。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人情世故,所以我后来的路,很平凡。
不够绚烂,泯然众人。
就是这个城市里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而且现在回头来看,看过的好多书,也都忘记了。你问我,这本书好看么?我说,好看。嗯,但是看的时候确实觉得好看,如今却只记得好看,不知道具体怎么好看了。
今天在想,如果我把当年读过的每本书的要点都铭刻在心里,然后勤加实践,是不是现在也成了一代高手?
然而毕竟不是。我本身也不是那样严苛的人,后来的生活里也有了太多具体的事件。那些不受干扰可以自由读书一整天的日子,早就远去了。下一次,估计要到履行完我的责任才可以了。
那些年的感悟就让它随着时间远去吧。
毕竟,时间也那么久远了。再深刻的领悟,也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