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 用“阅读”思考 ——评成都钟老师的《活了100万次的猫》一课

                                                                                               

      数字时代离不开“数据”,科学研究用数据说话,观课研课也能用“数据”说话吗?做一次大胆地尝试,观看了成都钟老师的绘本阅读指导课《活了100万次的猫》,从中记录下了一些数据,从数据上发现学与教之间的微妙距离,从数据中感受阅读的意义,从数据里探秘教学的内涵。

                          15与25                                                                                                     

    一节40分钟的课,从阅读指导课的全程时间分配上,我做了个粗略的计算:学生三次小组合作用时加上十二位被提问到的学生回答用时,再加上利用反馈器进行的二次选择用时,学生在本堂课中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左右;老师讲述、提问、引导、参与小组活动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教学总用时为25分钟左右。课堂学习中呈现出丰富的学习样态:小组合作、个人思考与表达、完成学习单、板书等;而相比之下,教师的“教”的形态就比较单一了,基本以口述式的问答、引导、评价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这两个数据中,会产生这样的思考:1.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有了如此丰富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学的时间却大大不如教师教的时间?2.这样的绘本阅读指导课指向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仅仅15分钟学习活动能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吗?3.教师25分钟的不停讲述,让学生从该绘本的阅读训练中学到了什么呢?

      课堂上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是教师,设计的背后藏着就是教师的思想,所谓思想指导行动。在第一次3分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让学生给绘本的主人公虎斑猫的一生分阶段,并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很明显此环节的用意是让阅读过的学生对故事进行一个整体感知,并训练学生的概括力。但是,在发现小组之间反馈的内容有异同的时候,教师仅仅只是提取了第三个阶段“爱上白猫”是不是虎斑猫一生重要的一个阶段,让学生进行判断与选择,同时作为她教学下一环节的推进。学生在小组学习之后产生了对文本内容不同的意见或看法,这是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发挥儿童阅读故事的独立思考力,让孩子们对虎斑猫一生阶段划分有不同的视角与看法:如两个大阶段,而在第二阶段“做回自己”下又附属了三个小阶段——遇见、相爱、分离。课堂上的“异同”是学生认知差异的表现,更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时机,在异同中学会再次回到文本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异同中聆听伙伴的想法,在异同中对比、归并、整合自己的想法。所以,课堂上学生学习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背后获取的反馈信息,教师要秉持“以训练学生阅读思维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多角度体验与思考。

                   

                        10与0                                                                                 

    课堂上教师的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乐于挑战其间,可以牵引学生从浅层思维走向深度思考,可以让学习能力悄然攀升。本节课中,我做了统计,教师提问次数达到10次左右,其中指令性问题如“你能说出关于这只猫的故事吗?”这样的问题5个左右,引导性问题如“你发现了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这样的问题达4个左右,挑战性的问题如“在你眼中爱是什么?”这样有一定思考力的问题只有1个。当我们反观学生,在课堂统计中我们试图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问”时,却没有看到一个学生提出任何一个阅读之后的问题。“教”10问,“学”0问,这两个数字再次引发教学的思考:1.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定优于学生的问题吗?2.教师的问真的能提升学生的学吗?3.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一个读者都是阅读的思考者,阅读之后的发问难道不是学生“学”的指向吗?

      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的问是有经过精心的设计:第一,问题有一定坡度,慢慢将学生引向文本深处,对文本阅读有了更深入地思考;第二,教师的问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做出自己的思考,在引导中追问,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意识与习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思考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敢思会问的能力,如可以利用抢答器让学生快读快问,可以利用反馈器选择自己欣赏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利用统计的方式统计学生的问题视角,教学生打开思路学会提问.......方法很多,重要是教师是否有意识,让学生的“问”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3与2                                                                                     

      本节课中教师3次用到了反馈器:第一次,让学生选择“爱上白猫”是否是虎斑猫一生最重要的阶段;第二次,让学生完成选择题“失去了爱的人,我还能活下去吗?”第三次,让学生完成选择题“爱很重要,所以让我学会了爱亲人、爱朋友、爱阅读.......”。学生三次的反馈作答统计中,两次均达到全班百分百的选择率。要做出选择,却选择出唯一,这样的选择是否有意义呢?不禁又产生了这样的思考:1.反馈器仅仅是让学生完成“选择”这件事吗?2.反馈器要学生反馈的究竟是什么?3.反馈背后的“学”的意义是什么?

      反馈器的运用在于教师问题的设置与教学目标的指向,反观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浅层次的思维问题,因为绘本中用了大量的图文来描绘虎斑猫与白猫的故事,学生不用动脑就可以知道该内容是文章的重要情节部分;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链接个人情感经验,做出自己阅读的思考,因此才出现了不同选择指向;而第三个问题完全不是问题,反而像老师要通过这本绘本告诉孩子的道理,不言而喻,学生当然认同。课堂上当教师要让学生反馈时,就是要让学生表达自我思考,学生需站在独立思考的角度上,做出自己的判断,问题的开放度、思考度都决定着反馈之后的结果。其实,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用多种选择之法,是可以打开学生多项的阅读思维:第一,角色选择,既然这是一则童话绘本,可以让学生变身,选择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的选择就代表着自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初步认知;第二,阶段选择,可以让学生选择故事主角儿班虎猫的一生哪个阶段,并说明理由;第三,可以让学生跳出绘本故事,当一次作者,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创作这个故事?给儿童几个选项(珍惜  自信  勇气  有爱  其它),让学生自由选择,这就是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绘本,而不聚焦于教师给定的“爱是什么”。总之,选择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选择背后的理由,拥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做一个善思的阅读者。

      信息化课堂会使学生的“学”更加自由、自主、自信,教学中有诸多“数据”在默默翻滚着,它们似乎用言语在诉说着课堂中悄然发生的学习故事。这节阅读课,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教者,请放慢脚步,请放下心中满满的预设,请放下教的姿态,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在阅读中思考的快乐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数据”说话 用“阅读”思考 ——评成都钟老师的《活了100万次的猫》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