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潮剧《状元归乡》这个名字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原来把官方正式名字的《状元归乡》一再错写成了《林大钦归乡》。(见昨日推文)所以有意对比了这两个名字的短长。



说实话,当我写着“林大钦归乡”时,有一种不大好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说这个名字本身不好。可能受着幼年奶奶讲林大钦故事影响的缘故吧。

那时候奶奶说之所以林大钦没那么长命,全在于皇帝的“圣公嘴”,所谓圣公嘴,一个字,就是“准”,“圣公”说出来的话没有不应验的,这就对应到“君无戏言”这句话去了。《乾隆下江南》有个谐音梗,纪晓岚问乾隆“是清河深还是沙河深”,乾隆说“沙河深”,这就谐音了“杀和珅”,后来和珅真的就被杀了。你看,即使是谐音,还是“君无戏言”的。当然这种事是后人根据和珅被杀,反过来编这个谐音梗的。否则,你皇帝再“圣公嘴”,开个炮仗就好了,还有什么八国联军痛扁大清的国耻?

但是我们姑且听民间是怎样说林大钦的,明朝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状元,皇帝赐他游街。皇太妃听说新科状元在游御街,立即令宫娥扶她到临街的“玉凤楼”,想看看新科状元的模样。可惜晚了一步,林大钦刚刚过了“玉凤楼”。皇太妃便命太监追上去传她口谕,令林大钦重新转回,让她看一下。这可急坏了林大钦,因为不朝见皇太妃是要问罪的。但历来状元游街都是有进无退,要是把头掉过去,那会被人家误会是偷看皇太妃,更加失礼。林大钦灵机一动,即把马头勒住,只把乌纱帽倒转过去,两手反剪作揖,头向后仰,动了三下,当作“三叩首”,并说:“新科状元林大钦,向太妃娘娘请安,愿太妃娘娘千秋,千千秋!”说后立刻恢复原状,继续朝前走去。

这位皇太妃也是潮州人,见林大钦如此聪明绝顶,就用潮州话半真半假骂他一句:“短命仔,机灵鬼!”

不仅皇帝是“圣公嘴”,后妃的嘴也“圣”。林大钦被皇太妃这一骂,果然成了“短命仔”。

前面说写着“林大钦归乡”,就有不好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个,很容易谐音联想到“林大钦归仙(天)”(人死才会说归仙),联想到他短命,联想到这个潮汕人的遗憾。

但排除这个因素,我又觉得剧名用《林大钦归乡》似乎更佳。因为状元太多了,尤其戏曲中的状元,只要你足够穷,只要你爱读书,谁还弄不回个状元改变命运?所以“状元”太俗了。

而“林大钦”就不同,潮汕人谁不知道林大钦?而且谁不知道他是状元?所以说《林大钦归乡》不仅一看剧名,就能够知道是谁是何身份,传达的信息量更多。如果单看“状元归乡”,还以为是随便编的一位“林绍”“郭佳”呢。

而且,人做到只提名字而不提头衔却人人皆知,才是真厉害,比如杨振宁需要提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吗?提那些有的没的,倒是因为他尚低微之故,需要借虚名作为沟通的桥梁。在潮汕地区,林大钦三个字,就不用加什么滤镜加持的,这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赞许。

再说,我们常说“告老还乡”,“还乡”似乎也比“归乡”常用。百思不解,去查一下“归乡”的解释,一下子跳出来“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锦夜行”,如果初衷是这个,那“状元归乡”只是显摆而已,这当然不是剧作的本意了。直到看到“归乡”有这个词义:归心向往。

我猜想这里的“乡”是通假“向”了,这个词义倒吻合了剧中情节(我猜),林大钦是得知家乡老母病重,就想着回乡的。但这个词义上的“归乡(向)”是一个大词,用在这里又太庄重了。

实际上,我不仅将《状元归乡》错写成《林大钦归乡》,之前还错多一次。妹妹问我周末有什么安排,我说要去汕头看《林大钦返乡》,那时说的是“返乡”,“林大钦返乡”就没有“林大钦归乡”那种不好的联想了。

【今日五谜】

10071 一卜贻留始梦成(《状元归乡》演员)

10072 文青争执东西湖(《状元归乡》演员)

10073 须此龙袍耀照彪业(《状元归乡》演员)

10074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状元归乡》演员)

10075 一提至圣语滔滔(《状元归乡》演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潮剧《状元归乡》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