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求甚解”

连续七天没上课了,明天开始新一年的课程,九年级课文赶得紧,明天开始上短文两篇,读到《不求甚解》很有收获。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的确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的断章取义常忽略了后半句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不求甚解”。把“不求甚解”解释成读书马虎,囫囵吞枣,是不妥的。

在读书时,弄清字句的解释,当然是必要的。如果连字句也读不通,要领会文章的意思是不可能的,所以陶渊明强调“会意”,就显得很要紧了。陶渊明强调“会意”的读书方法,不是降低了阅读要求,而是提高了阅读要求。因为毕竟“会意”比“识字”更难,“识字”只要下死功夫还可以做到,而“会意”则需要有更多的文化知识与社会阅历。鲁迅就曾说过:“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

清代文人黄图珌在所著《看山阁闲笔》中说读书“宜岸舫,宜雨轩,宜月梧,宜绿荫,宜月窗,宜梅窗,宜风帘,宜水槛,宜松冈,宜兰谷,宜云窝,宜山居,宜江村,宜竹林,宜日中,宜石室,宜竹屋。”所谈读书处都是风雅的所在,又有明清小品文说“书能下酒”,话讲的真是呆痴,但于读书而言,却也真是懂得读书行乐的人,书意解不解的,已经是不重要了。

读书,有的时候不是为了吃透某个问题,而是我感觉很舒服,很爽就行。多读书吧,不求甚解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