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兔兔学院合伙人践行18/30

目标:傲慢心;恩田、敬田播种

今天的觉察又是由小宝引发的。

小宝这两天生病,所以饮食比较清淡,中午给他煮的面条。他不爱吃葱花,所以在做的时候特意把葱花剁的很碎,认为这样就可以和面条混在一起吃掉,然而这张小嘴实在厉害,一丁点的葱花碎屑也能被他吐出来,于是不禁感叹“你这个小孩儿吃点葱花又怎么样呢?”小宝平静的回答“妈妈,我不吃。”无奈的笑笑又叹口气,笑是因为孩子勇敢表达,不吃就说出来,叹气是认为孩子事儿真多。

突然想到我和婆婆,婆婆喜欢吃姜,炒菜都要放姜,而我不爱吃姜,看到姜就会挑出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婆婆炒菜把姜丝变成了姜碎,看不见了,吃到口中就想办法吐出来,心中还不免埋怨婆婆“明知道我不吃姜还要切这么碎。”完全没想过婆婆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和婆婆的行为不是一样的吗?明知道小宝不吃葱,如果是大的葱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然后挑出来,所以我就把葱花切碎,只是想让他感觉不到而吃掉,那婆婆是不是也是如此,认为姜碎就不那样辣就可以吃掉了呢?

我说过不吃姜,我认为婆婆不听我的表达而对她有看法,那我为何明知道小宝不吃葱却不能接受还是想让他吃呢?为什么小宝不吃鸡蛋就完全可以接受从不逼迫他吃鸡蛋呢?或许我认为葱是佐料,做饭炒菜肯定是要放的,不像鸡蛋那样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有想让他逐渐适应的想法。可是什么又是必须的呢?婆婆炒菜放姜,我炒菜不放姜,我炒菜放葱花,同样也有人炒菜不放葱花,炒出来的菜不是同样可以吃吗?

所以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我认为”,“我执”,一直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判,不接纳。

从此不再强迫小宝吃葱花,炒菜可以放,他不吃就帮他挑出来。也要向小宝学习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婆婆姜可以切成丝,例如再次吃到姜碎吐出来就可以,不去评判,或者试着吃下去,也没什么就想早晨和姜粉茶一样。

用接纳的心态去对待他人,自己也会被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28兔兔学院合伙人践行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