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此乃《道德经》第35章原文。

对于这章,傅佩荣老师主要强调了其中的“象”和道的“淡乎其无味”。

在没有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里的“象”应该指的就是“道”,其实不然。傅佩荣老师指出此处的“象”是世间最大的形象,可以包容一切的那种。而“执大象”即“守住最大的形象”。

至于后面那句“淡乎其无味”,则是指“道”的平淡、无色无味。她其实是相对于前面的“乐与饵”来说的。实际上,“道”虽然无色无味,没有音乐那种使人如醉如痴的感觉,也没有美食的勾人心魄,但是,她却是最根本、长久的存在。我们只有安于心境的淡泊,能够抵得住物欲的诱惑,才能保持一颗智慧通达的内心,从而做到持久不衰。

相对于人间,我们皆过客。虽然我们有时候会迷醉于人间的灯红酒绿、缠绵美人榻间、呼朋唤友于燕窝鲍鱼的酒桌上,但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并在于此啊!毕竟,灯会灭,酒会冷,美人难免迟暮,朋友亦会离去,我们最后好像必定也要归于虚无,亦即自然,也可以说是“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因为深谙“道”的意蕴,三次散尽家资,始终保持一颗平淡安静的内心,最终,“道”不但成就其事业,也保全了其性命。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一些无谓的事情呢?让自己这一生活得轻松豁达不好吗?当然,我不是说作为人,我们就该无所作为,而是不要把那些身外之物看得过重即可。

其实,老子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它指的刚好是要“有所为”,只不过不能过度而已。而且,需保持一颗平静安谧的心。

学习《道德经》后,我不但深深折服于祖辈的智慧,同样佩服傅佩荣老师的独到见解。

建议朋友们闲暇时不妨学习一下《道德经》,相信会改变你对人生的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道德经》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