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思维导图(中)-1

一:概述

    上节,我们介绍了三角函数的角制与弧度制,还有基本属性。下面我们介绍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中的基本关系式和诱导公式。图一,还是我们学习三角函数的思维导图。

图一

二: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不但在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证明三角恒等式中经常用到,而且.由于通过三角换元可将某些代数问题化归为三角问题;立体几何中的诸多位置关系以其交角来刻画,最后又以三角问题反映出来。由于参数方程的建立,又可将解析几何中的曲线问题归结为三角问题.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涉及面广.是常见的解题“工具”。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在整个高中数学应用广泛,在掌握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之前,要在脑中有张“全局图”,是十分有必要的。图二为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思维导图。


2.1 基本关系式

2.1.1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

2.1.1.1第一个是(sina)^2+(cosa)^2 = 1。这个比较好记,并且推导过程也很容易。我们现在推导这个平方关系,是怎样的过程。图三为直角三角形,斜边C为单位1。


因为:sinA=a/c, cosA=b/c

又:a^2+b^2=c^2

所以(sinA)^2+(cosA)^2

     =(a/c)^2+(b/c)^2

     =(a^2+b^2)/c^2

     =c^2/c^2

     =1

我们记住勾股定理,就能简单快速推导道(sina)^2+(cosa)^2 = 1。

2.1.1.2第二个是1+(tanA)^2 = (secA)^2。我们还是使用勾股定理,推导此公式。


因为:secA=c/b, tanA=a/b

又:c^2-a^2=b^2

所以:(secA)^2-(tanA)^2

          =(c/b)^2-(a/b)^2

          =(c^2-a^2)/b^2

          =b^2/b^2

          =1

同样地,我们记住勾股定理,就能简单快速推导道1+(tanA)^2 = (secA)^2。

2.1.1.3第三个是1+(cota)^2 = (csca)^2。其它道理是相通的,还是这个三角形,还是使用勾股定理,推导此公式。

因为:cscA=c/a, cotA=b/a

又:c^2-b^2=a^2

所以:(cscA)^2-(cotA)^2

         =(c/a)^2-(b/a)^2

         =(c^2-b^2)/a^2

         =a^2/b^2

         =1。

2.1.1.4总结,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无非是使用勾股定理推导出来而已。

2.1.2三角函数的商关系。

2.1.2.1第一个是tanA = sinA/cosA。这个是很容易推导,推导如下。

因为:sinA = a/c,cosA = b/c;

又:tanA = a/b

所以:sinA/cosA

=(a/c)/(b/c)

=a/b

=tanA

2.1.2.2第二个是cotA = cosA/sinA。这个也是很容易推导,推导如下。

因为:sinA = a/c,cosA = b/c;

又:cotA = b/a

所以:cosA/sinA

=(b/c)/(a/c)

=b/a

=cotA

2.1.3三角函数的倒数关系。

2.1.3.1第一个是sinA*cscA =

1。这个是很容易推导,推导如下。

因为:sinA = a/c,cscA = c/a;

所以:sinA*cscA

=(a/c)*(c/a)

=1

2.1.3.2第二个是cosA*secA =

1。这个是很容易推导,推导如下。

因为:cosA = b/c,secA = c/b;

所以:cosA*secA

=(b/c)*(c/b)

=1

2.1.3.3第三个是tana*cota =

1。这个是很容易推导,推导如下。

因为:tanA = a/b,cotA = b/a;

所以:tanA*cotA

=(a/b)*(b/a)

=1

2.1.4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总结。所谓的平方关系,就是本质是勾股定理在三角函数里的另外表现。三角函数的商关系,无非就是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比例关系。三角函数的倒数关系,也是同样道理。我们也可以用图四的关系图,更加直观理解他们的关系。

2.2 诱导公式

2.2.1所有公式的存在,都是为了更容易地去解决复杂的问题。现在跟大家介绍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作用:就是为了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举个简单的例子。

sin390°= sin(360°+ 30°)= sin30°=1/2.

tan225°= tan(180°+ 45°)= tan45°=1.

cos150°= cos(90°+ 60°)= sin60°=√3/2.

前人总结出一句,“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可以简单方便地使用诱导公式。这八个字,又是怎么理解呢?

诱导角:有0°,90°,180°,270°,360°五个,“奇变偶不变”就是针对这五个诱导角来说的。

90°和270°是90°的1倍和3倍,因此属“奇”;0°,180°,360°是90°的0倍,2倍和4倍,因此属“偶”。90°±α,270°±α,都要“变”;0°±α,180°±α,360°±α,都“不变”。变什么?怎么变?变的是函数名称,方法是正余互变: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正割变余割,余割变正割。

符号看象限:在使用诱导公式时,千万记住:无论诱导角后面的α有多大,都要把它看作“锐角”,并由此决定用哪个象限的符号.如sin(90°+ 500°)=cos500°,诱导角是90°,因此sin变cos。把500°看作锐角,那么90°+500°就要看作是第二象限的角,sin为正,故变成cos后仍取正号。再如tan(180°- 425°)=-tan425°,这是因为诱导角是180°,属“偶不变”,425°要看成锐角,那么180°-425°就是第二象限的角(-360-65),在第二象象限内tan为负,故变化后前面要加负号。

明白了上面的规矩和道理,诱导角就可任意选择.比如你举的例子:sin(17π/2-α)=cosα

这是因为17(π/2)是90°的17倍,属“奇”,sin要变cos,17π/2-α就看成90°-α属第一象限,第一象限的sin为正,故cos前面取正号。sin(18π/2-α)=sin(9π-α)=sinα,这是因为18(π/2)是90°的偶数倍,属“不变”,因此仍是sin,符号则取sin在第二象限的符号。

目前,还有比较稳妥还是把过大的角的三角函数先用360°±α变为小于360°的三角函数,然后再用诱导公式变为锐角三角函数较好.如你的例子:

sin(17π/2-α)=sin(8π+π/2-α)=sin(π/2-α)=cosα;

sin(18π/2-α)=sin(9π-α)=sin(8π+π-α)=sin(π-α)=sinα.

这里的诱导角都是8π,是2π的4倍,函数名称不变,符号都取第一象限的符号,因为π/2-α和

π-α都要看成锐角。

下面是诱导公式的具体公式。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cot(π/2-α)=tan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角函数的思维导图(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