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20200226

今天阅读的是黄晓静、晏能凤两位老师写的文章《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这篇文章让我对习惯养成途径有了思考。以往我一直想着如何养成习惯,养成什么习惯,但是这篇文章让我思考的是路径的问题。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黄晓静 晏能凤

横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今后社会生存能力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提升内在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则非常重要。

一、通过校园文化渗透,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是环境微文化渗透。学校要注重校园内的文化建设,使校园微文化阵地成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微文化阵地主要渗透了五个关键的好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审美习惯和劳动习惯,这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五个关键好习惯。校园微文化各阵地有五大板块:文明园地、智慧园地、运动园地、艺术园地和游乐园地,学校每个楼层都分主题渗透了这五个关键好习惯的文化,每个板块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每个板块都有学生相应的成长记录,留下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成长足迹,使学校的文化熠熠生辉。

二是制度文化熏陶。将文化制度化,将制度变文化。学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教育方针,将各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经过学生少代会、教代会讨论成稿,将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制度编成手册,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二、依托学校教育主阵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一是教师引领,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示范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随迁子女占大多数,很多父母都忙于生计,孩子的养成教育经常被忽视,所以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很大程度上都依托学校的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期是一个需要不断模仿强化和规范的过程,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学生心中,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就是标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在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始就注重教师的行为准则、师德的考核,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

二是注重常规,规范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毅力,注重常规的行为训练。笔者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常规考察细则,有横向的班级自评、班与班之间的互评体系和纵向的学校评价、部门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体系,确保考核全面、持续、到位。

三是依托特色项目,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重细节,点滴入手;重条理,循序渐进;重创新,开拓进取。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创设了“五行明星”特色项目,学校通过五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活动,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都纳入“五行明星”项目中,每月围绕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主题特色月活动,评选“五行明星”和“五星班级”,在活动中检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为优秀的学生颁发“五行奖章”。通过这样特色项目,从意识形态的培养到行为规范的矫正,再到好习惯的养成,在生活学习中调整其行为偏差,纠正其不良习惯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共助良好行为习惯

早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功的基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起点在家庭,过程在学校,终点在社会,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反映在一个人学习生活中。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授课讲座、组织家长参加高水准的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好习惯养成教育成果

实践是检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果的最好标准。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培养良好文明习惯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露营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各类活动等,这都是非常好的实践活动。它给予了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好习惯意识、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只有学生走出校园,以社会小公民的身份在实践中力行,才能领悟到良好文明素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播种一个好行动,收获一个好习惯;播种一个好习惯,收获一个好性格;播种一个好性格,收获一个好命运”的真谛。

通过以上四种途径,使他们有了从“被教育”变成“要养成”的自觉学习的意识,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将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花冲分校)

【我的思考】

看到两位老师的文章以后,我大体明白两位老师对习惯养成的路径主要遵循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角度。文章之所以从4个方面讲,是因为作者讲学校教育进行了划分。个人觉得,其实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可以合并的。

一、通过校园文化渗透,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五种习惯

我的课题是学习习惯养成,之所以不是五种习惯,主要是因为我的个人能力有限。两位老师能够讲培养学生的五种习惯,我是做不到这样好的,估计两位应该是学校的领导。这样有高度的设计,普通老师基本不会做。

仔细想一下,我对学生的这些习惯也都有培养。比如说:文明习惯,我会跟学生制定相应的班级准则。劳动习惯,主要是学生进行值日活动。运动习惯和审美习惯,我都没有养成过,这是我不足的地方。

这些事情不做事有原因的,我始终觉得老师的管理师应该留白的,不能对学生的要求面面俱到,老师的精力有限,老师非但不是万能的,反而能力真的一般般。不要觉得教育是万能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二)五个阵地

1:文明园地。

(1)班级的中学生守则栏应该是吧。
(2)学校政教处外面倒是有学生的扣分数据和表扬数据。这应该算是学校的文明园地吧。
(3)学校有很多的宣传栏,应该也是学校的文明园地吧。

2:智慧园地。

(1)班级家长购买了一块白板,这个白板应该是班级唯一的智慧园地了。

(2)我们在这里进行了很多学习方法的介绍。

3:运动园地。学校操场上有校长寄语。

4:艺术园地。班级外面有墙绘。

5:游乐园地。学校没有安排游乐园地。

二:学校教育主阵地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主阵地的时候,心理莫名巧妙的感觉一颤。主阵地,两位老师是不是过于自信了,或者自以为是了。

看见了学校对主阵地的理解以后,我明白了学校的路径。一:规范老师的行为。二:考核老师的落实。哎,学生养成习惯,你考核老师,受到表扬的老师总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老师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连句正面评价都没有。老师没有想到之前,还会认真去做。一旦老师想明白了以后,这样的考核就只能沦丧为考核或者拿捏老师的手段。

郭德纲说:“艺术,分开看。艺是你的才能,术是要将你的才能卖出去。”现在依靠学校的考核手段引导着老师们去养成习惯,规范老师的行为,然后考核老师的落实。这哪里是养成学生的习惯,这明明是养成老师的听话的习惯啊。

唯有第三个项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些,看起来是帮助学生养成习惯的。

三、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共助良好行为习惯。

这是一件非常靠谱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没有空闲时间去听课,很多的听课也是被迫的,家长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

最好的方式是在线进行,家长想听就听,不想听的话,老师多准备准备,再争取一下。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但是低质量的培训,完全是在浪费家长的时间,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的内容,完全可以在线进行,一个优秀的教师,足以构建一个网路家庭教育大学。

希望让家长读得书,可以老师先读。要求家长写的笔记,老师可以先写。在网上构建读书会,进行在线交流。让想读书,愿意分享的人,有机会走到一起,真正用书籍解决问题。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好习惯养成教育成果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还是那句话老师不要自以为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式是很多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的组织绝对不应该是主题,也绝对没有资格当主题。学校教育从来都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学校组织学生去北京上海,出国。这些东西家庭完全可以做到。学校进行组织的话,可能带着学校到一些增长见识的地方学习。这些都是很好的,这样的项目可以多一点,让学生能够把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