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彻底搞懂Redis的三种集群模式

文章目录

  • 1. 主从模式
    • 1.1 基本原理
    • 1.2 工作机制
    • 1.3 优缺点
  • 2. 哨兵模式
    • 2.1 基本原理
    • 2.2 工作机制
    • 2.3 优缺点
  • 3. 集群模式
    • 3.1 基本原理
    • 3.2 工作机制
    • 3.3 优缺点
  • 4. 总结

redis高可用的三种模式:主从模式,哨兵模式,集群模式。

所谓的高可用,也叫HA(High Availability),是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减少系统不能提供服务的时间。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redis只部署一个节点,当机器故障时,整改服务都不能提供服务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单点故障。
如果redis部署了多台,当一台或几台故障时,整个系统依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这样就提高了服务的可用性。

1. 主从模式

1.1 基本原理

主从复制模式中包含一个主数据库实例(master)与一个或多个从数据库实例(slave)。客户端可对主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对从数据库进行读操作,主数据库写入的数据会实时自动同步给从数据库。
一文彻底搞懂Redis的三种集群模式_第1张图片

1.2 工作机制

  • slave启动后,向master发送SYNC命令,master接收到SYNC命令后通过bgsave保存快照(即上文所介绍的RDB持久化),并使用缓冲区记录保存快照这段时间内执行的写命令

  • master将保存的快照文件发送给slave,并继续记录执行的写命令

  • slave接收到快照文件后,加载快照文件,载入数据

  • master快照发送完后开始向slave发送缓冲区的写命令,slave接收命令并执行,完成复制初始化

  • 此后master每次执行一个写命令都会同步发送给slave,保持master与slave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1.3 优缺点

优点:

  • master能自动将数据同步到slave,可以进行读写分离,分担master的读压力
  • master、slave之间的同步是以非阻塞的方式进行的,同步期间,客户端仍然可以提交查询或更新请求

缺点:

  • 不具备自动容错与恢复功能,master或slave的宕机都可能导致客户端请求失败,需要等待机器重启或手动切换客户端IP才能恢复
  • master宕机,如果宕机前数据没有同步完,则切换IP后会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 难以支持在线扩容,Redis的容量受限于单机配置

2. 哨兵模式

2.1 基本原理

哨兵模式基于主从复制模式,只是引入了哨兵来监控与自动处理故障。哨兵顾名思义,就是来为Redis集群站哨的,一旦发现问题能做出相应的应对处理。其功能包括

  • 监控master、slave是否正常运行
  • 当mast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将一个slave转换为master(大哥挂了,选一个小弟上位)
  • 多个哨兵可以监控同一个Redis,哨兵之间也会自动监控
    一文彻底搞懂Redis的三种集群模式_第2张图片

2.2 工作机制

在配置文件中通过sentinel monitor 来定位master的IP、端口,一个哨兵可以监控多个master数据库,只需要提供多个该配置项即可。哨兵启动后,会与要监控的master建立两条连接:

  • 一条连接用来订阅master的sentinel:hello频道与获取其他监控该master的哨兵节点信息
  • 另一条连接定期向master发送INFO等命令获取master本身的信息

与master建立连接后,哨兵会执行三个操作:

  • 定期(一般10s一次,当master被标记为主观下线时,改为1s一次)向master和slave发送INFO命令
  • 定期向master和slave的sentinel:hello频道发送自己的信息
  • 定期(1s一次)向master、slave和其他哨兵发送PING命令

发送INFO命令可以获取当前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新节点的自动发现。所以说哨兵只需要配置master数据库信息就可以自动发现其slave信息。获取到slave信息后,哨兵也会与slave建立两条连接执行监控。通过INFO命令,哨兵可以获取主从数据库的最新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比如角色变更等。

接下来哨兵向主从数据库的sentinel:hello频道发送信息与同样监控这些数据库的哨兵共享自己的信息,发送内容为哨兵的ip端口、运行id、配置版本、master名字、master的ip端口还有master的配置版本。这些信息有以下用处:

  • 其他哨兵可以通过该信息判断发送者是否是新发现的哨兵,如果是的话会创建一个到该哨兵的连接用于发送PING命令。
  • 其他哨兵通过该信息可以判断master的版本,如果该版本高于直接记录的版本,将会更新
  • 当实现了自动发现slave和其他哨兵节点后,哨兵就可以通过定期发送PING命令定时监控这些数据库和节点有没有停止服务。

如果被PING的数据库或者节点超时(通过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aster-name milliseconds 配置)未回复,哨兵认为其主观下线(sdown,s就是Subjectively —— 主观地)。

如果下线的是master,哨兵会向其它哨兵发送命令询问它们是否也认为该master主观下线,如果达到一定数目(即配置文件中的quorum)投票,哨兵会认为该master已经客观下线(odown,o就是Objectively —— 客观地),并选举领头的哨兵节点对主从系统发起故障恢复。

若没有足够的sentinel进程同意master下线,master的客观下线状态会被移除,若master重新向sentinel进程发送的PING命令返回有效回复,master的主观下线状态就会被移除。

哨兵认为master客观下线后,故障恢复的操作需要由选举的领头哨兵来执行,选举采用Raft算法:

  • 发现master下线的哨兵节点(我们称他为A)向每个哨兵发送命令,要求对方选自己为领头哨兵
  • 如果目标哨兵节点没有选过其他人,则会同意选举A为领头哨兵
  • 如果有超过一半的哨兵同意选举A为领头,则A当选
  • 如果有多个哨兵节点同时参选领头,此时有可能存在一轮投票无竞选者胜出,此时每个参选的节点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次发起参选请求,进行下一轮投票竞选,直至选举出领头哨兵

选出领头哨兵后,领头者开始对系统进行故障恢复,从出现故障的master的从数据库中挑选一个来当选新的master,选择规则如下:

  • 所有在线的slave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优先级可以通过slave-priority配置
  • 如果有多个最高优先级的slave,则选取复制偏移量最大(即复制越完整)的当选
  • 如果以上条件都一样,选取id最小的slave

挑选出需要继任的slave后,领头哨兵向该数据库发送命令使其升格为master,然后再向其他slave发送命令接受新的master,最后更新数据。将已经停止的旧的master更新为新的master的从数据库,使其恢复服务后以slave的身份继续运行。

2.3 优缺点

优点:

  • 哨兵模式基于主从复制模式,所以主从复制模式有的优点,哨兵模式也有
  • 哨兵模式下,master挂掉可以自动进行切换,系统可用性更高

缺点:

  • 同样也继承了主从模式难以在线扩容的缺点,Redis的容量受限于单机配置
  • 需要额外的资源来启动sentinel进程,实现相对复杂一点,同时slave节点作为备份节点不提供服务

3. 集群模式

3.1 基本原理

哨兵模式解决了主从复制不能自动故障转移,达不到高可用的问题,但还是存在难以在线扩容,Redis容量受限于单机配置的问题。集群模式实现了Redis的分布式存储,即每台节点存储不同的内容,来解决在线扩容的问题。

集群采用无中心结构,它的特点如下:

  • 所有的redis节点彼此互联(PING-PONG机制),内部使用二进制协议优化传输速度和带宽
  • 节点的fail是通过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检测失效时才生效
  • 客户端与redis节点直连,不需要中间代理层,客户端不需要连接集群所有节点,连接集群中任何一个可用节点即可
    一文彻底搞懂Redis的三种集群模式_第3张图片

3.2 工作机制

  • 在Redis的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插槽(slot),取值范围为0-16383
  • 当我们存取key的时候,Redis会根据CRC16的算法得出一个结果,然后把结果对16384求余数,这样每个key都会对应一个编号在0-16383之间的哈希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插槽所对应的节点,然后直接自动跳转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 为了保证高可用,集群模式也引入主从复制模式,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者多个从节点,当主节点宕机的时候,就会启用从节点
  • 当其它主节点ping一个主节点A时,如果半数以上的主节点与A通信超时,那么认为主节点A宕机了。如果主节点A和它的从节点都宕机了,那么该集群就无法再提供服务了

集群模式集群节点最小配置6个节点(3主3从,因为需要半数以上),其中主节点提供读写操作,从节点作为备用节点,不提供请求,只作为故障转移使用。

3.3 优缺点

优点:

  • 无中心架构,数据按照slot分布在多个节点。

  •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关系,每个节点都保存各自的数据和整个集群的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而且这些连接保持活跃,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只需要连接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就可以获取到其他节点的数据。

  • 可线性扩展到1000多个节点,节点可动态添加或删除

  • 能够实现自动故障转移,节点之间通过gossip协议交换状态信息,用投票机制完成slave到master的角色转换
    缺点

  • 客户端实现复杂,驱动要求实现Smart Client,缓存slots mapping信息并及时更新,提高了开发难度。目前仅JedisCluster相对成熟,异常处理还不完善,比如常见的“max redirect exception”

  • 节点会因为某些原因发生阻塞(阻塞时间大于 cluster-node-timeout)被判断下线,这种failover是没有必要的

  • 数据通过异步复制,不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 slave充当“冷备”,不能缓解读压力

  • 批量操作限制,目前只支持具有相同slot值的key执行批量操作,对mset、mget、sunion等操作支持不友好

  • key事务操作支持有线,只支持多key在同一节点的事务操作,多key分布不同节点时无法使用事务功能

不支持多数据库空间,单机redis可以支持16个db,集群模式下只能使用一个,即db 0 Redis Cluster模式不建议使用pipeline和multi-keys操作,减少max redirect产生的场景。

4. 总结

  • 主从模式能实现读写分离,但是不能自动故障转移;

  • 哨兵模式基于主从复制模式,能实现自动故障转移,达到高可用,但与主从复制模式一样,不能在线扩容,容量受限于单机的配置;

  • 集群模式通过无中心化架构,实现分布式存储,可进行线性扩展,也能高可用,但对于像批量操作、事务操作等的支持性不够好。

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开发,redis,数据库,缓存,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