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论友谊: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上一回我们主要是提了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处理人生道路的规划的。亚里士多德主要提了三种人生规划,一种就是所谓的欢愉人生,一种是政治人生,一种是学问人生,或许也可以说是理论人生。很明显,任何一种人生都需要友谊,所以今天我们就很自然地切入了友谊这个话题。

友谊的意义,在于填补个人与城邦间的德性空隙

大家说友谊难道是一个哲学问题吗?是一个哲学问题。当然了,它并不是在所有的哲学家那里都会成为一个哲学问题。比如在柏拉图那里,他的确在《会饮篇》里面说到了爱情,但柏拉图的确没有集中讨论过友谊。到底什么是友谊呢?亚里士多德用的词是philia,在古希腊文里面,这个词本来是指家族成员之间的爱,但是亚里士多德显然是将这个词儿的用法扩大到非血亲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去了。因此,宽泛意义上的philia就是非血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彼此喜爱之情。

好,由此看来,这两个人之间要建立友谊,基本条件就是两个人要彼此喜爱。有人就问了,两个人彼此喜爱,建立友谊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会现象,这本身为什么值得一个哲学家专门去讨论它呢?从哲学的角度上看,讨论友谊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完成对于个人德性与城邦德性之间的空隙的填补。

这话怎么说呢?假设有一个人他的德性是非常高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所处的城邦的德性也非常高呢?这可不一定。假设他所处的城邦的德性比较低,因此在他的个体德性和城邦德性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当。怎么填补它呢?当然不能靠一个人了,你得靠帮手,特别是三观与你符合的帮手,来帮助你把这个空当给填上。比如我们就拿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刘备觉得要匡扶汉室,给老百姓好日子过,他就需要帮手,所以我们是把刘备、关羽、张飞放在一起说的。刘备、关羽、张飞都有匡扶汉室之心,都有比较高的德性与正义感,他们协同做事,最后才建立了蜀汉王朝。

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爱情本身不能够取代友谊呢?这多多少少是因为爱情有它的特殊性。你想想看,谈恋爱是为什么呀?最后还是为了结婚、生子,它多多少少是要指向家庭的稳定性的。而家庭的稳定性与对于正义的追求之间总是有一些矛盾。比如在很多国内外的警匪剧里面都会有这样的镜头,某一个警长或者是检察官为了匡扶正义,和犯罪分子做了英勇的斗争,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家属的安全就会受到犯罪分子的威胁。有一些警察的老婆就会劝他,你首先要考虑到我们家里人的安全,考虑到我和孩子的安全,有些事情就不要那么认真了。

你看,对于家庭稳定性的追求与对于正义的追求,有时候就会互相掐架。但相对来说,友谊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倒往往是鼓励秉持正义者再继续往前走一步,而不是反之。

友谊的三个档次:享乐、实用与志同道合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友谊好像更多的是与德性熏陶、与匡扶正义有关。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方面的友谊,比如商业合作方面所建立的商业伙伴之间的友谊,或者就是纯粹在K歌、饭局上所结交的那些朋友也能算是友谊吧。

但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些通常的友谊关系,算不算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友谊呢?应该说也是算的,与亚里士多德对于欢愉人生、政治人生与学问人生的三分法相类似,他也提出了友谊的三个档次:那么第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就是欢愉之友,就是一起玩得比较开心的朋友;第二个层次就是功利之友,彼此都用得上的朋友;第三层次就是德性之友,也就是三观比较接近的正义人士所结成的朋友关系。

我相信广大听友们应当可以自己猜测出,就像亚里士多德认为学问人生高于政治人生与欢愉人生一样,他也肯定认为德性之友的关系在价值上要高于功利之友与欢愉之友。不过为何德性之友的价值更高呢?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论证是这样的,因为对于德性的追求能够带来功利与欢愉方面的好处。反过来说,对于纯粹的功利与欢愉的追求,若没有德性的辅佐,就会变得稍纵即逝,变得非常脆弱,变得不可靠。也就是说有了德性,能带来功利与欢愉,反之有了功利与欢愉,你未必有德性,所以德性价值高。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德性能够带动功利与欢愉,而不是反过来呢?就拿一般的娱乐说事吧,朋友一起打牌、喝酒、下棋,但其实这也要讲酒品或者是棋品的,反复悔棋的人肯定是不会太招人待见的。K歌的时候你老是要做麦霸,不让别人唱歌,你也不会得到太多的朋友。从彼此相娱欢乐这样的小事当中,你就能观察到另外一个人的德性到底是什么水平,而有德性的人就像太阳一样,可以吸引众多行星围绕着自己,也可以吸引很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乐。

功利之友也需要德性的照耀

那么功利之友也是这样,时下有一部热播的美国科幻剧叫《曼达洛人》,它是星战前传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人公是一名孤独的曼达洛人,从不摘下自己的头盔,驾驶着破旧的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苦苦探寻自己的族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照顾身边的婴儿期的尤达大师,为了获取族人的线索,同时也是为了赚点小钱以维护飞船的运作,他就必须与宇宙中的各种势力做交易。

比如说要帮助某个鸟不拉屎的星球上的某个警长去屠一条恶龙什么的,那么在此期间,我们的主人公就与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各种人等至少成为了功利之友。因为彼此需要、彼此做交易,这就叫功利之友。但是功利之友也得有德性支持,那叫什么呢?这就叫“言必行,行必果”,做不到的事情不乱答应,价格不合适的生意不接单,但一旦接单了就要使命必达。

在这个剧集的很多集中,主人公的很多临时合作伙伴都在合作过程中突然提高了合作门槛,给主人公出难题。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好一起去偷帝国军火库中的几把枪,结果临时改条件说,我们把这整船军火都偷回来了。但是曼达洛人每次都能够以大局为重,捏着鼻子陪着朋友玩到底,这就说明主人公是有着更强的德性,或换言之,更好的诚信度。这也是他的道路越走越宽,在宇宙中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帮助他(的原因)。很显然,所谓的这些功利的友爱关系,背后如果没有德性的照耀,功利的关系就会变得极为脆弱。

形成德性之友的条件:三观与机缘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慢慢攀爬到德性之友这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要形成真正的德性之友的关系,就需要两个条件了。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有彼此接近的三观,当然这主要是指这两个人的三观都很正,而不是说两个人的三观都很邪恶。如果都是很邪恶的话,那不叫德性之友,那叫缺德之友。

那么在我们讨论德性之友的语境中,如果两个人的三观都很正,那么两个人看事情、做事情的方式也会形成共鸣,并因为这种共鸣形成了精神的默契,这是友谊所非常需要的某些精神要素。

第二,就是三观以外的因素了,因为并不是所有三观接近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德性之友,两个人还需要机缘彼此认识,有一定的时间彼此相处,并因为这种熟悉而了解彼此的微环境。

微环境就是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非常细微的环境。比如说你生活在上海,这就是一个很粗的描述了,你是生活在浦东还是浦西?你到底是住5层楼还是3层楼?这些细微的环境是一个朋友所需要知道的,否则朋友之间就无法向对方提供具体而微的人生建议了。

这里所提到的两个形成德性之友的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乃是德性友谊产生的形式条件,而第二个条件则深入到了德性友谊形成的质料之中,我们在这里又回到了形式和质料的二分法,这可以说是贯穿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方面面。请大家不要忽视德性友谊产生的质料条件,这客观上也就解释了为何很多父母愿意花钱买昂贵的学区房,并且把孩子送到昂贵的贵族学校去。因为这些父母其实是在创造机缘,以便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生产出更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的关系。

高德性的人相遇,是朋友还是敌人?

不过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中也有一个麻烦,因为他必须得说明一个有很高德性的人倘若不与同样具有很高德性的人交朋友,他到底会损失些什么?如果亚里士多德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那么与其他的具有高德性的朋友进行交往的必要性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因为不管怎么说,陪伴朋友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的。请注意,我这个问题的指向并不是暗示说德性强的人不需要欢愉和功利层面上的朋友,欢愉与功利层面上的朋友是一个人绝对需要的,除非他不想在城邦里面过。

但我现在问的是除了欢愉之友与功利之友以外,一个人的德性已经很高了,他是不是还需要另外一个德行很高的人做他的朋友呢?这里的麻烦是人需要那些德性很高的人做朋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有德性了,如果他本身有德性了,他再需要另外一个有德性的人(做朋友),这是不是冗余了呢?

亚里士多德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少有点让人无语。在他看来,一个高德性的人如果与另外一个高德性的人结成了好朋友,那么德性也就双倍了,德性是不嫌多的。我个人对这个回答是觉得有点惊讶,因为且不提双倍的德行有没有好处,我甚至怀疑德性本身能不能够像金钱一样算成是2倍、3倍或者4倍,这样的伎俩对于德性是不是有意义?

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采取了一条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路线,我认为如果两个都具有很高德性的人,他们需要成为好朋友,仅仅就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技能方面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这就构成了彼此的能力交换的可能,使得他们能够合在一起做成一件大事。

比如网剧《沉默的真相》里面,主人公检察官江阳,他要为老同学侯贵平翻案,他的整个计划就是要做一件能够引发社会轰动的事,然后牵动公检法的各种各样的势力来揭露这个事情的真相。所以他最后的一个计划就是先是把自己杀了,也就是自杀,然后让他的老师来制造假的地铁抛尸案。他的老师就是律师张超,然后让张超先假装承认杀人,又当庭翻案,由此惊动公安部的高级领导。

这个计划非常的复杂,要执行这样的计划,就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的人互相配合,他一个人是做不了的,而且很多计划的细节是在他自杀以后再展开的。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执行这个计划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非常高的正义感,愿意为了翻案而去牺牲部分个人的前途。

但说到这里,我又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友谊学说的另外一个问题,他似乎没有想到具有同样高德性的两个人,即使相遇,而且即使两个人有可以彼此交换的社会技能,可能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成为敌人。

小说《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和楚云飞就提供了这方面的案例,此二人都是正义感满满的军人,都有浓郁的家国情怀,彼此也打过很多交道,但是因为政见不同,各为其主,最后只能够成为战场上的敌人。

他们算是朋友吗?或许在某种意义上算。在小说中,李云龙在遭遇到极为不公正的政治待遇之后,一时没有想通,最后是用楚云飞在抗战时期送他的手枪自杀的。按照他自己的遗言来说,用楚云飞的手枪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就算是给楚云飞一个大的面子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李云龙和楚云飞毕竟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阵营的将领,他们是彼此捉对厮杀过的,因此很难算是通常意义上的真正的朋友。

我本人更倾向于把这两个人的关系定义为敌人之间的心心相惜感,这是一种非常另类、非常微妙的情感范畴,似乎用友谊这个套子是套不上的。但是对于这种非常特殊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确也没有加以非常明确的分析。

利己主义:个人价值观的分享与扩大    

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友谊学说却有一个很有趣的亮点是不容错过的,也就是他对于利己主义的想法是相对宽容的。乍一听大家会觉得很惊讶,因为什么叫友谊呢?友谊就是意味着你关心朋友的利益,关心朋友的好处。什么叫利己主义呢?你只关心你自己,不关心别人,包括朋友。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友谊学说怎么又可能去包容利己主义的思想呢?你就得看这里所说的利己主义是什么意思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利己主义主要就是指尽量扩大自己的物质利益,但这个世界上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你要是多吃多占,那么别人所能够占据的利益的份额也就减少了。那么这样的人自然就很难有友谊了。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利己主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三观而战,为扩大自己的价值观而奋斗。你希望有更多的人分享你的价值观,实际上你就觉得你复制了很多和你一样的自我。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意义上的利己主义很可能是对社会有利的,也会带来真正的友谊。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说事,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卡伦·卡朋特的音乐,比如说《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再来》)。但是当我第一次听说卡伦·卡朋特很早就因为飞机的空难事故而逝世的时候,我真是难过的不得了,其难过程度是远远超过了自己因为考试不好,而遭遇到的难受的心情。

为什么我会对别人的死那么难过呢?我觉得这恰恰是因为我是个非常自私的人。我希望那些了不起的艺术家,什么约翰·列农、卡伦·卡朋特他们永远活下去,他们永远活下去,就能够永远创作出大量的美丽的音乐给我欣赏,丰富我的人生。我恰恰是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上,希望这些美好的人物能够长存不朽的。当然这种想法本身预设了这些歌曲所反映出的世界观,和我所能够欣赏的世界观之间有一种非常深的默契。我觉得这些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是我的很多方面的分身活在世界上。

我没有音乐方面的才能,但是你们的音乐体现了我的世界观,所以你们活着就是代表一个有音乐才能的徐英瑾在那些领域里面活着,所以看到你们活着就像看到我活着一样开心 。在这种意义上,说自私自利和利他为朋友就完全打通了。但是这种与利他主义打通的自私自利,却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

比如有两群人,一群人有这样的价值观,但他觉得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好和社会好。另外一些人他自以为德性也很高,他觉得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好。但第二波人和第一波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他们就会动用所有的力量来复制自己的想法,然后拉起自己的粉丝群,最后就形成了社会的分裂。李云龙与楚云飞就是这方面的案例,这两个人显然都非常真挚地热爱祖国,但他们还是成为了敌人,因为毕竟他们对于国家未来要走怎样的道路,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

他们彼此认为对方走的道路是对国家不利的,只有我打败了你,国家才能变得更好。现在这样的问题也在美国出现了,我相信奥巴马与川普也都爱美国,我个人并不怀疑他们各自的爱国感情的诚挚性。但他们两个人显然也是(不同)阵地。很显然,如果我们仅仅谈论德性是否高尚,上面这些活生生的人际冲突,甚至是人群和人群之间血腥的战争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解释的。

有意思的是政界方面的巨大分歧,恰恰很可能会发生在两个德性很高尚的人之间。如果两个人纯粹只考虑利益和吃吃喝喝的话,反倒不会去在乎理念方面的争执,而会一起去K歌喝酒。

很显然对于这些奇怪现象的揭露,显然就要求我们突破伦理学说的局限,而深入到政治理论中去,由此我们也将过渡到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的下一个环节的讨论中去,这个环节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今日得到

1、两个人之间要建立友谊,基本条件就是两个人要彼此喜爱。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友谊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完成对于个人德性与城邦德性之间空隙的填补。

2、友谊的三个档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比较低层次的是欢愉之友(享乐),就是一起玩得比较开心的朋友;第二个层次就是功利之友(实用),彼此都用得上的朋友;第三层次就是德性之友(志同道合),也就是三观比较接近的正义人士所结成的朋友关系。

3、德性之友是最高层次的友谊。因为对于德性的追求,能够带来功利与欢愉方面的好处——也就是说有了德性,能带来功利与欢愉;反之有了功利与欢愉,你未必有德性。

4、要形成真正的德性之友的关系,就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有彼此接近的三观,主要是指这两个人的三观都很正; 第二,两个人还需要机缘彼此认识,有一定的时间彼此相处,并因为这种熟悉而了解彼此的微环境。

课后思考

你认为友谊是分为几种的吗?你是如何发展自己的友谊的?

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友谊分为享乐型,也是我们白话常常说的酒肉朋友;分为功利之友,也是说利益是联系彼此友谊的纽带,也就是白话说的相互利用(也叫价值交换),最后一种是德性之友,也就是常常说的交心、过命的友谊。

拥有德性之友很难,是可遇不可求的,毕竟既要三观相近又要机缘凑巧,这个门槛本身就很高。我拥有2-3个这样的朋友,就是大家交往纯粹是因为人品吸引,在一起什么话都可以讲,很有安全感,这样的朋友我倍感珍惜。正如作者所说,和德性朋友不仅能深层链接,我们在一起还附加带来了欢愉与价值交换。生活中也有只有功利之交的朋友和欢愉之友的朋友,这二种类型的朋友都只是浅层次的友谊,自然为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更低,也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混淆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8. 论友谊:天才为何成群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