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
宣帝自幼泡苦水
丙吉问牛不问人
汉昭帝刘弗陵是个聪明的年轻人,八岁继承汉武帝的皇位,可惜二十三岁就死了。谁来承接大统呢?最后找到卫太子刘据的孙儿刘询,他就是汉宣帝。刘询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当初,卫太子造反不成,上吊自杀,夫人史良娣和两个儿子同时遇害。小孙儿才满月,名叫病已,被关在监狱里。【-74.4初,卫太子纳鲁国史良娣,生子进,号史皇孙。皇孙纳涿郡王夫人,生子病已,号皇曾孙。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皇曾孙在,亦坐收系郡邸狱。】
也是这孩儿有福,碰到一位好心肠的监狱长丙吉。他可怜婴儿孤苦无辜,在女犯人中找到两个人,安排给孩子喂奶,让他们迁居到比较干燥的地方,总算活了下来。【-74.4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谓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日再省视。】
后来,方士们煽动武帝,说长安的监狱里有“天子之气”,怕是刘氏的江山坐不稳。武帝下令将中央监狱的囚犯全部处死。【-74.4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
幸好这孩子早已移到地方监狱,朝廷使者来查访,丙吉严辞拒绝:“皇帝的曾孙儿就关在这里,一般的老百姓也不能冤屈,何况是这孩子呢!”堵住大门,硬是把使者轰走了。【-74.4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
使者回朝报告武帝,惹得老头儿一阵伤感,立刻下令大赦天下。这孩子的外祖母和舅父出面,才抱出牢房。【-74.4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
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是孩子的叔祖父,把他接到宫里养起来。披庭长官张贺,是卫太子的老部下,对这孩子很有感情,自己掏钱,教他读书。昭帝死时,这孩子已是十八岁的青年了。【-74.4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贺欲以女孙妻之。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
霍光当时负责挑选继承人。监狱长丙吉乘机进见,把这位皇家后代的情况作了汇报,认为他懂得艰难辛苦,又知书识礼,是棵好苗子,于是请他出来当了皇帝。【-74.4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丙吉奏记光曰:“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窃伏听于众庶,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列位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义,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杜延年亦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
宣帝初即帝位,是关心百姓疾苦的,他常常说:“百姓最恨的是贪官和酷吏。没有贪污,没有冤案,心里就踏实了。”他特别重视选择太守和县令,对受贿搞冤狱的人毫不客气。每年秋季处决囚犯时,他都要去议事堂审查案卷,努力减少冤屈。因此,汉朝的清官,不居功,不骄傲,谦虚谨慎,替老百姓着想的,大多出在宣帝时代。不妨拿宣帝的两位大恩人来说说吧。
丙吉是保护和推荐宣帝的人。他当御史大夫,绝口不提过去的事,连朝廷大臣们也完全不了解那一段隐情。【〔-64.5〕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有个曾经在狱中喂奶的婢女则氏,上书诉说自己当年的功劳,要求丙吉作证,这样才把往事公开出来。【〔-64.5〕会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则辞引使者丙吉知状。】
宣帝知道了,非常激动,封赏了一大批恩人。特别封丙吉为博阳侯。丙吉上书推辞说:“我现在毫无功绩,凭什么要接受厚赏呢?”
宣帝答复他道:“我封赠你,是要报德;你退回侯爵的大印,恰恰证明我知恩不报,是无情无义的人啊。”【〔-64.5〕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
丙吉虽然接受了爵位,依旧谦虚勤谨,绝不居功自傲,后来当了丞相。【〔-59.4〕夏,四月,戊辰,丙吉为丞相。吉上宽大,好礼让,不亲小事;时人以为知大体。】
他特别能够容忍别人的小过失,比如,丞相府的马车队长是个酒徒,有一次,跟丙吉出车,醉得不省人事,在车上大呕大吐,闹得一塌糊涂。主管人要开除他,丙吉不同意:“因为醉酒而开除掉,他以后怎么见人?还是原谅他吧,污脏了我的坐褥,拿去洗洗不就行了吗?”这位酒鬼对边塞的情况很熟悉,后来还立了大功。
一天丙吉上街,恰逢皇帝准备出行,路上戒严。一群流氓偏偏在大路上械斗,死尸狼藉,没人来管。丙吉只当没看见,根本不理睬。忽然,一条黄牛从旁边窜过,呼呼喘气,舌头伸在嘴巴外面,白沫直流,原来牧童正追它呢。丙吉赶忙下车,拦住牧童,问他追了多远,为什么那样热呢?表现得特别关切。
部属大感不解:“不问械斗死人,偏问喘气的牛,怎么回事?”丙吉解释道:械斗死人,是长安京兆尹的责任,该逮该杀,由他们处理,宰相哪管这些小事!现在是仲春季节,天气不该太热,牛却那样喘息,如果跑得远,跑得累,是正常的;要没跑多少路,热成那样子,说明地气上升,应该及时下种。宰相管的就是这种大事情。部属们听了,都很敬佩。【〔223.5〕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
皇帝的另一位大恩人是张贺。他曾私下出钱,请老师教授刘询。等到刘询成为皇帝,张贺已经死了。他的兄长张安世也是位谦谦君子。宣帝为了报答张贺,特地封赠侯爵,设置二百户守墓人。【-64.4初,掖庭令张贺数为弟车骑将军安世称皇曾孙之材美及征怪,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及帝即位而贺已死,上谓安世曰:“掖庭令〔张贺〕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也。”上追思贺恩,欲封其冢为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
张贺没有儿子,过继来的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小时候曾和宣帝同堂读书。宣帝特地封张彭祖为关内侯。张安世一律推辞。宣帝说:“这一切不是给你的,全是为了张贺呢。”张安世才没敢多说。【-64.4贺有子蚤死,子安世小男彭祖。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先赐爵关内侯。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上曰:“吾自为掖庭令〔张贺〕,非为将军也。”安世乃止,不敢复言。】
张安世父子都是侯爵,权势很大。他们非常谨慎,增加的奉禄一概不要。【〔-63.3〕张安世自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
张安世每次参与朝政讨论,作出决定后,就请病假,把自己关在家里,好像根本没过问似的。别人问起,更是一字不漏。有时还假装到丞相府去打听,仿佛别人所问的倒是新闻呢。这样一来,任何人也不知道他是大政方针的参与者。【〔-63.3〕安世谨慎周密,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
他曾推荐某人,果然升了官。这人专门来感谢,他怒目圆睁,呵匕道:“推举人才,为国家办事,是我们的责任,完全是公事公办,你怎么搞成私人感情呢?太不像话了!”从此不和这人来往。【〔-63.3〕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
有位郎官立了大功,久久没有升调,向张安世申诉。安世说:“你有功劳,朝廷心中有数;作为人臣,应该努力做事,怎么自己跑来夸耀呢?”说罢,挥手将他赶出大门。不久,这位郎官得到提升,他哪里料到恰恰是张安世的举荐呢?【〔-63.3〕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
像张安世和丙吉这样的人,在宣帝时期,还不是个别的。为什么呢?上行下效,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官风和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