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有比较,善用分别心

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写了人类的社会关系,进而重塑认知和价值观。

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我们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可以激发欲望的东西牵引,美色、情欲、财富、惊悚、愤怒等一切可以宣泄情绪的内容,被趋利的人和机构精心炮制出来,让我们知道别人比我们有钱,比我们有名,比我们各方面都好,以前相比的只能是周围有限的群体,一个环境中差距总是有限,刺激也不会多;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再和全世界的好东西比,欲望被无限放大,与现实的差距也被无限拉大,自然会滋生很多本没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比如嫉妒、妄想、愤怒等,生活质量以及生命意义都大受影响。

我们产生嫉妒的情绪,其实也很正常。作为群居性动物,比较是人的天性,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它的起源、运作机制,进而找出如何应对的方法,当然就可以弱化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以被利用反向塑造大脑、成为我们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通常提到比较,我们脑海中往往会蹦出来一个词儿:攀比,但比较和攀比不一样,攀比多是出于虚荣心,刻意甚至超出能力的强行为之,但比较这个东西,却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

拿自己和别人去比,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生存。比如说,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面对恶劣、复杂的自然环境,需要通过比较来明晰自己的某种生存优势,进而回味整个族群带来优势。比较是我们用来认识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我是谁,我优势是什么,我不足在哪里,这些都是关乎自我定位的,更好的认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别人作比较这个事情,对自我造成的影响应该是越来越低的,因为阅历见识能驾驭比较带来的差距,甚至可以转化为自我生存的优势。

但现如今正在上演的实际情况却对现代人形成冲击,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加剧了比较。人们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别人的信息,过去信息流通得没有那么快,就算是谁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绩,大多是口口相传,信息流通总是有限。但是现在,我们只要打开社交媒体,随时随地就可以知道别人最近的各种动态,从不停止。这会让我们不时地质疑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果正好处于低谷的时候,会让我们感觉更糟糕。

大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不应该拿自己去和别人这样比,因为经常会很失落,但往往就是忍不住。

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丧失了对自我注意力的把控,归根结底,解决现代科技引发的问题,还是要回到如何与科技相处,进而驾驭、高效利用科技。

面对信息洪流,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认知,认可自己的社会定位,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有强有力的信念,以及更重要的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这所有的因素构成了健全、应对复杂人生的系统。

有一整套系统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系统推进、抵御诱惑和冲击,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样根本不需要在社交网络上去晒来获取虚拟的满足感,内心充盈,以自己为傲。

我自己用的是比较极端的做法,因为是长年的自由职业态,每日固定的时间看微信动态,手机永远静音,电话隐藏,从来不接,有事的微信留言,这样让我保有对APP全然的掌控,以及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另外我信奉深度链接,比如看到好朋友发了好消息,不仅仅是点赞,还会私信过去,聊一聊背后的系统,建立真正的情感上的连接,相比线上,我更愿意在线下与人全方位的沟通。

要说怎么把比较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我的做法就是之前推荐过好多次的线下闭门会。比自己强的人都是良师益友,可以激发动力,让我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定期邀请厉害朋友线下沟通,这就是一个可以被动生长的同侪圈,朋友就是自己堕落的底线。

当然外在都是次要,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放到自我提升以及生活中的美好上,关注自己,就不会老是关注他人。最重要的是要和自己比,生命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要惧怕当孤独的长跑者,和向上的自己合作,越跑越和谐,越跑越包容,越跑越懂得享受一切微小但美好的喜悦,那就是无比自在的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就有比较,善用分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