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博仁老师、各位幸福付出的志愿者们、亲爱的第49期所有诚意班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2 3年8月4日,星期5,我是陆婷,下面开始点评责善。美好的一天让我们从读原文,认真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听点评责善,准时上交功课。日行一善,每日自省,不抱怨,不说谎,时刻保持恩悲敬开始。从示弟立志说中,我们得知,人有两次生命,一个是肉体的生命,人的第二次生命从立志开始,有了志向才有了真正的精神生命。学做圣人,首先要学圣人的立志坚定,坚定就是“不移”,就是专一,一言一行,都不忘记这个志向,都是在为了实现这个志向而努力。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当志向清晰笃定,一有私欲萌生便能觉知,自然不会任由它存在。所以凡是有丝毫私欲萌生,就追问自己的志向,这样私欲便会退去;发现丝毫意气发动,就追问自己的志向我到底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就像博仁老师每天用自省、利他、致良知来扫描自己,意气便能消除。
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躁心生,责此志,即不躁;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wǎng]魉[liǎng]潜消也。
这样,没有一刻不是立志、责志的时候,没有一事不是立志、责志的机会。因此责志功夫,对于去除私欲的作用,犹如烈火燎毛,又如太阳一出,鬼魅魍魉立刻消失。
先生将“立志”作为致良知的头等功夫,一遇私欲习气,便责求志向,志向一明,习气顿消。
我呢私欲很重,良知障蔽深厚,经常会在利益面前纠结,感知不到良知的判断提醒,此时先生这个“责志之功”便有了最大的用武之地。
“责志之功”怎么责?每逢遇到境况的时候,我们不妨扪心自问:
圣人此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如果我不按照圣人的标准去做,还谈什么立志呢?
我加入了我们当地的孤困儿童志愿团的志愿者,暑假期间很多志愿者都反映孩子们在家沉迷于手机游戏,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去帮帮他们呢?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萌生了举办夏令营的想法,于是进行活动的策划,寻找场地。感召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物资帮助及礼品,各方面都特别的顺利,真正的体会到,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当我们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发现举办的日子正好有大雨和暴雨。家人们几经考虑,安全起见,推迟到本周末,当我们再次联系场地的时候,领导改变了主意,考虑到安全问题,不敢答应我们,要求我们和民政妇联等几个部门联系,让那几个领导和这个场地负责人对接,当时心里就想干点事,怎么就那么难呢?有点打退堂鼓的感觉。但是想想我们的志向初心,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真心关爱
得到心灵滋养,让他们看到未来和希望。于是我们团队家人一起通过朋友的帮助领导终于搞定会场,我们的不抛弃,不放弃就是源自于志向笃定,。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期待周末夏令营圆满礼成。无限感恩一切的成就。
49期诚意班5班08月03日推荐到学习大群优秀功课报告:
1大组:
✨第1小组∶王德玲
✨第5小组:付凤云
2大组:
✨第6小组∶徐慧
✨第10小组∶杨凤娇
3大组:
✨第12小组:武伟伟
✨第13小组∶于丽萍
4大组:
✨第18小组:高林艳
✨第20小组:高梦婷
5大组
✨第24小组:陈晓燕
✨第25小组∶ 刘丽莎
感恩以上十位家人优秀功课的贡献
1大组第5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姓名:付凤云
地区:山东聊城
感恩博仁老师用行动和做到给我们做印证、带给我们如此深入的原文导读,再一次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昨天给女儿搬家收拾起好多纸箱子,书本,本想卖出去,路上碰到一个老人正在垃圾箱里俯首捡饮料瓶,纸片类的,给她沟通了几句我就带着她去了楼上 ,把那些纸箱子么得送给了她,我们彼此都很高兴。我们搬完家在回来的路上好多大车,堵车大家都着急,开的很慢,儿子开车,很不耐烦的说,谁开远光灯照我我就也开远光灯照他,太刺激眼了,我就告诉孩子,那样不行,太危险了,你知道他开远光灯不对,你再开不是也错了吗?女儿也说开大车的都不容易!有个大车司机还主动给我们让道,我和孩子们都说,这司机师傅真好!所以做人择善而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鞭策自己和孩子一定做一个谦卑自律,自省 利他之人。
嘉许付凤云老师在生活中的脚踏实地的印证,金山银山不如正确的价值观,当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就不会偏离方向。
为您的榜样引领点赞!太上感应篇讲: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宇宙的平衡性使得我们所做的善必定会回到我们自身。相信这份爱和善良会回流到您及家人的身上。也希望我们每位家人都能成为爱的管道,让更多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幸福!
1大组第1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姓名:王德玲
地区:山东日照
随着不断学习阳明老师的心学,一遍一遍品读近期的原文课程。对阳明先生与其弟
说的立志的的重要性和如何矢志不渝的去践行。做人‘无我’,‘利他’,表里如一……
对‘知行合一’有了是进一步的理解。
我们许多人不管工作还是学习,对待外边的人态度谦和,和蔼可亲。但回到家有的人对待家人的态度就‘原形毕露’觉得自家人没必要客套,说话不注意,偶尔一句话‘噎死人’……
由于我家有自己的山️,地非常多,父母年龄都大了,六十多了,根本忙不过来…这几年,每年孩子暑假我都抽出一些时间回乡下帮父母拔草,摘花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经常劝他们年龄大了,少干活,就是不听……天这么燥热,有时候干活燥的累了,心烦,就忍不住偶尔冒出一句不耐烦的话‘数落他们……’现在每天我都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没有做到自己的志向,想想阳明老师的‘知行合一’,我反省,改正……
无我,利他之心应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绪下都要做到‘表里如一’去践行。我努力去学,去做。做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建立和家人更和谐的关系。
嘉许王德玲家人的功课贡献,我就属于您说的那种类型,把所有的好话好脸色给了外人,对待家人却不能收敛,有的话让家人听了扭头就走。想想曾经自己私欲多大,对家人伤害有多深,幸好通过学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每天做到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家庭氛围变得和谐融洽。感恩德玲家人的分享,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警醒。对待家人要以良知之心来面对。
4大组第20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姓名:高梦婷
地区:烟台
今天阅读《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查找资料,面对电子产品,很多孩子把自己迷失在网络游戏中,打得天昏地暗。更有甚者,卖肾买手机。
我是一个平时不依赖手机,经常出门忘记带手机的人,手机里也没有任何游戏软件。我就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不去找点更有意义的事去做,把时间都浪费在手机上有意思吗?卖肾,我们的道德,我们的底线呢?
致良知,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不断地觉察自醒,做人要无愧于天地,要有自己的底线,要对得起自己。
对于那些能消耗你能量的人和事,及时地断舍离。跟着自己的良知,跟着自己的“心”去走。
嘉许高梦婷家人的睿智分享,沉溺手机游戏而荒废学业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头大患,透过现象看本质,先来看看游戏为何如此吸引人?首先零基础,好入门,一打就会,当成功之后及时给予奖励反馈,完成一个目标立刻升级进入一下个阶段,每一关都是及时反馈和奖励,游戏设计者都是顶尖级的心里学家,懂得人性的需求,打游戏的过程当中,他们能够体会到价值感,成就感,获得感,那种愉悦在生活中无法取代,所以他们就沉迷于网络满足自己,而不愿意回归现实,。所以我们要从游戏设计者背后的意图中汲取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去给到孩子们想要的。
1父母的关系
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夫妻和谐恩爱(举例反面离异家庭现状)孩子背后的问题都是源于爱的缺失,
2多一些有效陪伴(聆听,理解,尊重,共情,
亲子共读,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世界观就是有观世界决定的,
多做公益和家务(培养能力和责任心)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会取代手机)
3接纳孩子的一切,不是无条件无要求的不是纵容和溺爱。
不要用唠叨,批评,与其他孩子比较等伤害孩子,取而代之的鼓励,肯定赏识认可和爱
。总之用良知之心对待孩子,把他们从游戏中拉回到现实中来。
更多的优秀作业不能一一点评,肯定家人们的大群拼读更多的作业。
下面是今天我们诚意班第11天的功课情况表。
嘉许每一位班委付出和用心;嘉许每一位组长的担当;嘉许所有准时上交功课的同学。没有准时上交的要警醒,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特别嘉许第1、3、4、5、8、9、10、11、12、14、16、17、20、21、22、24、25小组全部同学都准时提交了作业,共计17个小组全员精准提交。
功课是一个人意志力,觉知力和定力的综合锻炼,它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致良知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的过程。我们一起让做到成为事实!
✊同学们加油!期待第12天更优秀的你!
致良知的学习让我们每天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同时也要做到:六个务必:1、务必阅读原文,与圣贤同频共振,读懂一句话就是最大的收获。
2、务必精准完成功课,功课是觉知力,定力,意志力的锻炼与呈现。
3、务必参加线下学习,一次线下学习可以抵得上100天甚至更多线上学习。
4、务必每天自省反省自己是否诚于己,恩悲敬,不抱怨,不说谎。
5、务必担当、付出,担当是绝无后遗症的行为,付出是人世间最大的回报。
6、务必影响身边朋友学习圣贤智慧,走进致良知教育研究院线上线下课堂。六个务必,笃行实干,让身边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国人!
六、结束语(1分钟):2023年 9 月 3日是致良知课堂第50期诚意班,9月2日是第 21 期好少年诚意班开班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转发信息,影响身边更多朋友,共同学习圣贤智慧,开启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