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303天。
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总是能用开篇第一句话就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英国作家狄公斯,他曾经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再比如今天分享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无幸。
他们都是一句话就奠定的整个故事的基调,让人过目不忘,反复回味。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出自经典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是一部世界公认的了不起的小说,这部作品的艺术高度是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
革命领导人列宁,他年轻时就反复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直到把这书的封条都弄皱了。
另一位俄国大作家,他叫做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大赞这本书,说这是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
在这本书里,19世纪沙皇俄国的整个图景,就缓缓地铺开了,各色人物鲜活登场。有贵族的酒会、婚宴、赛马场,也有田园的假日、狩猎和农作,总之这本书里的内容是包罗万象,让人看了又新奇又赞叹。
那为什么这个作品能包含那么多丰富的内容呢?
这就要提到这本书的作者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本人就出生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们家拥有大片的田地和庄园,所以说托尔斯泰对贵族生活和农场主的日常特别熟悉。
我们都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托尔斯泰体验过真正的贵族生活,也用心观察过各个阶层人的生活百态,所以他写出来的东西当然那么地生动鲜活。更因为他自己就是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对里头的规矩,毛病是知根知底。
托尔斯泰对上流社会的批判,所以更加是一针见血,不过这位“公子哥”的人生,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他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就在一岁半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了。到了十岁的时候,父亲也不幸去世了。
之后的日子全靠家里亲戚把他抚养长大,这生活中的孤苦和挫折并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而是特别有想法。
16岁那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只在大学读了三年书,就选择退学回到故乡,尝试农奴制改革。他想让农民得到更多自由和解放。他还自掏腰包大办农民子弟学校,放到现在,这就是妥妥的大慈善家。
托尔斯泰自己虽然是贵族公子,但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一心想要帮助更多的底层苦难人群。到了晚年的时候更是主动的脱离贵族社交圈,过起了宁静和简朴的平民生活。
所以说托尔斯泰可以说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之一,这里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的文学地位。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作为一名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地位。
托尔斯泰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尔斯泰一生创作了无数的鸿篇巨作,除了《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忏悔录》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断地被搬上了舞台,搬上了大银幕,光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一角儿,就有这个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苏菲·玛索、凯拉·奈特莉等等无数女星都出演过。
安娜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了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美女出演过安娜·卡列尼娜这个角色。
安娜迷人的风采直到今天仍然牵引着全世界读者的心。托尔斯泰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
他在书中是这么写的,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还轻快地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
托翁一连用了六个“迷人”,就为了展现安娜超凡脱俗的美丽,而这样的美丽却被禁锢在没有爱的婚姻家庭里,最终还消失在无情的铁轨下,这怎么不发人深省,怎么不叫人扼腕叹息呢。
年轻美貌的安娜和大自己二十岁的卡列宁之间有八年的婚姻,单调乏味,没有丝毫爱情可言。丈夫卡列宁有着和当时封建时代完美匹配的顽固思想。
婚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事业才是他的追求。正如安娜所说的,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能说出这样的话,安娜也注定是个和时代格格不入的奇女子。她不仅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美貌,还有着当时与众不同的自我觉醒意识。
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她对生活,对爱情的渴望。她早已有了按捺不住的冲动与生命力。于是当安娜在去见哥嫂的火车站里,遇到了渥伦斯基的时候,他们两人的不伦之恋是偶然也是必然。
面对渥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安娜的心也逐渐地打开了。这不就是安娜竭尽一生所追求的爱情吗,自由勇敢,轰轰烈烈。安娜和哟伦斯基私下相会,并怀了孩子,但即便如此,丈夫卡列宁也誓死不予以放手,这是他固守的身份颜面,和感情无关。
所以得不到解脱的安娜,不惜抛家离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住在一起。只是既离不了婚礼,又结不了婚,安娜在这份感情淤泥中越陷越深,原先的社交圈把她拒之门外,就因为她这不伦不类的身份。
其实安娜她也是非常喜欢享受幽静的。要是像吉提一样有心爱的列文在身边陪伴,安娜也愿意一直生活在乡下农场。她虽然常年游走在热闹的社交圈,但也能适应温馨清静的田野农村。只是渥伦斯基无法接受这种望不到头的平淡生活。
渥伦斯基对于上层社会的喧闹和政权,仍然是有贪念的。等到激情退去,他的心无无法始终如一地固守着安娜身边,于是对安娜的爱就越来越冷淡了,而安娜却无法从激情的爱中脱身。最后在矛盾的痛苦纷扰和患得患失中,彻底地失去了自我,最后卧轨自杀。
安娜的悲剧不可以忽略它发生的时代背景,离开了时代再去看这个故事就失去了名著的意义了。这个故事发生于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整个社会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
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而贵妇安娜追求自由的爱情却落得卧轨自杀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同情贫苦的农民,却因无法摆脱贵族习气陷入矛盾之中。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整个故事都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漩涡中,在颠簸。就在这样混乱的时代里,发生安娜的悲剧其实它是一种必然,在那个时代里,她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自己的命途。丈夫和情人离她渐行渐远,儿女被她舍弃,她已经没有了所依附的一切,她想要纯粹的爱,纯粹的自由,却始终不得。她明明有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却依然承受着被动的局面。
相比之下,故事的另一条线索的主角吉提,还有列文。他们也有着对当下人生的困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因素终于慢慢释然了。
吉提的幸福生活和安娜的悲惨结局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正应验了本书开篇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更有各的不幸。”
安娜和吉提是两条平行的主线,各占了整部小说一半的篇幅。两条线看似关系不大,却成功串联起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
围绕着安娜和吉提两条线,托尔斯泰还描写了多组的家庭和情感,塑造了很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比如说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丈夫卡列宁,安娜愚钝的哥哥和隐忍的嫂嫂。社交圈里形形色色的贵族们等等等等。
整本书先后出场了150多个人物,每一个人都有他非常独特的性格色彩,他们共同构成了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我们今天这些读者们在阅读这样一部经典名作的时候,可以学习托尔斯泰的哪些写作技巧呢?
第一点就要关注到小说中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了让人物生动而且立得住,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的呈现肯定是很重要。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总是非常地简洁明了,恰到好处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写渥伦斯基和安娜在莫斯科相遇的那个时刻,渥伦斯基一看到安娜的身姿美态,就断定安娜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人。托翁透过渥伦斯基的眼睛,看到安娜的眼神有一种被压抑的生气,仿佛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在闪耀。
而当有人被火车碾压的时候,渥伦斯基慷慨地拿出二百卢布,去救助死者的妻子。这一举动是当着安娜的面进行的,安娜也敏感地察觉到渥伦斯基的心思。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不必添油加醋地发挥,就从这个角色的神态举措中,就能读出内心的那种不平静。这是托翁心理描写的高妙之处。
读过他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书中的故事情节,或许会随时间去淡忘,但人物细节却长久地留存在脑海里。
第二点就是勤于修改。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但直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最初,托尔斯泰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地被修改,最后安娜变成了一个敢于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自由女性的形象。
小说的初稿仅用了短短50天时间就达完成了,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小说前天后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最后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正式出版。最终这个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一米。
托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全部都应该改写,再改写”。你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这种勤于修改的意识呢?
或许我们和文学名家之间的差就是那一米多的废弃手稿。所以100多年以来《安娜·卡列尼娜》的这个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和高度的推崇。
这本书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阅读了这样一部作品,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不妨找来相关的影视作品看一看,来加深对这本书的印象。有能力的小朋友甚至可以依照写作原则,跟着托尔斯泰一起尝试着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