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巴迪的故事

我去哪找我的自我价值?

最近在学习中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位名为“巴迪”的人,70岁的时候寻求家庭治疗师的帮助——几个月前他的母亲孤单地在平安夜去世了,但是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办法为她的离去感到伤心,但他内心中实际上是为母亲感到难过的。从他十四五岁起,他感觉他跟母亲之间有着一道墙——他疏离母亲但他又无时不牵挂着母亲,他崇拜母亲他认为母亲为这个世界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直到两鬓斑白,巴迪也没弄清楚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巴迪是家里的独子,母亲本来不打算生小孩,她规划读完大学后要去读研究生,但是在结婚后几个月她意外怀孕了。怀孕巴迪妈妈期间受尽婆家冷眼,也缺乏娘家的支持,巴迪出生时候一直哭,巴迪的爷爷命令送走这个哭个不停的小孩,巴迪妈妈只好一直乞求巴迪不要哭。哭声断断续续48小时后,巴迪停止了哭泣。巴迪五个月的时候,妈妈决定要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便把巴迪送到外婆家,外婆给予巴迪足够的关爱,在巴迪眼中,外婆是他“真正的妈妈”。

巴迪十个月的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到了印度,途中他们经过埃及,父母便把十个月大的巴迪留给船上男厨师照顾,他们俩趁此机会去看金字塔…他三岁之前搬了二十多次家…巴迪四岁半的时候,进入到了寄宿学校,作为学校里唯一的白人学生,他没有朋友,也被老师以更高的标准要求着…

著名家庭治疗治疗师玛莉亚•葛茉莉通过家庭重塑的方式协助巴迪揭开层层迷雾,揭开这层看似是巴迪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深入探讨发现是巴迪的“自我肯定”遇到了障碍。

巴迪认为,有所成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深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并不受待见,在她的家庭中,男人享有权力,男人备受宠爱。她的价值无法得到家庭的关注和肯定,因此,她转向外界寻找自己的价值,她力求追求完美,追求成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位“成功人士”。

对于孩子呢?她向巴迪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要求,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你要更努力一点。”巴迪也不断地向他优秀的母亲看齐,也想成为一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他不断地鞭策自己,力求成为像妈妈一样“完美”的人。他几乎不生气,因为家庭当中认为生气是对神的不尊敬;当事情出问题的时候,他习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他表达清晰,逻辑分明,但被问到“你四岁半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上学,你有什么感受”时,他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为母亲“辩护”却忽视自己的“感受”;他知道自己是名有所成就的医生,但他内心深处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总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总能努力变得更好。

这样看似追求完美的背后是一种病态的不断否定自我价值的过程,而这种否定,自巴迪形成就开始了——母亲其实并不想怀孕,他只是个意外;巴迪被取名为Buddy(意为“伙伴”),父母把他当作成功路上的伙伴,而非一个孩子;爷爷认为巴迪哭个不停要挟着要送走他;十个月的时候被要去看金字塔的父母“抛弃”在船上;呆在寄宿学校时受尽屈辱,无人哭诉;跟父母分享拿到奖学金的喜悦,却被责怪“你更努力一点就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了”……以至于巴迪在若干年后真的有所成就,但他却不能欣然地接受他人的认可,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这像是一个魔咒缠绕着他很多年…

究其原因,巴迪的母亲从小就给巴迪输入提出各种“期望”,她希望巴迪能够按照她设计的道路往前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巴迪的母亲是一个成功的人,但她不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详细介绍见前文足够好的妈妈)——在巴迪需要她的时候,她在社会上服务他人;在巴迪想要找人哭诉的时候,她总是不见踪影;她总对巴迪提出各种期望,却没有问过巴迪想要什么…

育儿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很多父母像巴迪的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够实现/延续自己的梦想,在对孩子的每一句赞扬后面总有“但是”,在孩子还没尝试便说“你错了,你不应该这么做”…他们往往忘记了孩子所需要的——那一声纯粹的肯定和鼓励“你做的真好,我为你骄傲”;那一句“你去飞,累了可以回家”;那种给予孩子足够的试错空间的勇气。

安全感极低的人自我价值往往依附于别人的肯定中

或许有人批评我对妈妈要求太高,爸爸干什么去了?这巴迪的家庭中,爸爸基本是个“隐形人”,也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丧偶式育儿家庭”,关于这个概念,我们在下一期的文章中会进行介绍,期待下次和大家见面。

文 普通人小李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价值|巴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