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将一件事坚持到极致,成就了《茶经》

说起陆羽,人人都知道他是茶圣,

他所写的《茶经》,是茶界的圭臬,

但是,您知道他是怎么成为茶圣的吗?

传说,陆羽出生之时,

被人遗弃在竞陵龙盖寺的一座小石桥边

龙盖寺住持智积,路过时发现了他

将他抱回寺中收养,

因为大雁曾以羽翼为他取暖,

便为他取名“陆羽”,字鸿渐。


陆羽天赋聪颖,七八岁时,就能煮得一炉好茶

虽有慧心,但却惦记凡尘,

他对佛法毫无兴趣,

一心只想出寺学习儒家之术

便在12岁那年,逃出了龙盖寺

流浪一些时日之后,

他被偶遇的梨园戏班收留

公元746年,

梨园伶班在为竞陵太守李齐物的庆典演出时

陆羽的表演吸引了太守的注意

太守极为欣赏,将陆羽推荐给

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潜心攻读“经史子集”。


6年之后,陆羽学成回到竞陵

恰遇礼部员外郎崔国辅被贬到竞陵为司马

崔司马也是爱茶之人,

与陆羽结成忘年之交

他对陆羽说:“你如此爱茶,为何不将它做成学问?”

陆羽经由指点,发下愿来:“我要研透天下之茶”

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

洛阳、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百姓逃散,

波及竞陵,陆羽便随着难民迁徙

崔司马赠以白驴和乌封牛、文槐木书箧等物

助他踏上大唐寻茶之旅

走遍了大唐,陆羽识茶越发精湛

《茶经》中有论为断: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 性凝滞,结瘕疾。” ——《茶经》

陆羽寻茶途径湖州,路过杼山妙喜寺之时

结识了唐代有名的诗僧皎然

皎然也是爱茶之人,曾写下《茶诀》

他教陆羽烤茶、做茶、煮茶

陆羽在皎然的点拨和自己的融汇下

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茶论

一名茶中圣手

除了须得精通种茶、识茶、做茶、煮茶火候等等

还需要识得煮茶之水、煮茶之器


为识得天下之水

陆羽曾“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

在此途中,陆羽经过苏州

因茶结缘,

认识了“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子孙——卢仝

源自网络《卢仝煮茶图》

卢仝曾写下著名的《七碗茶诗》

两位茶痴就煮茶之水、煮茶之器切磋起来

让陆羽意识到,茶器对于茶之口感,同样不可忽略


经过反复试验和琢磨,陆羽又用了5年时间

设计、整理出了二十四种茶器

生火用具4种:风炉、灰承、炭挝、火夹;煮茶用具3种:鍑(釜)、交床、竹夹;调茶用具4种: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具4种:水方、漉水囊、瓢、熟盂;盐具2种:鹾簋,揭;饮茶用具2种:碗、札;藏陈用具3种:畚、都篮、具列;清洁用具3种:涤方、滓方、巾。

如果说这一系列对茶的认知与打磨

是为茶之“术”,茶之“篇章”

那在陆羽又遇到一位让他醍醐灌顶的贵人之后

他开始对茶有了体系完善、细节深刻、格局博大的论述

这个贵人就是颜真卿

公元772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

特邀陆羽成为编撰《韵海镜源》的编委之一

他说,“任何一门技艺想要传播久远,就须得成其为道,成为文化”

陆羽闻之,想到茶,茶之贵乎道矣

这时,距陆羽在少年时知遇于竞陵司马崔国辅

发下“研透天下之茶”之愿,已恍若隔世


之后,陆羽便隐居于苕溪,开始《茶经》的撰写

几经艰辛

780年,书始成,由皎然资助,付梓发行

《茶经》分为三卷,共十个部分,计7000余字,其思想与格调幽深清丽。主要内容包括: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 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 法、茶品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十之 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置诸座隅,以备便览。

《茶经》问世之后,一时风靡帝都

并一步一步从达官贵族的聚饮之物

进入寻常百姓家

茶也由生活方式晋级为一种文化,

有了专属的论著

后世则将陆羽的《茶经》奉为经典

称他为“茶圣”


综观陆羽的一生,

《茶经》也浓缩了他的生命成长史

要紧之处,因茶结缘,因茶注经

御茶,是陆羽的磁场,吸引了各类挚友、贵人

而陆羽,又在朋友圈的指点下,

终有茶之成就:《茶经》

不管怎样,陆羽因为爱茶,便被茶所成全

同样的,茶之道便在其中

你爱好什么,便有什么样的磁场

将一件喜爱的事坚持到极致

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让我们从陆羽爱茶的经历里体会一些正能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圣陆羽:将一件事坚持到极致,成就了《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