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目前根植于多数人观念里面的是“性本善”。中国受儒家思想的濡染比较深,人性本善、仁义礼智信,都是自小就被输入的认知,成为了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可是,“善”是什么?

在大众定义来说,“善”是利他大于利己,就等于基督教主张的“爱你的邻人就像爱你自己”,等于慈心冥想里的回向——向别人发送爱的祝福的同时,这股能量也会回向给自己。性本善,则是说从降生下来品性就是善良的,是不会自发做出任何一种利己行为的。但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亲兄妹打架的现象,一般都是为了抢夺玩具或者抢夺父母的关注,大人认为是小孩子还未懂性,闹着玩而已,可是谁都不知道在小孩心里这场战斗到底有多真实!虽然自己的亲兄妹拥有着自己50%的基因库,理论上是应该要好好保护的,但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违背理论的行为?答案是资源。

资源并不是充足的,必须要靠抢夺才能据为己有。我们身上的基因是怎么得以在漫长又残酷的进化中保存下来的?设想一下,我们回到原始社会,A和B肚子都饿到快支撑不住了,整个森林有且只有一个果子,就在B手上,那么A怎样做才能活下来?假如A性本善,说爱人如爱己,B你吃吧,那么A就饿死了,存在于A体内的性本善的基因就会灭绝。假如A性本恶,为了得到果子把B干掉,那么A得以存活,性本恶的基因自此就遗传下来。这里以一个单位来作假设,不难想象,就算是以大基数的种群作为假设,同样的结果都是会成立的。就像雄性只有大声吆喝展示自己,和别的雄性竞争,才能吸引到雌性的注意,获得和自己一起繁殖的机会,自己的基因就得以保存下来。这种行为和现代社会是不谋而合的,外向的懂得展示自己的人,一般都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机会。当然了,在原始社会中,他们根本就没有道德准则,根本不能分辨何为善恶,能吃到果子,能活下来,就是“善”的,这里的“善”等于有用的、利己生存的。

回到现代社会,亲兄妹必须要争取紧缺的资源来稳保自己的生存,吃的喝的玩的,还包括父母的偏爱。很多人说,不会啊我和亲兄弟姐妹和谐着呢!确实是,但这种和谐是经过后天教育产生的平衡方式。往宽了来说,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一场暗地里的博弈,只是我们找到了接近平衡、利己同时也利人的一种共存之道罢了,你所做的所有利他行为,必定多多少少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注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性本”是否善,而不是结果是否善。

至于宗教主张的善,毕竟像悉达多开悟的感觉只有悉达多自己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用语言描述和传达出那种境界,所以这里不作定论。只是宗教是“环绕着一群人的终极关怀所编织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信仰基于人类的想象。你可以肯定信仰,但同时也不能否定“人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来的生物”这个事实,我们是基因掌控的生存机器而已。能延续下来的,都是利己的、健康的、牛逼的基因,不然我们就不在这里了。

所以,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人性本恶。

但是,我们是拥有自由意识的高等生物,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对比其他生物,我们拥有选择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虽然人性本恶,但你也可以选择善良。

想看更多原创内容,欢迎私信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 |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