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五)赏析

【原文】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译文】

做到忠、孝、友悌;先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劝化他人向上向好向善;怜悯救济孤寡无依的人,尊敬老人和爱护幼儿;对昆虫草木也不可以随意伤害。应该怜悯他人因作恶所招得的凶祸,赞叹他人因行善所获得的福报。救济有急难的人,救助遇到危险的人。看到别人有所收获,如同自己有了收获一样;看到别人有了损失,如同自己受到损失一样。不宣扬别人的缺点,不炫耀自己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财物让给别人,自己取少的。受到欺辱不怨恨;受到宠爱,就如同受到惊吓一般而不知所措。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与人不后悔。

【赏析】

1.“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这几句话从国家到家庭、朋友,从自己到他人的角度(推己及人),从老人到小孩,从人到动物再到草木的角度,层次清楚地讲述了我们应该做到的几项行为规范。

2.“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这几句话也以推己及人之心,指出了做人应该有的教养与品德:对别人的凶、善、急、危、得、失都像对待自己的一样。这让人联想到《金刚经》中的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含义。

3.“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这几句话从否定的角度说明了我们不应该做的几件事项。本部分从人性的角度说明“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因为这样很招人忌恨。人性向善,“遏恶扬善,推多取少”表现了人性的优点,如“融四岁,能让梨”。“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更是一种较深的修养,《道德经》【第十三章】也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这几句话用了互文修辞手法,意思是施与别人恩惠不求报不追悔。道家讲阴德,施恩求报为阳善,不求报为阴善,阴德重于阳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上感应篇》(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