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_千禧钟声_97_衣锦还乡_21_叫二还三

自从新摩托车开回家之后,全家人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午饭家里就随便凑合了一口,当然还是继续吃大席上那些剩菜。

到了晚上,王永才提前就安排冯秀珍好好炒几个菜,说是要庆祝一下,毕竟家里好多年没有添过像样的大件儿了,再有就是开心。冯秀珍自然理解自家老头子的心情,特意炒了六个菜。你别看他们老两口儿在别的事儿上看法差异比较大,但在这件事儿上,两个人的意见却出奇的一致。

趁着酒劲儿,王永才给几个孩子讲了当初随自己爹闯关东时如何的不易,到后来又举家迁回关内,如何在村里艰难立足。那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可迫于时代的原因,再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一直也无法让家里人过上称心如意的日子。现在好了,终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了,开心哪。王永才一边说,冯秀珍就一边插空补充。

王睿刚的媳妇儿是第一次听说公公还有这样曲折的经历,随着公公婆婆二人的思绪,在旁边不停的摸着眼泪。冯秀珍看到儿媳妇儿梁丽娟感动地哭了,忙埋怨王永才,“老头子,今天是开心的日子,你看你把丽娟都说哭了,不说了,不说了,要说也要说点儿开心的事儿啊”。王永才刚才光顾得讲自家艰难的过往了,没留心把儿媳妇感动哭了,听冯秀珍一说,忙住了声,端起酒杯来喝了一口。今天特别开心,所以这爷仨也就多喝了几杯。最后还是冯秀珍提醒他们,明天还要招待客人呢,他们这才住了口,各自休息。

原来明天是梁丽娟娘家来接新媳妇儿回家的日子,这爷仨一高兴,光顾得喝酒呢,把这事儿给忘了。湖西当地的规矩是叫二还三,就是以结婚当天算,中间隔一天,第三天娘家那边会安排人过来把新媳妇接回去。一般来接的是新媳妇儿的亲兄弟,如果她没有兄弟,则是近门儿的堂兄弟,把她接回娘家去省亲。从接过去当天算起,中间隔两天,到第四天,新郎再过去把新媳妇儿接回家来。这就是叫二还三的习俗。

第二天一早起来,老王两口子就在厨师的指导下,开始忙活今天的午饭。今天的饭菜标准,是按照结婚当天红席标准预备的,一般情况下,厨师会在结婚当天,多预备一桌红席,就是为隔天娘家人来接新娘准备的。因为是冬天,做好的东西也容易存放,那些烹饪过程复杂的鸡、鱼、肉等等都是提前做好了的,今天也就预备些青菜、凉菜,所以还是简单多了。

到了上午快十一点的时候,娘家来了三个大人一个孩子。这三个大人里面,必定要有一个酒量大的,以备新郎家这边灌来宾酒。按照湖西当地的习俗,如果来宾中没有人歪歪斜斜的回去,就说明婆家没有招待好,会遭人说闲话。而这个孩子,是来拿大红包的。所以这个孩子一定新娘亲近的人,要么是自己的小兄弟,要么是侄子,以防这大红包落到外人手里。由于梁丽娟是独生女,所以来的人都是她的堂兄弟,还有小侄子。

按照对等接待的原理,老王家这边也会预备四个人接待,都是王睿刚的同辈人,新郎是不算在内的。这边也是至少有一个能喝酒的,负责灌对方酒量大的那个人。其余的都是血缘关系比较进的家庭,一般每家出一个男的,这也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娘家来多少人,以及这边多少人接待,是两家早就商量好的。一般十点多,负责接待的人就都来了,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等着新娘的娘家人。

这段饭的接待,一定会安排在新房这边,因为这儿才算是新郎、新娘的家。娘家人来了之后,先是和婆家负责接待的人寒暄几句,然后带上礼,去新郎的父母家过去看望老人,这也是规矩。

这样忙活一圈儿下来,基本也就十二点了,这段丰盛的午餐正式开始。上菜的顺序是茶点、凉菜、热菜。开始上热菜的时候,接新娘的人会把一个红包和两盒烟放在托盘上,委托上菜的人端到厨房,这叫开刀礼。红包里放多少钱,一般和给孩子那个红包的数目相当。红包还没给呢,他们怎么知道提前封多大的红包呢?别急啊,这也是提前商量好的,也是风俗。这也就是个礼节,厨师是绝对不会收这个红包的,至多也就象征性的留盒烟了事儿。红包再次随着下一道菜一起返回时,娘家人会去厨房把厨师请到客厅,给厨师敬杯酒,这个环节就算完事儿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要负责喝酒的人都喝的差不多了,这顿饭也就结束了。临走之前,再把给孩子的大红包奉上。此时新娘早就收拾妥当,和娘家人一起返回娘家。在那儿住两天之后,新郎自己会过去把她再接回家。

到此为止,整个结婚的所有环节才算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008_千禧钟声_97_衣锦还乡_21_叫二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