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本书的论点是: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要论证的是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

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这个普遍法则的广义特殊情况。科学家们在模拟远古时代的环境后产生了氨基酸和嘌呤、嘧啶,不知何时复制因子偶然出现。复制不一定是完全相似,任何复制过程都具有一个重要特性——会发生差错。另外还有反向拷贝,例如DNA就是从正到反的复制过程。人体的某一部分会受到许多基因的影响,而任何一个基因所起的作用都依赖于同许多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

自然选择有利于那些能够控制其生存机器并充分利用环境的基因,包括充分利用相同和不同物种的其他生存机器。进化稳定策略(ESS)是指对个体而言,最好的策略取决于种群大多数成员在是做什么。 ESS种群的稳定倒不是由于它特别有利于其中的个体,而仅仅是由于它无内部背叛行为之隐患。斤斤计较的策略被证明是一种进化稳定策略。斤斤计较者优越于骗子或傻瓜,人类发展出了良好的长期记忆和个体识别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利他主义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嫉妒、内疚、感激、同情心等等人类心理特征是人类为了提高欺骗、反欺骗与避免被视为骗子的能力,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自然选择会偏爱某一些基因,而摒弃另一些基因,这取决于基因的作用结果——表型,而不是基因本身。表型专指基因的生物表征,也就是一个基因相对于其等位基因在发育中对生物体的作用。

基因库是由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形成的,这组基因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基因库,大部分因突变、重新组合或自外部出现的基因很快就受到自然选择的惩罚,这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重新得到恢复。新基因侵入一组稳定的基因偶尔也会获得成功,即成功的在基因库中散播开来,然后出现一个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最终又形成新的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发生了某种细微程度的进化。

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复制品,这样的利他主义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个体生存机器必须做两类完全不同的决定:即抚养的决定和生育的决定。抚养和生育是一种混合策略,单纯的抚养策略在进化上不可能稳定,任何一定的物种在任何一定环境条件下,每窝肯定都有其最适度的孵卵数,节制生育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现有子女的存活数。亲代对子代个体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投资从而增加了该个体生存的机会,但以牺牲亲代对子代其他个体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代价。在世代的争斗中,往往是子代企求的理想条件与亲代企求的理想条件之间的某种妥协,双方只是在某种程度内或在某种敏感是的时节里成为敌人。

不同物种成员之间的互利关系叫做互利共生或共生。不同物种的成员往往能相互提供许多帮助,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技能为合作关系作出贡献,这种基本不对称性能够导致相互合作的进化稳定策略。寄生生物的基因需要与宿主基因追求共同命运,享有共同利益,这样寄生生物最终会停止寄生行为。有观点认为线粒体原来是共生微生物,在进化的早期就同我们这种类型的细胞结合在一起,病毒可能就是脱离了像我们这种群体的基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