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如何用诗歌陪孩子过端午?

035——如何用诗歌陪孩子过端午?

今日问题:宝宝不识字,也能朗读古诗吗?

Dr. 魏

明天是端午节,你是不是在家跟孩子一起包粽子,或者准备带他出门看龙舟呢?除了这些,我今天要向你推荐另一件跟端午节有关的活动:朗读古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有人还把端午节就叫做诗人节。在这样的日子跟孩子一起朗读古诗特别有意义。

你可能会担心:“我家宝宝还不识字,这些诗他能理解吗?古诗又不像白话那么好懂,他朗读古诗有什么用呢”?

诗的好处,不只是文字

诗为什么这么美?不仅仅是它奇特的想象、美妙的意境和精妙的文字,还包括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哪怕你完全听不懂这首诗的文字,你的大脑也会对它有反应。

第一,诗的节奏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

这是英国班戈大学今年2月份刚刚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按照诗的格式,造了两组句子,其中一组符合古诗格式,另一组不符合。他们找来一群人来朗读这两组句子,研究发现这些人也分不清哪些属于古诗,哪些不属于。

但是,当研究者测量他们的脑波活动,却发现他们在朗读真正的古诗时,会发出一种特定的脑电波,而读不符合格式的诗的时候,就不会发出来。换句话说,这些人意识不到他们读的是不是诗,但是他们大脑的反应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

你家宝宝不识字、不懂诗,不代表朗读古诗对孩子没有用。不管他明不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和格式,他的大脑已经接受到诗的刺激了。

这个刺激有什么用?诗的特点是,第一,有节奏感。你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四句话,都是五个字,都是“哒哒/哒哒”的结构,非常有节奏感,然后前两句和后两句又有一个节奏感的小变化,就是前两句的后三个字是“哒哒/哒”,后两句的后三个字是“哒/哒哒”。

这样既在大的节奏上重复,又在小的节奏上变化,是诗的一个特点。我在前面节目里讲过了,孩子特别喜欢有节奏感的东西,节奏感能促进他的大脑发展。

第二,诗的押韵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处理能力

诗的第二个特点是押韵。像《静夜思》里面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押韵,能增加人的语言处理能力,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押韵是一种高效的信息组块策略。组块就是我们把一些零散的信息加工成小的整体,方便记忆。

诗里面句尾跟句尾的押韵,将内容和声音关联在一起。我们便能够用声音来记忆句子,降低了学习难度,学起来也就更加简单、有趣了。

研究也发现,那些4岁的孩子里,用音韵来进行记忆的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到8岁的时候,小学里的阅读考试得分要明显更高。

宝典查询结果

在这个端午节,带你的宝宝朗读古诗吧。我给你三个建议:第一,要充分利用诗的音乐性;第二,不要太功利;第三,从简单的诗句开始。这三条是互相联系的,我会一起展开说。

1. 充分利用诗的音乐性

首先,什么叫利用诗的音乐性?你可能发现了,诗的节奏、韵律跟音乐很相像。2013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人在朗读诗的时候,除了会激活与阅读相关的脑区,还会激活与音乐相关的脑区。

如果是在朗读散文,就只能激活与阅读相关的脑区,与音乐相关的脑区没有反应。这说明在我们大脑看来,诗歌诗歌,诗是自带音乐属性的。

你让宝宝读诗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分利用诗的节奏和韵律。比如,我刚才举的《静夜思》的例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哒”的节奏。还有像其他古诗,也都是非常鲜明的节奏感,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的时候一定要把节奏感读出来。

我说过,孩子天生喜欢节奏感。他们听到音乐,会自动地跟着节奏晃动身体。那么,读诗的时候也一样,你也应该鼓励孩子利用身体动作来读诗,就是摇头晃脑,乃至带动肢体动作。不一定是那种夸张的戏剧动作,比如“举头望明月”就一定要做出抬头往上看的样子,身体跟着诗的节奏动作就可以。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打着拍子跟孩子一起念诗,因为研究发现,跟着音乐打节奏,能有效提升孩子智商。诗跟音乐一样,也对宝宝大脑的发育有好处。你可以让孩子跟你一起打拍子。

你还可以干脆把诗和音乐结合起来,就是唱诗。在古代,诗其实本来就是歌,就是唱的,只可惜后来唱的方法失传了,现在就只剩下文字了。有些诗词,尤其是词,又被现代人谱上了曲子,最有名的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曲调很优美,词也写得非常漂亮,都可以让孩子唱着玩。

你看,把诗的音律特点发挥出来之后,读诗就成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了,而不仅仅是为了识字、背诵,哪怕孩子对于里面的内容一无所知,他把诗当成音乐来玩,也会获益匪浅。

2.不要太功利

让孩子念诗时,不能太功利。我见过一些家长,喜欢让孩子背诗,让他们给大人表演。但是,这些孩子是怎么表演的呢?大多是站得笔直,一口气地把诗给背出来,这就基本没有节奏感,完全是死记硬背。

虽然孩子背得滚瓜烂熟,但这只是机械的记忆,只要花时间,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轻松背上几十首唐诗,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在孩子的大脑里是毫无意义的声音片段,没有规律地组合到一起,对他大脑的帮助就不大了。

所以,你让孩子念诗时,一定要先去掉功利之心。孩子念诗,是为了体会里面的节奏感、韵律美,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宝宝,也能体会其中的文字美。再大一点的宝宝,还能体会文字的韵律之美。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对黄河,依山尽对入海流,欲穷对更上,千里目对一层楼,非常工整,确实念起来是一种享受。这个时候再过多地强调你从中认识了多少字,或者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3.从简单的诗句开始

还有些家长,出于炫耀的目的,让孩子背一些比较难、比较偏的诗。这个也不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前面我说,孩子不知道诗的意思,也能从念诗中获益,但是如果明白诗的意思的话,当然就更好了。所以我举的几个例子,都是文字特别好懂,给孩子稍微解释一下就能明白的,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给孩子进行诗歌启蒙时会使用的诗。

也不要说,明天是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宝宝我们就来读《楚辞》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太难了。

我还是那句话,让孩子念诗,是为了让他们体验其中的美,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好感,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太快、太难,这可能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对诗歌的兴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035——如何用诗歌陪孩子过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