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面前,这份小小的质疑被父亲牢牢保护

林青玄先生五十年代生人,十七岁开始写作,三十岁前遍得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有篇题为《木瓜树的选择》文章早已被选入中学语文阅读范围,所以,那棵木瓜树已经死得很久了。

近日在一个社群里看到一位作家父亲写的文,他女儿在读了林清玄的这篇文后对作家父亲说:你们文人太“矫情”了,木瓜树怎么跟那些恐惧提升的吸毒者相比呢?

这位父亲很吃惊,她对“矫情”二字作如何理解呢?且听父女对话:

“哦?咱家学霸有何高见?”
“木瓜树在水沟里长得挺拔翠绿,作者自作多情把人家移走,没能栽活,却说人家不努力!”女儿眼神很坚定,言语中颇有些不忿。

父亲愣住了,一下子竟不知如何反驳。待回过神,想还是把林先生的文章仔细研读再说。

文章讲述,一棵长在水沟底部烂泥里的木瓜树苗被林先生移栽到自家花园里却未能成活的生活琐事,以及由此事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这位父亲很认真地去研究了这篇文章,最后总算有点明白女儿说的“矫情”是何意了。先生明明是移栽不当弄死了本来在水沟污泥里长得好好的小树苗,却感慨人家“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并拿那些自弃的“浮浪者”“吸毒者”与之类比。

而事实呢?并不是每一棵树都有幸长在阳光照拂、花木为伴的花园里,先生的木瓜树苗或许习惯了水沟里的污浊,但并没有自弃,没有“恐惧提升”,而是在恶劣的环境里依旧努力长成挺拔、翠绿的模样,它不是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而是在一片污泥里依然长成一棵树应有的姿态,这难道不是一种奋发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它与岩壁缝隙中顽强生长的小树又有什么分别?

木瓜树之死,死在生命不可承受之“爱护”;先生之悟,误在脱离生活之“牵强”。不掌握科学规律,先生以为的“美丽花园”对于那棵树苗的生长来说并无现实意义,先生以为的对它的“好”,并不是它需要的“好”,它只能以死警示先生。可惜,先生并不解其意,反以己度树、生出诸多感慨。

看完这段,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易中天教授讲到的“己所甚欲,勿施于人”。林清玄先生不是正犯此病么?为了木瓜好,就去移栽,那不是木瓜要呆的地方,结果树死了。还怪木瓜不努力不积极,那可不是“矫情”?

木瓜之死的文章过去多少年了,可曾有人质疑过?可曾有人说过文人“矫情”?

而我要说的是这位父亲对女儿这份大胆质疑的保护。父亲不是粗暴地去无视孩子的言论,而是去研读原文,看看女儿说的是否有道理。这位父亲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不去武断否定。

有多少家长是会帮着权威否定孩子的。这里且不去讨论孩子对文学理解的对错,单就这种质疑精神讲,被父亲保护着,不被伤害,那是多好的成长空间啊!

等她慢慢长大,思想逐渐成熟,她会更理性的去看待成长中的这件事。她或许会说,这是文学的需要,无需较真。

而被保护过的心灵,她的自信是不一样的,她会很有主见,她会主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那份小小的质疑,只是小小的质疑,却被父亲保护的这么好,这对她以后的人生意义非凡。为这样的父亲点赞!

如果这位父亲没有这份远见,逼着孩子接受权威,孩子就被权威扼杀了。

齐悦5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威面前,这份小小的质疑被父亲牢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