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之镇南关大捷(下)

上文说到冯子材根据张之洞提供的信息,成功在法军内部获得一个情报源。很快冯子材就得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二月七日,法军统帅尼格里将率一千多人从谅山出发,沿神木、敦土一线从东边进攻镇南关。

冯子材得到这个消息后,将镇南关的军事力量进行了一番调整,并安排王德榜部先天夜里潜伏在敦土,待战斗打响后,切断法国人的后路。

二月七日一早,尼格里带着装备精良的一千余名法国士兵,沿着神木、敦土一线向镇南关开赴。王德榜看着从眼皮底下过去的法国士兵,又紧张又兴奋,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让洋鬼子有来无回,一个也不能跑掉。

中午时分,尼格里来到镇南关口。用望远镜将中国军队的兵力部署看得一清二楚。镇南关前东西两道岭上各有一个炮台,东炮台是为了保卫关隘进口,西炮台是为了保卫关隘后方。对关隘前威胁最大的就是东炮台。

尼格里指挥军队猛攻东炮台,刚开始时,双方的炮火都很激烈,临近傍晚时,山头上中国军队的炮声突然稀疏起来。原来,张之洞从洋人处购买的炮弹打光了,开始用江南制造局生产的炮弹,但大部分炮弹都是哑炮,有的甚至射到一半便头重脚轻似的栽了下来。

尼格里见此情况, 知道中国军队已无还击力量,便命令士兵扛起三十多门轻型钢炮架到东岭上,扼控关隘口的东岭炮台就全部落入法国人手里了。

三个月前的大溃败即将在镇南关再次上演!幸好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法国人也要开始休整了。冯子材心头万分沉重,在如此危如累卵的时刻,已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拼命才能死中求活。冯子材决定背水一战,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

天亮的时候,法国人又开始发起进攻。冯子材手持长矛站在一块突兀的青石上,看着一群群来到关隘口的法国人,万丈怒火在胸中升腾,大吼一声,从青石上跳下来,手中长矛直向一个法军小头目的胸膛刺去。冯子材的两个儿子也随之冲入敌阵,紧紧护卫着自己的老父亲。

古稀老英雄这一壮举,成了清军将士最强有力的号令,最崇高的榜样。顷刻之间,这些平时散漫疲沓、畏难怕苦的士兵立时平添无穷的胆量和气力。西岭的大炮也已移到东岭脚下,压制法军炮火。常言说,一人不怕死,十人不能敌。现在两万多人不怕死,千名洋鬼子岂能抵挡?

法军见势不妙,纷纷后撤。这时,王德榜率领的军队从敦土埋伏点冲了过来。他们人多势众,又见前方打赢了,更是气势十足。早已吓破胆的法军见归路被截,更加心虚胆战,除几十个逃出包围圈外,几乎都成了刀下之鬼。

尼格里没想到败得如此之惨,气得口吐鲜血,昏倒在地。他的副官知道炮台保不住,叫人背着尼格里从山背后逃走。东岭炮台很快被夺回。镇南关之战便以法军全军覆没而获得大获全胜。清军乘此军威,将越南北圻大部分土地拿下。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喜讯,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珍贵的胜仗啊!自从道光二十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凡中国军队与外国军队一接火,便注定是中国失败。中国人打不赢洋人,似乎已成了举世皆知的定理,压的人在洋人面前直不起腰,挺不起胸!这一场大捷为中华民族扬了一次眉,吐了一口气。

但这次胜利的取得又是多么不容易呀!三万清军在占得各种先机的情况下,仍被只有一千多人的法军打得差一点就全面崩溃。要不是关键时刻,爆发出不要命的血性,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中国人是靠着不要命的精神,拿着生命来填补中法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幸好这种差距这次拿着性命给填上了。但到了甲午海战时,中国人拿着生命也没能填上实力差距的最大鸿沟。

张之洞本想乘势进一步扩大战果,李鸿章却已与法国签订了和谈条约。遂使张之洞的宏伟构思付之东流,他对李鸿章的怨恨也加深了一层。自从国门被强行闯开以来,直到清朝灭亡,七十余年间唯一一次的对外胜仗就这样了结了。

镇南关大捷使这场战争的最高统帅张之洞赢得朝廷上下一致赞扬,奠定了他日后纵横政坛的厚实基础;也坚定了他开创一番宏图大业的雄伟信念。同时,也使得张之洞深刻认识到要想致强,得学洋人,要想致富,也得学洋人。“学洋人、办洋务”,张之洞从牙缝里狠狠地挤出这句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道酬勤之镇南关大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