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黑客--谋势

读史的时候,我们经常羡慕千军万马、纵横捭阖的壮阔,也会对败军之将指指点点,还会书生意气的做一些谈资来显示自己认知的不凡。历史上争天禄的群雄豪杰,看上去兵强马壮、根基雄厚,可往往会做一些愚蠢的决定,就那么错失战机、或者干脆一败涂地,这个时候会凸显出某个算无遗策的谋士,曾给过特别好的建议,可主公就是一意孤行,不听良策,导致恶果,比如袁绍不听田丰良言,还落下个好谋无决、刚愎自用的恶评。

有一些手里有兵有马的军阀,身边也有一些谋士,这些谋士往往会给主公出一些很靠谱的主意,但是这个主公就是一意孤行,不听从那些正确的策略。本来有夺取天下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隋末天下大乱、群豪并起,李密先是投奔率先起兵的杨玄感,并献上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直捣黄龙,突袭刚刚战败的隋炀帝,趁其军心不稳、战后疲惫,最容易取胜,还有可能直接干掉隋炀帝,最不济也可以搅动天下大乱的程度。中策是打关中,自古得关中得天下,关中的战略位置是争天禄的根本。 下策是就近攻打洛阳,占领河南。事实就是如此,可杨玄感就是没听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采取下策去攻打洛阳,果然就飞蛾扑火般身死族灭。

后来李密自己成为瓦岗寨之主,并成为一时之雄主,可他有没有按照自己当初给杨玄感的策略执行呢?并没有,当有人给他出上策攻伐关中时,他说:“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他自己心如明镜一般知道什么是成功概率最大的, 可紧接着话锋一转,又说,“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

这就是纸上谈兵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能参与争天下且青史留名的人物、不论成败都是当世雄主,我们普通人能看明白的战略,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会受制于赖以起家的力量所限。

李密所部全是河洛、山东人氏,跟着你李密刀头舔血是要谋富贵的,眼前繁华的洛阳打不下来,金钱美女享受不到,还要转战西进,门都没有,如果强来,可能会立时哗变。所以最终李密也免不了兵败在洛阳城下,他的谋士魏征遵循最佳战略西进投了李渊。

群豪征战最酣的时候,李渊在太原醉生梦死装孙子,后来起兵好像没怎么用力就一切尘埃落定,后世归因于李世民天纵奇才、横扫天下,这是李二给自己无限贴金,他虽然确实很厉害,但天禄这种事,绝对不是某个人的“天日龙表”就能拿下的,真正原因是李渊父子代表了关陇集团和山东门阀以及更多人的利益,大势所趋,摧枯拉朽。

李渊父子是北周的“八柱国”之后,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关陇起家的地方就是关中,在关中地区有百余年的沉淀和深厚的人脉关系,利益盘根错节,起兵之地山西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他的基本盘就是关中加山西,说通王、郑、崔、卢等山东高门基本上就占据半壁江山。

人可以制定战略,但真实的场景中,却是战略在选择那个合适的代言人。

历代成王事的,都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大利益代言人。

如今的商业时代也是一样的。无数创业者怀揣改变世界的梦想,拉个队伍就一头扎进了想象中的痛点,最终谁会成为王者?那个被历史选择的人。

我们在决定投入、尤其是时间精力的战略资源时,要想清楚趋势是什么,自己赖以起家的资源和力量是什么,自己的基本盘如果是顺应趋势的,那么结果就是前所未有的顺利。如果趋势所在,自己的力量和趋势不符,那么最明智的选择是战略撤退,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能征善战是能力,驭势取舍才是大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黑客--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