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去三子寒”

摘抄

【原文】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题解】

此章孔子称赞闵子骞,说明了孝道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鼓舞人,从感情上深入人心。闵子骞的后母偏爱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冬天给他们穿厚暖的棉衣,但给闵子骞穿以芦花为内塞的冬衣来冒充棉衣。后来他的父亲察觉,想要逐出后母,闵子骞却向父亲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他这一番话感动了父亲,也使后母感动变成了慈母,他的两个异母弟弟也受感动而对他友爱。由于闵子骞的孝行,别人对于闵子骞的父母兄弟称赞闵子骞的话也没有异议。

【注释】

①间(jian):空隙。用作动词,表示找空子。

不间,找不到空子。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我的感想//

孝之闵子骞,因为有“母去三子寒”的思想,在自己受寒之时没有了怨气,看到弟弟们能够得以温暖而感到欣喜。

咋也联系到心理学的ABC原理了呢?同样的事件A,不一样的解读B,带来不一样的感受C,并不是需要改变A,才能改变C,而想要改变C,其实改变B就好了。

这也就是反求诸己。

又为何闵子骞有如此看问题的视角呢?樊登老师告诉我们放大格局,由“我”到“我们”的转变思想。

达到在“吾欲”“仁”的一刹那。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去三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