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修炼手册》:自省和自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我们通常在不顺的时候反省,反省的内容不一定是自己,有可能是感叹自己运气不佳等等;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未来也一定会继续好下去,却忘记了随机和风险随时会来。

自省,动词,最好不要当做是名词,指随时随地进行自我观察,监测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所处位置,因为你不做的话,会有人帮你做这件事。

第二曲线里说极限点就是失速点,也就是说,在我们感觉良好的时候,意味着衰落也就来了。因为处于高位时,一个是我们会因为成功而狂妄自大,另一个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天花板的,高位也许就意味着天花板已经到了,不改弦易辙就会往低回落。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失速点的到来呢?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或者拉升极限点的长度,减缓其失速;或者另开辟道,开启第二曲线。这两种需要的核心能力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保持谦卑和开放。

包括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在自己感觉良好的时候,更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悟,我的顺畅是建立在他人容忍的基础上的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控制好这个距离就是所谓的“分寸感”。分寸感太强让人感觉拒人千里之外,毫无分寸感则会让人感觉到窒息,自我受到全面压制。自省是控制这个距离的旋钮。要意识到我并不是我所认为的那样,旁观者清,别人眼中的我也许是真实的自我。

虽然我的行事准则是不给人添麻烦,对朋友有的时候会显得冷漠和疏离,但是对于家人又会控制欲过强,对朋友而言距离有了,亲密少了,而家人则是在忍受我带给他们的压迫。所以现在是每次反省自己是不是保持了合适的度,自己在没在别人可以容忍的空间内,可不可以扩展一点点会更亲密。

和菜头老师列了一个清单,用来检验自己的反省,具体如下,供参考:
1、在每一次谈话中,我倾听别人说话的时间是否占到50%以上?
2、我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是不是在听懂别人意图的基础之上?
3、我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是为了提供真实价值还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4、我有没有用打断、嘲讽、反问的方式和他人对话?
5、我是不是越过了边界,对我不懂,或者并不关心的事情发表了看法?
6、我在每一句话出口之前,是否先想过一遍,说出来会不会后悔?
7、我此刻的状态究竟是单纯地感知,还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某种欲望?
8、我此刻是否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
9、此刻别人眼里的我可能是什么样子?
和菜头老师认为第九条最重要,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所谓自我其实是在与他人的碰撞中慢慢形成的,所以他人眼中的我很大一部分是真实的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的修炼手册》:自省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