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出全世界都想上的课

不管是什么事物,我希望你们都能沿着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下去。自己调查,自己发现的,就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桥本武

从来没有读过日本的书,就连《窗边的小豆豆》也是计划读;从来没有看过日本的电影或电视剧,即使曾经日剧红极一时。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潜意识里就比较排斥日本及有关日本的一切。

可是,昨天我听了刘猛教授的一节课——导读《全世界都想上的课》。最初看到这个书名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日本作家写的,直到看见刘猛教授课件上的“桥本武”。虽然不知道桥本武是谁,但一看就知道是个日本人的名字。我很好奇“全世界都想上的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就认真地听讲。

作者黑岩佑治是桥本武的学生,这本书写的就是“恩师”桥本武的教育实践。

桥本武工作的学校是日本的滩中学校(简称“滩校”)。滩校是一所私立男子中学,那时候的私立学校地位远不如公立学校,可以说滩校是公立学校的“落榜生收容所”。生源质量差,老师们都不想在这里任教。

1934年,22岁的桥本武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于是来到了这一所“渣校”。

无奈中来到这所学校,桥本武的失落可想而知。日本战败投降后,国内民生凋敝,桥本武只好在授课之余开荒种地以维持生计。

困境中,桥本武开始思索教材的问题。由于原来的教材军国主义色彩浓厚,遭到全面废弃,他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套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

结合自己的上学经历,他选择了少年时最喜欢的小说《银汤匙》。用这本只有200页的小册子,作为初中三年的国语教材。

《银汤匙》是日本作家中勘助1913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记载了主人公少年时期在东京庶民区的生活点滴。但书中夹杂了大量东京地区的方言土语、风俗习惯,以及日本的历史、神话故事,许多成年人研读起来尚且一知半解,更不必说初中生了。

1950年春,桥本武班里的初一新生开始使用他们唯一的国语教材《银汤匙》。

“中学三年,我要带领学生把这本小说读精、读透,一直读到边边角角无所不知。”

桥本武的做法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无人知道的是,在这本单薄的教材背后,桥本武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年的备课,整理出一本厚重的《〈银汤匙〉研究笔记》,“既然是自己做,就做出自己的特色。”

而桥本武的特色,就是“绕远”。

《银汤匙》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有很多玩具,最喜欢的,是在门前水沟里捡到的一只土制黑色小狗,表情很是可亲,伯母说这是狗神像,并用空盒子还是什么做了个神宫,把小狗供了进去,还摆给我看。小狗之外,就数看起来笨笨的丑红牛了。它们是我唯一的好朋友。

桥本武的《〈银汤匙〉研究笔记》中,对这个“丑”的注解是“寒丑之日”。接着,从这个“丑”字,桥本老师开始带着学生们“绕远”。

这里的“丑”字来源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十二地支。“干支是什么?十大天干分别是什么?它们与中国的五行如何对应?十二地支有哪些?分别对应哪些动物?日本有一座“甲子园球场”,这里的甲子与干支纪年有关系吗?”学生们搜集整理,一一作答。

桥本武继续“绕远”,从甲子绕到了人的年龄称谓:“为什么虚岁61岁称为‘还历’?谁还能说出‘还历’之后的长寿称谓?请说明《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后的一组年龄称谓。”学生们又开始了解《论语》,学习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

年龄的问题解决了,“绕远”还在继续:“干支也可以用来表示方位和时间。和歌集《百人一首》有‘我住皇都外,辰巳结草庵’。‘辰巳’是什么方向?江户时期怪谈常讲的‘时入丑三草木眠’中,‘丑三’是什么时候?”学生便去研究十二地支在时钟上的方位。

由干支纪年、计时,桥本武又绕到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与节气相关的季节用语……”

就这样,桥本武带着学生“绕”到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年龄称谓、节气历法……他的学生黑岩祐治回忆说:“桥本先生的课本就总是沿着与《银汤匙》本文无关的岔路不断开掘下去的。只要小说中有零星线索,桥本先生就会由此深入下去,把我们带入完全不同于《银汤匙》的另一个世界。”

“绕远”的范围不只是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银汤匙》中提到“女儿节”,桥本武便绕到了“日本女儿节起源于何时?有哪些风俗习惯?日本五大民间节庆有哪些?分别有什么风俗?”又针对日本的端午节发问:“端午节为什么又叫‘菖蒲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挂鲤鱼旗?日本端午节为什么用武将人偶、头盔做装饰?……”这些由“是什么、为什么”组成的问题探究看似简单,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初中生而言,却着实要费一番心血。

小说写到街上的寿司摊,桥本武就带着学生们研究寿司:“日本各地都有哪些寿司?为什么寿司叫作‘腌’?按照制法分类,寿司共有几种?为什么寿司被称为‘醋文字’?……”只因为课文里出现了寿司这个词,桥本武和学生们便成了“寿司专家”。

研究美食当然不能“纸上谈兵”,当师生共同研读到日式点心“杂果子”时,桥本武便买来这种传统糕点,邀请同学们品尝。过去在课堂上偷吃零食的孩子们,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在国语课上吃起了点心,其欢欣雀跃自不必提。以至于每次上课,都有学生感叹:“‘银汤匙宝盒’又要打开啦!”

但是这些成日研究寿司、吃点心的学生,怎么能考上大学呢?在崇尚高考,分数至上的日本,这种教学方式颇受质疑。日本国文学者山岸德平听说这种教学方式后,专程去参观桥本武的《银汤匙》课堂,听完几节课摇头叹息:“跑题未免太远了点……”

桥本武却回应道:“跑题?这正是我想要的。”

全方位的亲身体验,正是桥本武《银汤匙》课程的精髓。他不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吃点心,还带着他们去操场上放风筝——手工还原小说中提到的风筝,是美术课的重要任务。美术课上,学生们可能正捧着小说和笔记冥思苦想;而国语课上,他们或许在操场上飞奔着放风筝。《银汤匙》的学习世界里,学科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线,老师和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自由“绕远”和深入探究。

三年后学生们初中毕业,这本薄薄的《银汤匙》也终于学完。在“银汤匙宝盒”关闭时,每个学生手里,都积累了厚厚的一本《<银汤匙>研究笔记》,与桥本武先生的那本相似,每个人的笔记都是自己三年的研究成果。学生们把这本笔记装订成册,视若珍宝——书籍的打孔、穿线、装订,也是“银汤匙课程”的重要内容。

又过三年,“银汤匙课程”的第一届毕业生在高考中一鸣惊人,实现了滩校“东京大学零录取”的突破;六年后,第二届“银汤匙毕业生”把滩校变成日本的“京都大学录取第一校”;再过六年,第三届“银汤匙生”使滩校成为日本“东京大学录取第一校”。

日本当时实行初高中六年一贯制,18年里桥本武只教出了三批学生,却也创造了三次奇迹。

桥本武告诉学生们:“见效快的,失效也快。不管是什么事物,我希望你们都能沿着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下去。自己调查,自己发现的,就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师生们没有一心扑在事业上,而是“一心扑在兴趣上”,他们不分学科、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交流、学习、玩耍,这群善于“绕远”的人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终也做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绕”出全世界都想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