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杏仁》有感(一)

在我脑中有颗杏仁,

而你也有。

你最重视又或是

你最讨厌的某人也拥有这颗杏仁。

但谁都无法感受到它,

只是知道它的存在。    ——《杏仁》引子

《杏仁》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简介,讲的是大脑中的“杏仁核”,它是我们感知情感的枢纽,主人公的杏仁生下来就坏了,他因此有述情障碍,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怪物”。我很好奇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家人是如何对待他,又是怎样的原因发生血染圣诞夜六死一伤那样的事情,以及他遇到的另一个怪物使他改变了什么,他是否治愈了杏仁,于是我打开了书本。

最开始就简写了圣诞夜六死一伤的时间,母亲和外婆也在里面,但是主人公允载看着眼前的画面面无表情、无动于衷,这是个悬念吸引人看下去寻找前因后果。紧接着故事就开始从允载小时候开始讲下去。允载六岁的时候被确诊“述情障碍”,其实允载生下来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他生下来就不会小、被开水烫也不哭、不怕大黑狗,母亲记下日记“是比同龄人更无惧又冷静的小孩。”,随着长大依旧没有好转,母亲越发不安。被确诊后,母亲用以形补形的方法让他吃了很多杏仁,幻想能够治愈。由于无法感知情感,也就无法做出反馈,母亲教导他根据对方的举动做出相应的表情说出相应的话,他就反复练习,这样让他在人群中看起来不那么“怪物”、不显眼。母亲付出了很多,教导他很多,温柔耐心智慧美丽的母亲和慈祥乐观高大的外婆给了他很多关爱,他安稳的在学校度过了几年。

过了几年,那天是平安夜也是允载的十七岁生日,下起了大雪,允载和妈妈外婆三人去过生日,三人一起去吃东西,母亲和外婆都格外地高兴。幸福是最美的花,可是那毒辣的太阳千方百计使它枯萎!悲剧发生了!有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提刀疯狂砍人,他看见了允载三人,挥刀砍过去,母亲和外婆用身体保护允载,母亲和外婆倒在血泊中,杀人狂自杀。允载站远处看着面无表情,没有丝毫难过的感觉。外婆死亡了,母亲成了植物人,没人爱允载了。公安局调查出杀人狂男子与众人没有丝毫关系,属于随机杀人,该男子生活的接连失败让他憎恶世界。杀人狂男子留下了一条遗言“今天,不管是谁,只要是笑着的人,都将跟我一起离开。 ”。文章中有一句“男人只是个过着极典型、极普通生活的‘平凡人’”,还有母亲和外婆快乐的笑容,种种细节表明这个男子憎恨微笑的人,或许男子也是像允载那样有述情障碍的人,只是没有被正视疾病而是被当做怪物,他们无法感知情感,所以对那些能够轻易感受情感的人有一些嫉妒和憎恨,因为他无法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快乐,所以扭曲了心理,导致了随机这场悲剧。文章这里还有一处也是发人深思的,“事情发生时没有任何人挺身而出,远处看起来就像一幕冻结的景象,就好像男人与母亲还有外婆正上演一出戏剧,而大家都静静地看着,每个人都是观众,我也是其中之一。”主人公允载无动于衷是有原因的,他看着亲人受害是没有感觉的,不知道悲伤麻木也就不会有帮忙的举动。但是旁观的众人是正常的,有感知,知道正义与邪恶,却依旧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如同有述情障碍的人一样,这是极大的讽刺。允载目睹了悲剧之后,没有感觉悲伤无助孤单,而是有一些疑问,“到底什么事那么好笑,让母亲和外婆笑成那样?如果没发生那件事,我们从冷面店出来后又会去哪儿呢?那男人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什么不去砸电视或是摔镜子,而要杀人?为什么没人早一点出手相助?为什么?” 这里依然看不出他的杏仁有恢复的迹象,但是这几个问题或许是他能够恢复的催化剂!他和杀人男子的不同之处或许是因为有亲人的包容耐心的关爱吧,爱是一切病症的解药,如果亲人也嫌弃他认为他只是有点怪的普通人而不引起重视,估计他以后也会走上杀人男子类似的路,我们面对别人某些的不同,不能嘲笑排斥他,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给他们关爱。

母亲成了允载唯一亲人,但是母亲昏迷一直在医院,因为妈妈希望允载过得正常点,允载也努力去变得正常,好好上学,一个人经营书店,有空就去看妈妈。由于“平安夜杀人事件”的大众皆知,允载的态度冷漠在学校备受争议,有的同学嘲笑愚弄他,不过对他也没什么影响,因为他也感受不到难过那样的负面情绪。母亲的朋友沈医生来看望允载,苏医生以后是允载的监护人,他们偶尔交谈一番,苏医生很关照允载。某天允教授去书店找允载,他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允教授的妻子快病逝了,他想让允载假装丢散多年的儿子去看望妻子,让妻子临死前快乐快乐。允载答应了他,去看望了允教授的妻子,允教授的妻子拥抱了允载,没有遗憾地走了。允载参加了阿姨的葬礼,在葬礼上看到了另一个“怪物”。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杏仁》有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