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山东菏泽一位面馆老板,“忽悠”我“帮忙”吃了碗面条

1993年,我所在的工程单位在山东菏泽修建京九铁路,我和一位善良的山东面馆老板结下了一“面”之缘。

马尔克斯在《活着,为了讲述》中写道:我太忙了,顾不上过日子,唯一的大额支出是每到月底按时给家里送去的救生艇!

当时我家里的经济条件紧巴巴,日子经常过得一惊一乍的。我跟老马差不多,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部寄回河北老家做“救生艇”。

那年我19岁,头发茂密、牙好胃好,对吃不怎么讲究,吃嘛嘛香。每天中午,我都会去工地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面条。

这家面馆的面条有很多品种,我吃的是最便宜的清汤面条。

既然是清汤面,面的内容就既简约又简单:几根青菜、一小撮葱花而已。面条作为主角最是出彩:手工擀得宽面,很筋道、很扛饿。这碗清汤面的性价比颇高:满满一大海碗只要三块钱,就能吃得沟满壕平、心满意足。

面馆老板是个30来岁的男人。我连续吃了几次,每次都吃清汤面,老板注意到了我:“小兄弟,换换口味儿吧,鸡丝面香得很!”每次我都咧嘴一笑,摇摇头,老板后面就不再说什么了。

工程完工的前一天,我又去吃面,告诉老板:“最后一次吃你家面条了,明天换地方干活儿了”!

没多久,老板端了一碗面出来,碗里堆着冒尖的鸡肉,鸡肉撕成了细细的条状,一根是一根,很好看。汤是淡黄色的,泛着一层诱人的油,里面放的不是葱花是香菜,而且滴了香油,香气很是浓烈、诱人。

“老板,我要的是清汤面啊。是不是搞错了?”

老板笑着说:“是这样的,小兄弟,你帮个忙。这碗面是厨师煮给自己吃的,他肚子疼,吃不下,你帮帮忙吃了呗?”

我说“你们自己吃”,老板一拍肚子:“我们在饭点儿前就吃饱了,这碗面算是请你帮忙吃,不收钱!”老板很真诚,理由很充分,我有些心动。

老板又补了一句:“再说哩,你们给我们修铁路,怪辛苦的,俺请你吃碗面,应当应分(北方话,分内应该做的)啊!”

这句话卸下了我所剩不多的顾虑和难为情。我估计我的吃相不是很好看,脑门儿和鼻尖都冒出了汗,眼镜片被热气糊住。我隐隐约约瞥见,那两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服务员,捂着嘴巴在笑,当然,那笑是善意的,没有夹杂一丝嘲讽。

我把那碗鸡丝面吃得干干净净,然后向老板道谢、道别。老板说:“我有个兄弟,跟你差不多大,你俩吃面的小模样可像哩”。

时隔28年,那碗香喷喷的鸡丝面仍然在我心中。菏泽,每次想起来,这个城市都让我心头一暖。每次乘坐火车经过菏泽,我总会隔着玻璃窗往外看,看窗外一闪而过的万家灯火。

菏泽!这里有我修过的桥和路,这里有个善良的面馆老板。他把施舍和同情升级为馈赠,免去了我的尴尬与难堪。

对一个面馆老板来说,我这样的食客不会给他带来多少利润,告别之后,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再见,他对我的馈赠得不到任何回报。但他仍然这样做了,他是个好人。

在这世上,家人之间的关爱,源于血脉和亲情;朋友之间的互助,更多的是抱团取暖;而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他们的给予往往不图回报,更显得弥足珍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28年前,山东菏泽一位面馆老板,“忽悠”我“帮忙”吃了碗面条)